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3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176篇
安全科学   161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15篇
综合类   689篇
基础理论   177篇
污染及防治   25篇
评价与监测   41篇
社会与环境   85篇
灾害及防治   6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进城农民工的居住问题及其解决思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解决好农民工的就业和居住问题是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完成农民向市民转化的关键一步,也是新时期我国各个城市面临的挑战。在本文中,作者认为目前我国庞大的进城农民工群体逐渐出现了分化的现象,根据农民工对居住的需求和最终归宿,我国的农民工可分为永久迁移型(或定居型)和非永久迁移型(非定居型)两种类型。永久迁移型(或定居型)农民工希望举家迁移到城市并成为城市的永久性居民,而非永久迁移型(非定居型}农民工希望改善在城市的居住条件,同时尽可能降低在打工期间的居住成本,他们最终会回流农村地区,而不会在城市购房或定居在城市。本文在分析两种不同类型农民工居住需求的特征和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解决我国进城农民工居住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杨先碧 《环境》2002,(7):37-37
在美国缅因州的一个古湖,发生了一起神秘死亡事件,死者死得奇惨无比,身上留有奇大无比的动物齿印。一个美丽的女古生物学家听到这件事情后,特地赶到现场进行调查。古生物学家通过调查认为,在平静的湖水下一定有只巨大的“怪物”,后来,她和她的同伴发现了一只巨大无比的史前大鳄鱼。突然,这只史前的大鳄鱼开始肆无忌惮地大开杀戒,搞得人人自危……  相似文献   
3.
以广西柳州泗顶铅锌矿区的玉米地、菜地、灌木、尾矿库、森林和柑橘园6种不同利用类型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土壤环境因子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是6种土壤的优势菌门,所占比例为31.34%~53.47%,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为优势菌纲.冗余分析表明,在重金属含量最高的灌木区,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丰度与土壤中铅、锌、镉、铜的含量呈现显著正相关;在土壤钠和钾含量较高的玉米地和菜地,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的丰度有所增加,而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的丰度则有所下降.在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而总氮、总磷含量较低的柑橘园,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的丰度较高.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和浮霉菌门的丰度与土壤pH值呈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类型及土壤环境因子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何山  尹心安 《环境工程》2020,38(10):76-82
河流生态流量管理对于保护下游生态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水库生态调度的研究中,为了给不同流量时期提供不同生态流量,下游生态流量管理越来越复杂化。人们倾向于采用更复杂的生态流量管理来改善生态水文情势。然而,除了生态流量管理,水库入流类型也会影响生态水文情势,进而影响生态流量管理效果。因此,研究不同入流类型对生态流量管理效果的影响,有助于在考虑水库调度成本的情况下,在水库生态调度之前更好地选择生态流量管理方案。通过分析全球径流,总结出3种入流类型。为了对比不同的生态流量管理方案,采用了4种通用生态流量管理方案。结果表明:当水库入流量年内分配较均匀、流量曲线变换平缓时,生态流量管理方案的改变不会影响河流生态水文情势,即这种类型的入流对生态流量管理方案不敏感。  相似文献   
5.
为查明河北省坝上与坝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入渗能力,选择张北县(坝上风蚀区)和阳原县(坝下水蚀区)作为典型研究区,采用微型圆盘入渗仪测量土壤入渗特性,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阳原县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渗透性能表现为:高盖度草地>低盖度草地>耕地>林地,张北县表现为:草地>耕地>灌木林地>防护林地;(2)不同入渗模型拟合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Philip模型拟合效果最佳;(3)土壤初始入渗速率、稳定入渗速率、稳定入渗时间与容重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而与总孔隙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该区草地土壤入渗能力最强,后期开展生态工程建设时应更加重视草地涵养水源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兰州市南山季节性土壤微生物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不同季节和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微生物分布的影响,以兰州市南山不同海拔的两种植被类型为研究对象,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了土壤微生物的季节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细菌数量占微生物总数的96.22%~99.80%,远高于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土壤微生物类群随季节变化呈现明显差异,其总数整体表现为夏季最高,为89.22×106cfu/g soil,分别是春、秋、冬季的12.02、3.28、2.74倍,其中夏季细菌数量最高,真菌与放线菌数量均在春季达到最大值.人工林样地土壤微生物数量略低于荒坡,环境因子中土壤含水量和有机碳含量高于荒坡.随着海拔的升高,pH值逐渐上升,土壤温度、有机碳与全氮含量逐渐下降,土壤微生物总数则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相关分析表明,不同季节各微生物类群与环境因子的相关系数各有不同,春季放线菌与有机碳,秋季真菌与有机碳、全氮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冗余分析表明,环境因子中有机碳与第一物种轴的相关系数最高,为0.520,说明土壤有机碳含量是影响土壤微生物类群分布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7.
