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218篇
安全科学   18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32篇
综合类   323篇
基础理论   78篇
污染及防治   137篇
评价与监测   18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为探究长春秋季生物质燃烧对PM_(2.5)中水溶性有机碳(water-soluble organic carbon,WSOC)吸光性的影响,于2017年10~11月进行PM_(2.5)样品采集,对PM_(2.5)中碳质组分、糖类化合物和WSOC的光吸收特征参数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长春秋季PM_(2.5)中WSOC、有机碳(organic carbon,OC)、元素碳(elemental carbon,EC)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0.12±3.47)、(17.07±5.64)和(1.34±0.75)μg·m~(-3),二次有机碳(secondary organic carbon,SOC)对OC的平均贡献率为38.93%.长春秋季总糖浓度为(1 049.39±958.85)ng·m~(-3),其中作为生物质燃烧示踪剂的脱水糖含量(左旋葡聚糖、半乳聚糖和甘露聚糖)在总糖中占比为91.69%,糖类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生物质燃烧源为长春秋季大气中糖类物质的主要贡献源.糖类物质的相关性分析及3种脱水糖的特征比值研究显示,作为长春秋季大气主要污染源的生物质燃烧的类型是硬木和作物残渣的燃烧.长春秋季WSOC的光吸收波长指数(AAE)为5.75±1.06,单位质量吸收效率(MAE)为(1.23±0.28)m~2·g~(-1),表明生物质燃烧对WSOC吸光性具有重要影响.利用生物质燃烧特征源参数量化计算生物质燃烧对WSOC浓度的贡献达58.82%,对总WSOC光吸收的贡献达40.92%.  相似文献   
2.
以二溴硝基甲烷为研究,采用单一控制变量法研究了光照强度、初始物浓度、自由氯、溴离子、pH值等影响因子对二溴硝基甲烷光降解的影响,探讨了二溴硝基甲烷的光降解动力学规律.结果表明:二溴硝基甲烷在紫外光条件下的降解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其光降解效率随二溴硝基甲烷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减小,随光照强度和pH值增加而增加;溴离子的存在能促进二溴硝基甲烷的光降解;添加自由氯能够显著加快二溴硝基甲烷的光降解效率,并且会使二溴硝基甲烷在光降解的过程中转化为以一溴一氯硝基甲烷为主的其他卤代硝基甲烷.此研究结果可为水处理过程中控制二溴硝基甲烷的形成、降低水质安全风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述了室内有害气体氨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详细介绍了日前国内外测量室内空气中氨含量所应用的不同方法 ,研究讨论了各种方法的最低检测浓度 ,在具体检测中各种不同方法的干扰离子以及干扰离子所允许的最高浓度 ,比较各种不同方法的优劣  相似文献   
4.
UV-B辐射对小麦叶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研究了温室种植的小麦在0(CK)、8.82kJ/m^2(T1)和12.6kJ/m^2(T2)三种剂量的紫外线B(UV-B)辐射下抗氧化系统的变化及其原因。UV-B辐射诱导了H2O2的合成,还原型抗坏血酸和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的增加、过氧化氢酶、愈创木酚过氧化物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和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升高,而类胡萝卜素稍有所降低、超氧歧化酶(SOD)活几乎不受UV-B辐射影响,分析表明,UV-B辐射  相似文献   
5.
Ultraviolet/persulfate (UV/PS) and Ultraviolet/hydrogen peroxide (UV/H2O2) have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as 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es for water treatment. However, it is not all clear how these two methods affect the formation of cyanogen chloride (CNCl) in the subsequent water chlorination process. In this study, it was found that both UV/H2O2 and UV/PS pre-oxidation promoted the formation of CNCl in six actual water samples collected from urban rivers. Glycine, uric acid, arginine and histidine were investigated as the model compound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methods on the production of CNC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chlorination alone, pre-oxidation by UV/H2O2 and UV/PS can reduce the production of CNCl for glycine and uric acid by up to 95% during post-chlorination process. However, they can greatly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CNCl for arginine and histidine by up to 120-fold. In a more detailed investigation, pre-oxidation of histidine formed highly reactive intermediates to chlorine, leading to increased CNCl formation and chlorine consump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ecursors of CNCl was altered after pre-oxidation, and need to be re-evaluated.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紫外线消毒技术在水处理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它主要是利用短波紫外对微生物的伤害作用,通过在DNA中形成环丁烷嘧啶二聚体,阻碍基因的正常复制,从而导致细菌失活。但是细菌体内的光裂解酶在远紫外光和可见光作用下能够使失活的细菌重新获得活性,这就是光复活作用。低压消毒设备处理后大肠杆菌表现出了一定的光复活能力,但中压消毒设备能够有效的抑制其光复活作用;而噬肺军团菌在低压和中压设备处理后都表现出了很强的光复活能力。在应用紫外线消毒技术时光复活作用的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
强化混凝去除黄浦江水有机物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强化混凝去除有机物的效果与水源的分子量分布特性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黄浦江水中低分子量的溶解性有机物占多数,因此,强化混凝处理有机物效果有限.对于<1k分子量区间的有机物.增加混凝剂投量可有效去除紫外吸光值(UV254),但去除溶解性有机碳(DOC)的效果很差.尽管增加混凝剂投量和降低pH都能有效地去除有机物,但决定强化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是pH,去除黄浦江水有机物的最佳pH范围为6~5.  相似文献   
8.
UV/TiO_2/H_2O_2法对高浓度有机废水降解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张冬梅 《环境工程》2003,21(4):23-24
用UV TiO2 H2 O2 法对高浓度有机废水降解的实验表明 ,当TiO2 、H2 O2 的投加量分别为 2 0g与 1% ,反应时间为3h时 ,CODCr、Oil、Ar OH、NH3 N、S2 - 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 73 %、83 %、86%、5 0 %、10 0 %。此处理工艺具有除臭、除色、快速高效、不产生污泥等优势。实验过程探索了TiO2 、H2 O2 的用量对各污染物降解率的影响 ,并设计了有实用意义的反应器  相似文献   
9.
水中溶解性苯紫外光解产物苯酚的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C(气相色谱)分析表明,溶解在水中的苯在UV(紫外光)作用下可以转化成苯酚。DO(溶解氧)和高pH对苯酚的产生有利。低pH抑制苯酚的产生。反应机理分析表明,苯既可以和DO反应,又可以和氢氧根或以应产生苯酚。  相似文献   
10.
紫外—双氧水和亚铁离子体系对硝基苯光降解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研究了以500W直管高压汞灯为光源,在双氧水和亚铁离子的体系中,对硝基苯进行光降解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本系统对硝基苯有明显的降解效果。浓度为50mg/L的硝基苯经过60min的光照,其降解率可达91.7%。此外,还探讨 铁离子浓度、双氧水浓度、硝基苯浓度、pH值等因素对光降解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