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5篇
  免费   154篇
  国内免费   409篇
安全科学   264篇
废物处理   302篇
环保管理   332篇
综合类   1616篇
基础理论   135篇
污染及防治   265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社会与环境   46篇
灾害及防治   49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77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56篇
  2008年   171篇
  2007年   189篇
  2006年   166篇
  2005年   176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贫困地区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既面临着经济落后、资金短缺问题,又受到生态环境和资源能源的制约。大部分贫困地区为了追求增长速度,不惜以过度消耗资源和严重损害环境为代价,由此引起的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使发展面临经济和生态双重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发展循环经济对于贫困地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2007年4月,我国首座商用重水堆核电站——秦山三期核电站一号机组,在整个第三次循环周期中实现不停堆连续安全运行463天,创造了电站自投入商业运行以来安全运行的新纪录,刷新了中核集团公司所管理的核电站安全运行的纪录。同时,在202、103的两次大修中,秦山第三核  相似文献   
3.
用失重法研究了腐殖酸缓蚀阻垢性能,结果表明,用现场水质,不预膜,投加量为150ppm,缓蚀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4.
以固定化微藻颗粒为原料,通过搭建流化床反应器强化微藻对氨氮(NH4+-N)的去除,设计了藻种、污水上升流速、光周期和光照强度四组单一变量实验,系统地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微藻去除NH4+-N的能力.结果表明,当以固定化斜生栅藻为原料、污水上升流速为6.8m/h、光周期为8:16h和光照强度为4800Lux时,NH4+-N去除效果最优(96.7%).在最优操作条件下,探究了COD为200mg/L时微藻去除NH4+-N的潜力,结果表明,当NH4+-N初始浓度不高于50mg/L时,NH4+-N去除率高于95%.本实验建立了一套半连续微藻流化床实验方法,该方法显著减弱了微藻在生物同化过程中对有机碳源的依赖性,为低COD条件下微藻生物脱氮工艺的设计提供了技术参考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升我国工业园区绿色发展水平,对目前我国工业园区发展历程、现状特征进行了分析,对工业园区绿色发展政策进行了梳理和对比,并结合工业园区绿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研究表明:①我国工业园区经历了快速发展、调整发展和科学发展等阶段,在经济发展、资源与能源优化利用、污染减排等方面成效显著.②我国工业园区绿色发展的相关政策主要体现在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创建、园区循环化改造、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绿色园区建设和UNIDO绿色工业园区创建等工作中,这些政策在推动主体、实施路径、侧重方向上各不相同又各有特色,对推动工业园区节能减排绩效明显.③目前,我国工业园区绿色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重视程度有待提升、风险防范意识有待加强、创新能力有待提高等方面.为此,提出了我国工业园区绿色发展对策建议: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进园区绿色化、生态化、低碳化建设,实现经济环境双赢;注意环境风险防控,确保环境安全;创新管理机制,强化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6.
采用自主设计的生物质燃烧实验装置,在不同燃烧状态(明燃、阴燃)下,对大兴安岭林区5种典型乔木树种的不同部位(枝、叶、皮)燃烧释放PM2.5中的水溶性元素特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树种间PM2.5的排放因子差异显著,排放范围为(2.408±0.854)~(9.227±1.172)g/kg.5种乔木树种燃烧释放PM2.5中主要检测到Mg、Ca、K等16 种元素,其中Ca、K、Zn、Mg 4种元素的排放因子明显大于其它元素.不同树种间元素排放因子差异较大,针叶树的排放因子一般高于阔叶树.除Cd元素外,不同器官间排放的元素总量无明显差异.不同树种不同器官燃烧释放PM2.5中水溶性元素的占比顺序较为一致,其中Ca、K、Zn和Mg 4种元素的排放因子在枝、叶、皮中均较高.此外,燃烧状态对元素排放特征影响较大,Li、Mg、Ca等7种元素的排放因子均表现为明燃显著高于阴燃.  相似文献   
7.
8.
9.
区域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概念、理论框架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论述了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基本概念与生态系统适应循环,着重分析了生态系统恢复力范围、抗性、不稳定性与跨尺度影响。生态系统适应循环通常经历入侵、保持、破坏、调整四个阶段,前两个阶段的生态系统演替是可以预测的,而后两个阶段是复杂、难以预测的。文章提出了适应性区域生态系统管理的基本概念,并构建了其理论框架,并以三峡库区小江流域为例,对小江流域景观生态特征、区域生态胁迫进行了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要以水生生态安全为总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进行流域各生态系统的恢复力辨识、生态系统适应性循环过程研究,从各系统恢复力属性特征出发,提出了具体的适应性管理方法与模式。  相似文献   
10.
以海南省文昌市典型的胶—茶—鸡农林复合模式为研究对象 ,以单作胶园、胶茶间作园为对照 ,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研究其物质循环规律。结果表明 ,胶—茶—鸡农林复合系统的氮、磷输入、输出量最大 ,系统外物质投入率比另两系统明显减少 ,系统内养分循环量增加 ,因此 ,该系统具有较合理的物质循环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