选取云南者海典型铅锌矿区周边冶炼区(A)、粮食主产区(B)、保护区(C)三个区域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三个区域内林地(LD)和耕地(GD)土壤pH、总碳(TC)、总氮(TN)、总磷(TP)和5种重金属(Hg、Cd、Pb、Zn、Cu)含量,利用典范对应分析(CCA)研究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它们之间的关系,基于系统熵值与重金属生物毒性改进灰色聚类评价法对研究区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A、B、C三区土壤的5种重金属均超过云南省土壤背景值,且含量A区 > B区 > C区,所有土壤样品Hg、Cd、Pb、Zn、Cu平均含量分别为7.24、1.53、1 794、2 892、210 mg/kg;LD土壤重金属含量普遍高于GD。研究区土壤pH总体呈弱酸性,但A区土壤受矿业活动影响呈弱碱性。TC、TN含量和C/N值均表现出LD大于GD,但TP含量表现为GD显著大于LD (P<0.05)。CCA分析表明LD和GD土壤pH与Cd和Cu呈负相关,与Zn和Pb呈正相关,且pH对重金属含量的影响最大;TC、TP与重金属Cd和Cu在LD土壤中呈正相关,在GD土壤中呈负相关。改进灰色聚类评价结果表明重金属污染程度均表现为LD大于GD;A区污染最严重且均呈重度污染,B区次之,C区污染程度最轻。经比较本文改进的灰色聚类评价法在准确性和灵敏度方面优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好氧颗粒污泥对有机物的去除机制,进行好氧颗粒污泥对有机物的吸附性能及吸附类型研究,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动态吸附方式,利用SBAR反应器分析好氧颗粒污泥对有机物的去除情况。结果表明,好氧颗粒污泥存在初期吸附作用,最佳吸附时间为30~45 min,COD去处率60%;通过对失活前后好氧颗粒污泥对有机物吸附性能测定以及红外光谱分析,探究好氧颗粒污泥对有机物的吸附类型,表明好氧颗粒污泥对有机物的吸附是一个包含生物吸附和化学吸附的复杂过程。  相似文献   
9.
广州市32种水产品的Se含量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酸消解,原子荧光-氢化物发生法测定了广州市部分市售水产品中Se的含量,由标准物质(GBW 08551猪肝)和回收率控制检测质量.结果表明,不同水产品中Se含量有较大差异,含量范围为(34.-1117.)×10-9,平均含量为(345.±149.)×10-9,不同类型水产品中Se含量变化特征是:甲壳类(544.±107.)×10-9>海水鱼类(392.±86.)×10-9>软体类(244.±89.)×10-9>淡水鱼类(238.±97.)×10-9.  相似文献   
10.
通过收集2007年和2017年绛县的DEM数据和遥感数据,经遥感解译和GIS重分类,将该区域高程划分为6个等级、地形坡度划分为5个等级、土地利用类型划分为7类,计算和探讨了2007—2017年间绛县各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单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地形梯度上的变化情况,并计算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度和敏感性指数。结果表明:2007—2017年间,绛县土地利用面积增加了9 596 hm~2,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增加了14 762.80万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量最大的为林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量最大的为耕地;林地在900~1 200 m地形梯度上有最大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量12 620.66万元,在13°~20°地形坡度梯度上有最大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量9 946.53万元;在各单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类型方面,气体调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量最大,废物处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量最大;建设用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度和敏感性指数最大,林地对绛县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贡献最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