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61篇
安全科学   33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33篇
综合类   150篇
基础理论   39篇
污染及防治   17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91.
北京雾霾天大气颗粒物中微生物气溶胶的浓度及粒谱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于2013年1月8日~2013年2月4日雾霾频繁暴发期间,使用定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和气溶胶粒谱测试仪测试并比较了雾霾天和之后的清朗天气下细菌、真菌气溶胶浓度变化、粒谱分布及不同粒径大小颗粒物的数量浓度差异和粒谱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采样周期内真菌气溶胶小于5μm的粒子(可吸入肺粒子)所占百分比显著高于细菌气溶胶小于5μm的粒子百分比.雾霾过后的晴朗天气下细菌、真菌气溶胶浓度高于雾霾天气时的浓度,而颗粒物浓度则相反.无论雾霾天或晴朗天微生物气溶胶的粒谱分布无显著差别,空气中的颗粒物以PM1.0占绝大多数.  相似文献   
292.
文章应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的金属氧化物,采用程序浸渍法分别制备了RuO_2负载型催化剂,O_2-TPD表征分析结果表明,采用La改性的复合金属氧化物Me_xO_y(Me=La、Mg、Al)为载体,制备的Ru_2O/Me_xO_y有较好的低温O_2脱附性能,同微型固定床活性变化规律吻合。实验室中试实验结果表明,在原料气组成:14(V)%N_2O+75(V)%N_2+11(V)%O_2、体积空速SV=10 000 h~(-1)、入口温度340℃的条件下,RuO_2/Me_xO_y催化剂在300 h连续实验过程中,N_2O的分解转化率≥98%。CO_2-TPD分析表明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总碱量及碱性分布基本相同;SEM分析表明,同新鲜催化剂相比,反应后催化剂的表面相对粗糙,但在实验条件下,RuO_2/Me_xO_y催化分解N_2O的活性基本不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293.
乔宇颖  奚辉  李娜  陈喜靖  沈阿林  喻曼 《环境科学》2023,44(7):4179-4190
为揭示麦稻茬口期沼液施用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及功能的影响,通过土柱试验,设置麦秆还田后3种处理[无氮肥(CM)、常规施肥(SN)和添加沼液(SZ)],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土壤淹水后1 d和21 d土壤细菌及真菌群落的组成、多样性和结构差异,并对其功能进行预测.微生物多样性分析表明,1 d时各处理的真菌α多样性指数均显著高于21 d处理且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21 d时各处理细菌Simpson指数开始出现差异,SZ-21处理的细菌Simpson指数高于SN-21处理,而细菌Chao1指数显著低于SN-21处理;细菌群落结构分析表明,1 d时,SN处理的厚壁菌门、绿弯菌门和放线菌门与其它处理差异较大,而21d时,SZ和SN处理的各细菌菌门相对丰度相似;真菌群落结构分析表明,1 d时,SZ处理中的子囊菌门和接合菌门相对丰度高于SN和CM处理;21 d时,SN和SZ处理的子囊菌门相对丰度均低于CM处理,而接合菌门的相对丰度均高于CM处理.NMDS分析表明,21 d时,SN和SZ处理的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均有逐渐相似的趋势.PICRUSt功能分析表明,不同时期和不同处理的土壤细菌群落在功能层上表现相似,FUNGuild功能预测反映SZ-21和SN-21处理的真菌功能主要差异体现在腐生营养型和病理营养型上.综上说明茬口期施沼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化肥平衡土壤养分和维持土壤生态功能,但仍可能存在真菌致病风险.  相似文献   
294.
