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5篇
安全科学   6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29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土壤铅污染及其危害备受关注.作为评估其对人体健康风险的科学指标之一,土壤铅的生物可给性的影响因素仍不甚明确.采集中国5种典型土壤(红壤、褐土、黑土、棕壤和黄壤),根据国标中一类建设用地的管制值制备成800 mg·kg-1的铅污染土壤样品,利用先进的基于生理学的体外试验方法(改进的PBET模型)研究经口部摄入的土壤铅的生...  相似文献   
42.
多效唑(PP333)常用来控制植物徒长,孔雀草穴盘育苗因夏季温度和湿度过高等原因易发生徒长,使产品质量降低.因此,采用不同浓度的PP333溶液在种子萌动前对孔雀草穴盘苗进行喷施处理,测定株高、根冠比、超氧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筛选出最佳浓度,并研究其与对照的内源激素水平以及茎部细胞形态,探讨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萌前期喷施10-30mg/L的PP333能安全有效地抑制植株的生长高度,增强SOD和POD活性,从而提高花卉种苗的质量及抗逆性,且浓度越高,效果越明显,其中最佳处理为30mg/L PP333.PP333降低了孔雀草的GA和IAA含量,提高了ABA含量,抑制了孔雀草茎段细胞的伸长,从而使节间缩短,控制植株生长,提高植株抗逆性.  相似文献   
43.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也日益加重,人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国为应对环境问题在“十一五”期间增加了对环境问题的治理.氮氧化物污染在环境治理中是一项重要的项目,氮氧化物污染物主要来源是煤的使用,对于燃煤工业氮氧化物的控制是关键,燃煤工业锅炉氮氧化物污染防治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要想彻底治理燃煤工业锅炉氮氧化物污染那就必须从锅炉的设计出发,提高锅炉的制造水平,设计出可以有效减少氮氧化物的锅炉,用先进的锅炉代替落后的耗能高排放大的锅炉,使用低碳技术以及低氮燃烧技术,并且采用先进的技术对排放的尾气进行处理,降低大气污染.  相似文献   
44.
涡流现象的发现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1831年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随后麦克斯韦用完整的数学方程式将前人的研究成果表示出来,建立了系统严密的电磁场理论,到现在,麦克斯韦方程组仍然是电磁现象的研究基础,也是涡流检测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5.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执行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责任书的指标体系量化程度不高、责任人及责任不清、督查力度不够、考核奖惩难以落实等.对策:改任期责任书为年度责任书;任务指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定量为主;进步明确责任,建立政府协调和制约机制;加大督查力度,严肃考核、验收、认真兑现奖惩.  相似文献   
46.
旋风炉附烧处理后解毒铬渣的安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重阐明了铬渣经肇风炉附烧及炉餐水淬处理后生成的玻璃体粒化解毒渣的安定性问题,通过对解毒渣的物相结构,浸溶性和高温稳定性等试验分析,最终判明解毒渣在≤500℃条件下没有玻璃化倾向,在自然环境中储放和用作建材,都是安定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47.
未来大规模战争的环境污染危害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来大规模非核生化战争会对人类及其生态环境产生严重的破坏作用,我们应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和补救,力求将其危害及损失减至最低。  相似文献   
48.
电除尘器极配试验测试系统设计与极线空载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系统设计了电除尘器极配试验测试系统,并对空载条件下几种基本线型的伏--安特性进行试验,探寻极线电晕特性规律.  相似文献   
49.
紫色土丘陵区农村集镇降雨径流污染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罗专溪  朱波  汪涛  张剑  辛伟  王冬 《环境科学学报》2008,28(9):1823-1831
以2006年6月至2007年4月野外观测的8场降雨径流事件中TN、TP、COD与SS含量和流量数据为基础,分析了紫色土丘陵区农村集镇的降雨径流污染物来源、形态与输出负荷及初期冲刷效应,研究了农村集镇降雨径流污染特征.结果表明,农村集镇降雨径流中TN、TP、COD与SS的事件平均浓度(EMC)均值分别为25.52、3.63、714、2396 mg·L-1,年污染负荷分别为39.21、5.57、993、3335 kg·hm-2.农村集镇降雨径流污染物浓度峰值出现在流量峰值之前,两者间隔时间为3-45min.40%的TN、TP、COD与SS污染负荷由占总径流量30%的初期径流所运移,降雨径流污染物具有中等的初期冲刷效应.可溶性氮、颗粒态磷分别是农村集镇降雨径流污染中氮、磷素输出的主要形态.可溶性氮输出量受最大雨强影响较大(r=-0.825,P<0.05).而颗粒态磷输出量较为稳定,受降雨特征影响较小.不透水地面源污染与沟道累积污染是农村集镇降雨径流的主要污染源,透水地(林地、旱坡地)的水土流失则加剧其污染.  相似文献   
50.
为了探索石油污染土壤中含氮杂环化合物的降解情况,在考察石油污染土壤理化性质的基础上,选择喹啉作为目标污染物,采用选择性富集培养的方法,从45份石油污染土壤样品中,分离得到155株降解喹啉污染物的高效降解菌株,从中选择降解效率较高的2株喹啉降解菌命名为Q5和Q24,进行喹啉的降解性能研究,比较了单一优势菌株、人工复合菌群和土壤中的自然菌群对喹啉的降解情况。实验结果表明,石油污染土壤中自然菌群对喹啉的降解效果好于单一的优势菌株和人工复合菌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