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3篇
安全科学   38篇
废物处理   14篇
环保管理   31篇
综合类   97篇
基础理论   13篇
污染及防治   29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空气中臭氧的测定──靛蓝二碳酸钠分光光度法王玉平,王娟,陈涛,杜萍萍,张玉坤,顾小珍,陈继榴,王丽萍,张青新(辽宁沈阳市环境监测站等)靛蓝二磺酸钠(IDS)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的臭氧,与现行同类方法相比具有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样品稳定,干扰少等...  相似文献   
2.
曹妃甸港海域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2005年7至8月对曹妃甸港海域海水和沉积物的调查,对该海域的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初步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该海域海水主要受到了石油类和重金属(Zn、Cu、Pb)污染.  相似文献   
3.
影响环保产业发展的外部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着重分析了影响环保产业发展的外部因素,从市场需求、产品市场、技术服务市场、资本市场、市场管理、技术政策、财税政策、收费政策等方面论述了环保产业发展的现状,对这些外部因素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作了分析,同时也分析了它们所形成的体系的成熟程度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分析了秋季鄂尔多斯市居民区、工业区和清洁区5个采样点大气PM2,、PM10颗粒物中正构烷烃组分,运用Cmax、CPl、Cn(wax)分子地球化学参数对污染源进行了初步示踪研究,并对污染程度进行了判断.结果表明,鄂尔多斯市秋季大气PM2.5、PM10颗粒物上正构烷烃来源相对比较复杂,各功能区均不同程度的受到人为来源正构烷烃污染的影响.总体来说,工业区和居民区人为来源正构烷烃污染较重,这两个功能区污染状况基本相当,而清洁区受人为来源正构烷烃污染相对较小.在鄂尔多斯地区,气候因素尤其是风向因素对大气颗粒物上正构烷烃污染水平的影响比较大.通过与我国其它大中型城市进行对比发现,我国大部分城市市区大气PM2.5、PM10颗粒物中正构烷烃主要来自于人为污染排放.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中国燃煤工业锅炉SO2污染防治技术的选择及评价,其中主要包括:《中国燃煤工业锅炉SO2污染综合防治对策》的产生、主要内容、特点、选择、评价及其实施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孙志超  杨震  王娟 《安全》2015,(11):49-50
本文对石油企业施工建设的安全性的影响(包括管理者和施工者)因素、施工现场的施工条件因素、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提高安全性的有效对策,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过硫酸钾氧化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氮的过程中,通过标准曲线、标准物质、具体试样的一系列测定探讨,发现试剂、实验用水、实验器皿、实验环境等对测定结果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Fenton氧化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近年来Fenton氧化在废水处理领域的应用状况,对Fenton试剂氧化的机理和主要影响因素:温度、pH、反应时间、H2O2和Fe2+的投加量、H2O2/Fe2+量比以及反应动力学模型进行了简要介绍.最后探讨了Fenton氧化技术在废水处理领域现存不足之处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双氰胺对冬闲稻田和油菜地N2O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冬季的温室气体排放往往被忽视,而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冬闲稻田和冬季油菜地N_2O排放仍较大,研究相应的减排措施及减排机制对于减少农田土壤N_2O排放有重要意义.在中国科学院桃源农业生态试验站选择冬闲稻田和油菜地两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并设置添加和不添加双氰胺(DCD)处理,采用静态箱采集和气相色谱法结合监测N_2O排放动态,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分析氨氧化古菌(AOA)和氨氧化细菌(AOB)的群落结构和丰度变化.结果表明,添加DCD后明显抑制了冬闲稻田和油菜地N_2O排放,分别减少了36.7%和23.6%.DCD施入抑制了冬闲稻田AOA和AOB的丰度但只改变AOA的群落结构,DCD使AOA和AOB丰度分别减少了59.3%和73.7%.与此相反,添加DCD只改变油菜地AOB的群落结构同时只抑制了AOB的丰度.本研究表明,施加DCD能有效减少冬闲稻田和冬季油菜地N_2O排放,但减排机制不一致.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