为探明秸秆还田配施生物炭对夏玉米产量和土壤氧化亚氮(N2O)排放的影响,基于2019~2020年关中平原田间定位试验,利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监测了土壤N2O排放通量,综合分析夏玉米产量、土壤N2O排放和土壤活性氮组分,明确了秸秆还田配施生物炭在培肥土壤、增产减排方面的效应.以秸秆不还田(S0)为对照,设置秸秆还田(S)和秸秆还田配施生物炭(SB)共3个处理.结果表明,各处理N2O排放峰值出现在秸秆还田后10 d,秸秆还田30 d后土壤N2O排放通量处于较低水平,土壤N2O排放通量与铵态氮(NH4+-N)、无机氮、微生物量氮(MBN)和可溶性有机氮(DON)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S较S0显著增加夏玉米产量、N2O累积排放量、单位产量N2O累积排放量和土壤总氮(TN)含量,分别为7.4%~13%、65.8%~132.2%、54.6%~103%和27.8%~33%.虽然SB较S提高夏玉米产量(2.5%~3.3%)的趋势不显著(P>0.05),但是SB较S显著降低N2O累积排放量和单位产量N2O累积排放量,分别为24.0%~27.3%和26.4%~29.2%.在土壤N2O排放通量达到峰值时,SB较S显著降低土壤N2O排放通量45.1%~69.6%,生物炭能够缓解秸秆还田所诱发的土壤N2O排放,具有削峰的作用.SB较S显著增加土壤总氮9.1%~12.2%.综合作物产量、N2O排放和土壤总氮,对夏玉米生产而言,秸秆还田配施生物炭不仅培肥地力,提高夏玉米产量,而且减少单位产量N2O累积排放量,是可供推广的兼顾作物产量和环境友好的适宜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95.
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和“双碳”政策的新形势下,处于高含水开发后期的老油田,在含油污泥和废 钻井液治理、生态恢复等环保隐患的历史遗留问题尚未根除的情况下,又遇到了碳减排、甲烷和VOCs协同管控等新的环境问题,新老问题交织在一起,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这些老油田正常的开发建设和生产经营,因此需要超前规划,科学制定低碳发展战略,采取源头控制、提前预防等措施科学减污降碳,推进本质绿色发展,并集中力量加快清理现存环保隐患,为推进老油田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96.
我国的土壤污染日益严重,由于污染物对土壤生物产生的毒性效应与其生物有效态含量相关,以污染物总量为指标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已无法满足当前土壤管理的需求,亟需开展以生物有效性为基础的土壤环境质量基准的研究工作。目前对土壤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的研究较为深入,但是针对有机污染物的土壤生物有效性研究相对匮乏。本研究综述了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结构形态、吸附吸收和迁移转化,以及影响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生物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从我国有机污染物的污染现状、土壤类型分布情况,以及物种选择3个方面对基于生物有效性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基准的制定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根据国情制定适合本土特征的生态安全土壤质量标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97.
面对来自于社会、学校、家庭等青少年活动空间的“脆弱推手”,青少年心理健康受到较大挑战。通过查阅心理健康调查报告数据,发现青少年心理健康呈现脆弱性态势,本文引入塔勒布的反脆弱理论,构思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反脆弱内涵及反脆弱能力组成,在反脆弱能力视域之下,基于青少年心理健康反脆弱能力发生发展机理的阐释,构建以“刺激—干预”双重路径为范式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建设模式,并从社会、学校、家庭、青少年4个层面提出青少年心理健康反脆弱能力提升对策,尝试引导教育从业者和社会各界,借力反脆弱理论推动青少年心理健康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298.
299.
针对部分石油企业HSE履职能力评估实践过程中存在的评估工作开展不平衡、不系统,评估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结合企业HSE履职能力评估工作的具体方法,提出一套基于安全管理的HSE履职能力评估要求,包括细化评估的具体内容、采用统一的评估标准、扩展评估方式、图形化评估流程及把控评估关键控制点,以期为石油企业管理人员HSE履职能力的提升提供具有实操意义的工作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300.
植物螯合肽(PCs)由于其含有大量的巯基,能够螯合重金属离子,对重金属的积累和解毒起着重要作用.以镉(Cd)富集型植物籽粒苋K472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培法,设置6个Cd处理水平为:0(CK)、10(T1)、25(T2)、50(T3)、100(T4)和200 mg·kg-1(T5),分析Cd胁迫下营养生长初期、中期和后期的K472植物螯合肽的变化特征,探究植物螯合肽对Cd的螯合解毒机制.结果表明,各生长阶段的K472的株高、根长、生物量随着Cd胁迫含量的升高而下降显著,其降幅随着K472生长发育逐渐降低.而营养生长中期的K472对Cd的富集能力最强,最大Cd富集量为6695.35 mg,最大富集系数为6.3.此外,随着Cd胁迫含量的增加,不同生长阶段的K472根、茎和叶内Cd含量与PCs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其中,根系及茎部中对Cd胁迫响应最强的植物螯合肽为PC3,叶片中对Cd胁迫响应最强的植物螯合肽为PC2.实际应用中,在营养生长中期采收籽粒苋K472可获得更高的修复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