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3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300篇
安全科学   111篇
废物处理   97篇
环保管理   79篇
综合类   519篇
基础理论   101篇
污染及防治   159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含有二乙二醇(DEG)和乙醇胺(ETA)的双组分解交联剂降解废旧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PU硬泡),并利用降解得到的低聚物多元醇与木质素复合制备出性能增强的再生PU硬泡。通过对制备的再生PU硬泡的红外光谱、密度、吸水率、抗压强度、热稳定性、导热系数、热重曲线等进行分析测试,考察m(DEG)∶m(ETA)对再生PU硬泡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m(DEG)∶m(ETA)=1∶3时废旧PU硬泡的降解效果最好;木质素加入量为2.0%(w)时再生PU硬泡的密度低、抗压强度高、保温性能良好,达到国家标准《建筑绝热用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GB/T 21558—2008)的品质要求。  相似文献   
2.
测试了两种消石灰与垃圾焚烧烟气中HCl的反应率,得出了消石灰的反应率与反应时间的反应曲线,分析了消石灰与HCl的反应机理及影响消石灰最终反应率的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消石灰与HCl反应初期按灰层扩散控制进行,两种消石灰的最终反应率分别为16%和36%。  相似文献   
3.
采用高温煅烧工艺,以工业生产次磷酸钠的废渣为原料,制备饲料级磷酸三钙,并对最佳工艺条件进行探讨。最佳工艺条件:煅烧温度600℃、煅烧时间20min。制得的饲料级磷酸三钙中磷的质量分数为16%~18%,符合Q/YHY01—2003《饲料级磷酸三钙》产品质量企业标准。  相似文献   
4.
CO2化学吸收法分离纯度高,技术成熟,但能耗过高及成本是困扰该技术发展的瓶颈.在常压条件下对利用Ca(OH)2直接矿物碳酸化固定MDEA/PZ混合吸收富液中CO2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考察了吸收液负荷、Ca(OH)2投加量、pH、温度及搅拌速率等因素对解吸率的影响,并利用动态吸收-解吸循环实验研究了其CO2吸收性能和循环使用稳定性,最后对碳酸化反应产物进行了XRD、TEM分析.结果表明,在常压条件下,Ca(OH)2可以通过液相直接矿物碳酸化对CO2进行直接固定,并实现吸收富液的再生;随着负荷的升高及Ca(OH)2投加量、pH、搅拌速率的增大,解吸率随之增加;随着溶液温度升高,解吸率下降;经过5次动态吸收-解吸循环实验后CO2吸收量可以达到并保持在0.57 mol·L-1,显示出了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堆肥产品不仅可以作为有机肥或土壤改良剂,还可以在包气带土层防护地下水污染的过程中起到微生物载体的作用.在堆肥中接种菌剂能够加速堆肥进程,促进堆肥材料的腐熟,但是也有研究认为接种剂与堆肥土著微生物的竞争会导致菌剂无法发挥作用.为了阐明菌剂与土著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采用宏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餐厨垃圾堆肥接菌组(木质纤维素混合菌剂)和对照组(未接菌)中功能微生物群落和碳水化合物代谢途径的变化.结果表明:接菌组中假单胞菌目(Pseudomonadales)和散囊菌纲(Eurotiomycetes)菌群的相对丰度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2.5%和22.0%,成为优势细菌和真菌,二者在碳水化合物代谢活性上也成为优势菌群.菌剂主要是由芽孢杆菌目(Bacillales)和散囊菌纲的曲霉(Aspergillus)组成,曲霉因具有堆肥系统所需的木质纤维素分解能力而成为优势真菌,而菌剂中的芽孢杆菌虽然数量较多,但是缺乏堆肥系统所需的功能而无法成为优势细菌.餐厨垃圾中易降解物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会导致酸性环境,对照组中能够适应酸性环境的芽孢杆菌目和酵母菌纲(Saccharomycetes)是优势群落,添加菌剂后,堆肥系统中土著的假单胞菌目和散囊菌纲具有较高的碳水化合物代谢活性和多种有机酸转化通路,因此在与菌剂中的芽孢杆菌目和土著的芽孢杆菌及酵母菌的竞争中成为优势菌群.研究显示,外源菌剂与土著微生物之间以及各土著微生物之间都会发生竞争作用,能否成为优势菌群取决于是否适应堆肥底物新陈代谢的变化,因此只要选择好菌剂的功能和接种时机,菌剂就能够发挥原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表面活性剂(乳化剂OP)存在下,铁、邻菲罗啉、曙红的显色反应.该离子缔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45 nm,摩尔吸光系数为9.4×104 L·mol-1·cm-1,铁含量在0-0.4 mg/L内符合比耳定律.以自来水为基体进行铁的回收实验,回收率在99%以上.  相似文献   
7.
This paper presents a summary of globalacid deposition flux data taken from a globalassessment report on acid deposition prepared forUNEP/WMO (Whelpdale and Kaiser, 1996). There is a largevariation in the spacial coverage and reliability ofmonitoring around the world. Many more stationsmeasure wet deposition than collect appropriate datafor estimating dry deposition. The widespread regionswith highest precipitation concentrations anddeposition fluxes of sulphate and nitrate coincideclosely with the regions of highest density ofSO2 and NOx precursor emissions occurringprimarily in the mid-latitude, northern hemispherebelt where a large fraction of the worlds fossilfuels is consumed. Organic acids in precipitation makea minor contribution to acidity (<20%) inindustrial regions, but in the rest of the world theyare of same order, or even exceed, inorganic acids.Less is known about dry deposition, but it appears topredominate near strong emission sources with wetdeposition predominating farther downwind. The molarratio of the N/S contribution to acidic deposition isclose to 1.0 over large areas of Europe and NorthAmerica, but is highly variable elsewhere, beinghighest in equatorial regions due to biomass burningand lowest near smelters and other large sources of SO2.  相似文献   
8.
提高污水汽提装置液氨质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含硫污水汽提装置为提高净化水合格率及液氨质量对工艺和设备采取的一系列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9.
采用铝酸钙粉,进行去除模拟废水中氟离子的条件研究,并进行了pH值、温度等多项条件的系列实验。实验得出,当氟离子浓度为215mg/L,反应溶液为200mL,反应温度是影响去除率的主要因素,去除主要发生在前15min,除氟主要依靠沉淀、络合等作用。pH为11,40℃时,投加量50g/L时,去除率可以达到95.7%以上,出水可直接达标。  相似文献   
10.
烟气脱硫副产物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分析烟气脱硫石膏的性能,介绍了脱硫石膏的利用情况和研究进展,利用脱硫石膏生产建筑材料,如建筑石膏和高强石膏的工艺越来越成熟,利用脱硫石膏生产水泥辅料已进入工业化,而利用脱硫石膏生产充填尾砂胶结剂已经完成试验阶段,利用脱硫石膏生产路基回填材料,脱硫石膏在农业上也有广泛的用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