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29篇
安全科学   87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42篇
综合类   259篇
基础理论   52篇
污染及防治   47篇
评价与监测   28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1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51.
河湖疏浚淤泥的表征、絮凝和脱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无锡锡山湿地公园河道淤泥及太湖贡湖湾疏浚底泥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两种淤泥的矿物组成、粒径分布及泥微粒表面基团、ζ电位等理化特性。以聚丙烯酰胺类聚合物(polyacrylamide,PAM)为絮凝剂,对比分析了其在2种底泥絮凝分离、真空抽滤脱水过程中的作用特征,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两种淤泥样具有相近的主体矿物组分、有机基团及ζ电位值,但有机质含量稍高的淤泥样中大颗粒所占比例相对较高。相比阳离子型PAM,阴离子型PAM在较少用量下即可获得较大絮团,但上清液浊度较高。絮凝泥在抽滤过程受絮团尺寸影响较大,PAM不同类型基团间的差异对其影响较小,但对趋于平衡后的泥饼含水率略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2.
北京官厅水库周边土壤DDTs和HCHs暴露特征与风险评价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围绕北京水源地官厅水库周边2~10km范围于2009年系统布点,利用超声-振荡提取技术,使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分析方法测定了样品中的DDTs和HCHs含量.并利用GIS技术和地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其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2009年官厅水库周边土壤中HCHs和DDTs的含量分别为n.d.~14.97ng·g-1(平均值0.73ng·g-1)、n.d.~64.91ng·g-1(平均值6.46ng·g-1).HCHs的残留以β-HCH为主,占总量的94.5%,DDTs的残留以p,p′-DDE为主,占总量的78.5%.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有机氯农药残留也不同,表现为果园农田荒地的趋势.Levene'sTest齐性检验结果显示,3种土地利用方式下HCHs和DDTs的残留差异并不显著.空间分析表明,其暴露格局受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基本呈库北高于库南的趋势,高风险区集中在东部延庆县、中部的北辛堡镇以及西部的怀来县城附近.通过与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及荷兰土壤修复标准对比,并结合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评价,本地区土壤中农药类POPs暴露仍处于较低的水平,环境风险较小.  相似文献   
153.
我国化学品的风险评价及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化学品进行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是合理处置和科学管理化学品的必然趋势.本文从健康风险评价、生态风险评价及区域风险评价这3个层次系统阐述了化学品风险评价方法,结合我国化学品分类与管理现状,提出了我国化学品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即从风险管理的对象入手,将化学品本身、主要行业企业以及相关利益方三方面作为风险管理的对象,构建了我国化学品的风险管理框架,旨在为提高我国化学品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水平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54.
为探索降低铀(U)污染的新途径、新方法,选用白鹤芋、观音竹、碎米莎草进行水培实验。对3种不同植物联合黑曲霉孢子去除U(Ⅵ)以及外加碳源、氮源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12 d的培养期内,白鹤芋挂膜黑曲霉孢子对U的去除能力比其他2种植物要强,去除率高达98.13%。外加碳源、氮源的最佳组合为葡萄糖4 g、硫酸铵0.4 g。同时证明,微生物通过挂膜,联合植物协同修复U污染水体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55.
锡林河流域地表水水化学主离子特征及控制因素   总被引:24,自引:15,他引:9  
通过对2006~2008年锡林河主要径流期内13个河水断面239个水样以及同期地下水和大气降水主离子水化学进行分析,结合锡林河流域的气象和水文资料,利用Piper三线图和Gibbs图分析了锡林河河水的水化学特征及主离子组成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锡林河河水TDS变化范围在136.7~376.5 mg·L-1之间,平均245.1 mg·L-1,为低矿化度河水;河水中主要阳离子以Ca2+为主,阴离子以HCO-3为主,河水的水化学类型从HCO-3-Ca2+过渡到HCO-3-Ca2+·Mg2+;河水主离子平均浓度年内、年际变化均不大,年内变化表现在5月主离子浓度高于其他月,年际变化表现为主离子在2007年的平均浓度均较小;空间上,Ca2+、Na+、Mg2+、K+、Cl-和HCO-3的浓度呈现沿程逐渐增加的趋势,SO2-4的浓度变化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河水中主离子浓度值介于大气降水和地下水之间,并且十分接近地下水浓度,说明地表水同时受大气降水和地下水补给并主要依靠地下水补给;Gibbs图显示河水离子组成主要与流域内的岩石风化有关,流域有一定量的蒸发岩存在,但蒸发岩对水化学的贡献弱于碳酸盐岩.  相似文献   
156.
我国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事故预警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琳  吕永龙  贺桂珍  王铁宇 《环境科学》2014,35(10):4009-4014
面对严峻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环境污染问题,以及不断提升的化学品风险管理要求,我国对于POPs污染事故预警管理的需求日益迫切.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及POPs生成机制,针对不同的POPs和污染事故的种类,构建出POPs污染事故的预警指标体系,以期为完善我国POPs污染事故预警管理提供决策支持.预警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两部分:POPs预警指标和运行保障机制.POPs预警指标包括了警源指标、警兆指标和警度指标.为保障预警体系的有效实施,构建了预警响应机制及政策保障机制,包括对风险源的动态清单管理和定期评估,及时有效的警情上报,各部门的协调合作等.  相似文献   
157.
基于生态服务价值的全国土地利用变化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冉圣宏  吕昌河  贾克敬  齐永华 《环境科学》2006,27(10):2139-2144
针对中国的实际情况,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进行了校正,并以此为基础,计算了自上一轮土地利用规划实施以来(1996~2004年)我国不同省市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态服务功能的变化.结果表明,该时期内全国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生态服务功能整体增加了0.91%.其中正向变化最大的省份是天津市,其生态服务功能增加了5.69%;负向变化最大的省份是上海市,其生态服务功能下降了9.79%.对不同生态服务类型的变化分析表明,生态服务中气候调节功能增加最快,1996~2004年间全国增加了3.43%;生物资源控制功能下降最快,期间下降了2.26%.研究还认为,引起我国土地生态服务价值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该时期内全国水域面积和林地面积的增加导致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增加,而城市建设用地和交通用地的增加导致了全国生态服务功能的下降.  相似文献   
158.
以专利为衡量技术创新水平指标,对国内外企业环境技术创新水平的差异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86~2005年期间,国内外企业环境技术创新水平逐年增强,不过我国企业的环境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仍未建立;同国外企业相比,我国企业的原始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由于国内企业技术创新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节约资源和清洁能源类环境技术比污染控制技术较多一些.在环境技术创新领域,无论国内还是国外,规模大、国际知名度高的企业占据了重要地位.基于我国企业仍未具备很强的环境技术创新能力,建议国家在构建环境技术创新体系时,应增加企业环境技术创新的经济、人力投入,尤其需要加强对大型企业环境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发挥其规模效应.  相似文献   
159.
土地资源永续利用的生态经济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自然资源,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是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本文在分析土地资源利用特点,土地资源永续利用的内涵,原则与指南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土地资源永续利用的一系列生态经济对策。  相似文献   
160.
<正>在中国,很多企业特别害怕公众的追问。有些问题其实很无心、很随意,但企业一听就可能毛骨悚然,暗暗颤抖,出虚汗,急心跳。过去,公众对企业的挑衅,多是关于工人的劳保和生存环境、产品质量等问题。后来,公众遭受的欺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