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21篇
安全科学   17篇
废物处理   14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217篇
基础理论   55篇
污染及防治   28篇
评价与监测   2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取黄渤海区域水产品生产、消费水平较高的23个城市,采集鱼类、海洋贝类、甲壳类、头足类及海珍品(海参、鲍鱼)等5类水产品共1225个样本,采用超快速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了23种全氟烷基物质(PFASs)的含量,并分析了黄渤海区域水产品中PFASs的残留水平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黄渤海区域水产品中PFASs的残留水平具有明显的组分差异、城市分布及品种分布差异等特征.在23种PFASs组分中,共检出20种PFASs,其中全氟辛烷磺酸(PFOS)和全氟辛酸(PFOA)的检出率最高,分别为79.1%和71.7%,且PFOA的质量浓度占比最高(64.5%),为首要污染组分;在不同采样点样本中,莱州湾近岸的潍坊、滨州和东营,渤海湾近岸的沧州以及辽东湾近岸的营口为PFASs总质量浓度(∑PFASs)较高的城市,残留水平范围为10.2~16.8μg/kg;在不同品种样本中,检出PFASs组分的数量由高到低为:鱼类(20种) > 海洋贝类、甲壳类(18种) > 海珍品(16种) > 头足类(10种),其中海洋贝类、海珍品样本中检出率最高的是PFOA,鱼类、甲壳类样本中检出率最高的是PFOS,而头足类则是全氟辛烷磺酰胺(PFOSA);通过计算不同水产品中PFASs各组分的平均含量发现,PFOA、PFOS、全氟十一烷酸(PFUdA)和PFOSA在不同品种中平均含量相对较高,且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组分差异性;通过计算危害指数(HR)评价人体暴露于PFASs的健康风险,得到PFASs各组分的危害指数均 < 1,说明黄渤海区域水产品中残留的PFASs对消费者的潜在健康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2.
3.
研究污染物在沉积物-水界面的扩散趋势对于开展其环境风险评估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基于大连湾海域海水和沉积物样品中全氟烷基化合物(PFASs)的含量数据,应用变异系数(Cv)分析了浓度分布的空间变异程度,应用逸度分数(ff)分析了PFASs在沉积物-水界面扩散趋势,应用响应系数(RC)分析了有机碳含量对扩散趋势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连湾海域海水和沉积物中9种PFASs的总浓度均为中等变异;在沉积物中的浓度空间差异略大,可能受历史排放污染物残留及污染事故的影响。在海水-沉积物界面扩散过程中,全氟烷基磺酸类和全氟烷基羧酸类化合物呈现相同的扩散特性,总体表现为ff值随PFASs链长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的趋势。短链PFASs在大连湾海域倾向于存在于水体中,而长链PFASs倾向于扩散到沉积物中。有机碳是影响PFASs在沉积物-水界面扩散趋势的重要参数,且对长链PFASs的影响更明显。全氟辛烷磺酸作为一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大连湾海域中主要处于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4.
测定电镀废水中铬(Ⅵ)的新光度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硝酸介质中,二甲基黄先显色而后在加热条件下褪色,铬( )能显著阻抑此褪色反应,且阻抑程度与铬( )含量相关,据此建立了测定痕量铬( )的新方法。方法检出限是1.55×10-10g/ml,线性范围0.1~1.2μg/10ml,用于电镀废水中铬( )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应用非水电位滴定法测定了废水中各种烷基磷酸酯钾盐及其单、双酯盐。方法的变异系数分别为2.3%和7.8%(n=12)。本法可有效地消除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干扰,适用于化纤油剂的质量检验和上油槽中油剂浓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郜洪文 《陕西环境》1995,2(3):25-28
在十六烷基吡啶存在下,Be(Ⅱ)与铬天青S(CAS)作用生成棕红色络合物。本文研究了用β修正光光度法分析水中痕量Be。通过对样品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5%,铍加标回收率为90.7%-107%,铍最低检测浓度5μg/L,该方法适合工业废水等各环境水体分析。  相似文献   
7.
于2017年12月~2018年1月现场测定了黄、渤海表层海水中二甲基硫(DMS)、二甲巯基丙酸内盐(DMSP)以及溶解甲烷(CH4)的含量,对DMS、DMSP及CH4的浓度分布和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培养实验探究了DMSP降解对DMS和CH4生成的影响,并估算了DMS及CH4的海-气通量.结果表明,表层海水中DMS、DMSPd、DMSPp及CH4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39±1.21),(2.87±1.54),(5.59±4.64),(6.91±2.77)nmol/L.DMS、DMSP与Chl-a水平分布基本一致,均呈现近岸高、远海低的趋势.垂直分布上,DMS、DMSP浓度最大值均出现在浅水层,而CH4浓度则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至底层达到最大值.相关性分析表明,DMS、DMSPp与Chl-a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CH4与DMSPd、DMSPp浓度均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P<0.05).培养实验结果表明,海水中本底DMSPd的浓度越高,DMS的生产速率越大.冬季黄、渤海DMS和CH4海-气通量的平均值分别为(2.73±3.18),(8.14±7.68)μmol/(m2·d),表明冬季黄、渤海是大气中DMS、CH4重要的源.  相似文献   
8.
在二甲基硫醚中试装置工程建设过程中。通过融入先进的HSE管理模式。评估出危害因素。并应用安全技术措施和手段使人、机、环境始终处于安全状态。从而控制人身、设备、职业卫生和污染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杯芳烃及其衍生物在金属离子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杯芳烃以其特殊的结构和易于衍生化的特点而成为继冠醚和环糊精之后的第3代超分子。章介绍了近几年杯芳烃及其衍生物在碱金属、锕系、镧系、过渡金属等离子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痕量Cr(Ⅲ)可以对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MAB)-DNA体系的共振光散射(RLS)强度产生强烈增强作用,并且在一定范围内,其增强的幅度与cr(Ⅲ)的浓度成正比,从而建立了测定痕量Cr(Ⅲ)的RLS新方法。该法的线性范围为O.5×10-6-5.O×10-6mol/L,检测限(3δ)为7.8×10-7mol/L,对1.O×lO-6mol/L的Cr(Ⅲ)标准溶液进行连续9次平等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2.1%。用该法对合成水样进行了分析测定,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