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6篇
安全科学   4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44篇
基础理论   16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解决传统锰和二氧化锰制备过程中单独电解的高能耗、高污染问题,目前国内外在同槽电解制备金属锰和微粒二氧化锰方面已有一定的探索和研究。总结介绍了锰和二氧化锰的研究进展,电解液的制备方法、电极的制备研究以及最新同槽电解工艺的研究动态和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电解制备锰和二氧化锰工业的发展趋势,致力于开发一种同槽双极锰电积清洁节能工艺,在同槽电解降低能耗的基础上发展清洁工艺,回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酸,对环境保护、水体治理以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微生物燃料电池改性阳极处理PTA废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了不同改性阳极对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MFC)产电性能及其对MFC处理难降解废水能力的影响.以单室空气阴极为基础,利用0.1 g电气石、质量分数75%二氧化锰/埃洛石纳米管(manganese bioxide/halloysite nanotube,MnO_2/HNT)和多壁碳纳米管-羧基(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carboxyl,MWCNT-COOH)对MFC阳极进行修饰.结果表明,不同改性阳极的MFC对含精对苯二甲酸(purified terephthalic acid,PTA)废水的去除率均高于70%,且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去除率在79%以上.相较于其他几种改性阳极,以MWCNT-COOH改性材料作阳极的MFC产生的最大输出电压最高,获得的最大功率密度最高,分别为529 mV和252.73 mW·m~(-2).  相似文献   
3.
李铁福  虞光星 《化工环保》1992,12(1):58-58,42
1.前言随着锰矿的日益枯竭及二氧化锰工业用量的增加,利用含锰废料回收锰,并制成各种锰盐,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这不但由废渣制得重要的化工原料,而且减少了含锰废渣对环境的污染。 2.探索性实验以东北制药总厂氯霉素车间高锰酸钾还原残渣(以下称MnO_2残渣)为原料,进行了制备二氧化锰的探索性实验。制备的工艺流程见下图。制备出的二氧化锰试剂的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三级标准。  相似文献   
4.
水体中腐殖酸(HA)和金属离子广泛存在,二者的相互作用对其在水中天然矿物颗粒表面的吸附、降解等环境行为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采用离子交换平衡法测定了HA和镉离子(Cd(Ⅱ))的配位数(co-ordination number,x)和络合稳定常数(complex stability constant,K),系统考察了pH值和离子强度对x和K的影响,并研究了HA和Cd(Ⅱ)在水合二氧化锰(HMO)表面的分配关系.结果表明:pH值对HA和Cd(Ⅱ)的配位数影响较小(x=1.651~1.752),而对络合稳定常数影响显著(log K=1.652~3.548);在不同pH值条件下,离子强度对HA和Cd(Ⅱ)的络合稳定常数影响均较小,而其配位数均随溶液离子强度的增加而提高;不同温度条件下,HA-Cd(Ⅱ)络合物在HMO表面的分配系数(Kd)均低于HA和Cd(Ⅱ)在HMO表面的分配系数,表明HA-Cd(Ⅱ)络合体系的存在抑制了HMO对Cd(Ⅱ)和HA的去除作用.  相似文献   
5.
赵玲  彭平安  黄伟林 《生态环境》2005,14(2):195-198
研究了在二氧化锰催化引起的五氯酚的转化反应中,腐殖质前身化合物的加入对五氯酚去除率的影响,并以p-coumaricacid为代表研究了体系pH值、反应时间、二氧化锰的质量浓度以及腐殖质前生物的浓度和分子结构对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的最佳pH值范围是4~4.70,去除率在80%左右。五氯酚在24h内去除速率较快,去除率达到75%左右;反应到168h,去除速率趋于0,去除率达到80%左右。相同条件下,无p-coumaricacid的对照体系中,对应的反应时间内去除率仅分别为20%和25%左右。五氯酚的去除率还随二氧化锰质量浓度和p-coumaricacid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当二氧化锰的质量浓度由0增加到100g·L-1时,去除率由0增大为95%;而当p-coumaricacid的浓度由0增加到1mmol·L-1时,去除率由25%增大到100%左右。此外,不同腐殖质前身物的分子结构和浓度对去除率分别起到了提高、不明显改变和降低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土壤中二氧化锰对As(Ⅲ)的氧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土壤中δ-MnO_2对三价砷的氧化动力学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意义。结果表明,氧化动力学符合假一级速率方程,且土壤中氧化铁、氧化铝和碳酸钙与δ-MnO_2的包蔽能改变氧化反应速率;砷污染水稻田的排水搁田能显著减轻水稻砷害。  相似文献   
7.
液相中MnO2催化臭氧化降解磺基水杨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化学》2003,22(5):454-458
研究了β-MnO2,γ-MnO2和由MnSO4产生的胶状MnO2在液相中催化臭氧化降解磺基水杨酸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液相中MnO2催化臭氧化降解磺基水杨酸的活性与体系的pH值有关,而与其物相无关.在本实验条件下,三种MnO2在pH=1.0时均显示了较好的催化臭氧化活性,而在pH=6.8和8.0时却无活性.实验结果还表明,催化剂催化分解臭氧活性的高低与其催化臭氧化降解有机物的活性并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8.
纳米二氧化锰制备及在环境治理方面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二氧化锰(MnO2)是一种重要的两性过渡金属氧化物,在工业生产和环境治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讨论了近年来国内外纳米MnO2材料合成的研究进展,如水热合成法、有机一水两相反应法、共沉淀法、回流冷却法、凝胶-溶胶法及热分解法等.对MnO2在有机污染物的吸附降解、处理含Cd、Pb和As等重金属废水方面的应用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9.
二氧化锰氧化降解金霉素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高  赵玲  董元华 《环境科学》2009,30(9):2773-2778
研究了金霉素(CTC)在二氧化锰(MnO2)作用下的氧化降解过程,并讨论了初始MnO2浓度、体系pH及温度对降解反应的影响.无MnO2存在时,CTC没有发生降解.但是当体系中存在MnO2时,CTC浓度开始迅速下降,反应后期降解速率逐渐变慢;同时体系中二价锰离子(Mn2+)浓度逐渐升高,表明MnO2可以降解CTC,该过程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采用草酸溶解MnO2和过滤2种不同的方法终止反应,对比2种方法所得的结果,可以发现该反应过程中,开始阶段降解作用占主导地位,在反应达到平衡后吸附作用才明显.CTC的降解速率随着MnO2初始浓度的增加和体系温度的升高均显著加快.反应体系的pH能强烈影响CTC的氧化降解,降解速率随着pH的升高而明显降低.这是由于CTC随体系pH由3.77升高到7.41时,分别以阳离子、中性形态和阴离子的形式存在;而-δMnO2(pHzpc=2.25)表面在pH3.77的整个范围内均呈现为负电性.因此随pH升高,阴离子形态的CTC逐渐增多,导致其在MnO2表面的吸附作用减弱,从而使降解速率变缓.  相似文献   
10.
制备以还原态氧化石墨烯为载体的纳米二氧化锰催化剂,并以苯酚为目标降解物,研究了其催化臭氧化性能,对影响催化臭氧化效果因素及降解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使用SEM、TEM和XPS对材料进行表征;纳米二氧化锰/还原态氧化石墨烯催化臭氧降解苯酚反应为准一级反应;催化剂的最佳使用量为0.2 g/L;当p H=3时,苯酚催化臭氧化去除率相对于单独臭氧提高了119.0%;催化剂连续使用4次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