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0篇
安全科学   32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20篇
综合类   97篇
基础理论   26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采用离线分析法和在线分析法同步监测了武汉市PM_(2.5)中有机碳(OC)、元素碳(EC)和总碳(TC)的浓度,分析了2种方法的差别。结果表明,离线分析法与在线分析法对TC的测定结果具有很好的可比性,2种方法对TC的测定结果显著相关(r=0.970 9)。离线分析法得到的OC浓度普遍高于在线分析法,前者为后者的1.12倍,造成OC结果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采样系统的差异。2种方法对EC测定的相关性较低(r=0.763 0),且2种方法对EC测定的精密度(相对偏差为13.14%)也不如其对TC和OC测定的精密度(相对偏差分别为3.42%和5.95%),造成EC结果差异的原因较复杂。离线分析法测得的OC/EC值明显高于在线分析法,鉴于OC/EC值在颗粒物源解析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需要规范OC/EC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02.
Low-density polyethylene (LDPE) was employed to improve the thermal and rheological properties as well as the supercritical CO2 foaming behavior of poly(lactic acid) (PLA) through melt mixing and batch foaming method, due to its long branched chain structure, moderate crystallization capacity and good foamability. The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and polarized optical microscop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troduction of LDPE had a slight effect for promoting the crystallization of PLA. An important synergistic effect on the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PLA/LDPE blends was found through rotational rheometer. With the content of LDPE, the size of spherical LDPE dispersion phase became bigger gradually, which was observ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A very interesting cellular morphology evolution from flower-like cellular structure to complex cellular structure and then to mono-porous cell structure was found in the SEM images of the PLA/LDPE blending foams with the foaming temperature at 95 °C. The effect of blending ratio and foaming temperature on the cellular morphology and foaming parameters was investigated.  相似文献   
103.
通过全国多家实验室的大量监测数据,研究分析了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水中氟化物的质量控制指标。研究表明,在0.5~4.5 mg/L范围内同一标准样品多次测定的质量控制指标为:室内相对标准偏差(RSD)≤4.0%,室间相对标准偏差(RSD’)≤8.0%,相对误差(RE)≤±10.0%。在0.06~7.0 mg/L范围内实际样品平行双样测定质量控制指标为:相对偏差(RD)≤5.0%。加标回收率范围为90%~110%。  相似文献   
104.
原子荧光法测定土壤中砷的质量控制评价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组织多家实验室开展监测,研究了原子荧光法测定土壤中砷的质量控制措施及其评价标准。研究表明,RSD、RD、RSD'、RD'、RE和加标回收率是土壤监测的重要质量控制措施,对于标准样品,其评价标准分别为RSD≤10%、RD≤30%、RSD'≤20%、RD'≤30%、RE≤±20%、空白加标回收率为95%~105%、标准样品加标回收率为75%~110%;其与两个土壤标准样品系列、与土壤中砷的浓度均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5.
运用碱性过硫酸钾-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总氮的标准样品及实际样品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全国多家实验室的大量监测数据,得出了当前常用的精密度及准确度方面质量控制指标的建议值。研究表明:标准样品在0.5~3.5mg/L浓度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RSD≤5.0%;室间相对标准偏差RSD′≤10%;相对误差RE≤±10%;实际样品在0.07~10mg/L浓度范围内时,相对偏差RD≤10.0%;加标回收率范围为90%~110%。  相似文献   
106.
菌株 Arthrobacter sp. CN2降解对硝基苯酚的特性与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研究对硝基苯酚降解菌Arthrobacter sp.CN2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潜力,本文分别分析了p H、盐浓度和额外添加碳源对降解效率的影响,同时对降解的动力学方程进行拟合分析.菌株CN2在p H 7.0~8.0,Na Cl浓度60 g·L-1之间能够高效降解对硝基苯酚,72 h内对50 mg·L-1对硝基苯酚的降解率均大于90%.同时发现适量添加葡萄糖(0.5%)可显著促进CN2降解对硝基苯酚,与不添加葡萄糖条件下相比,达到90%降解率所需时间缩短了16 h.当对硝基苯酚浓度低于300 mg·L-1时,菌株CN2对对硝基苯酚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降解速率常数在0.021 7~0.025 0之间.在生物反应器中应用菌株CN2模拟处理工业废水,3 L含对硝基苯酚废水(100 mg·L-1)在72h的降解率大于90%.研究表明,菌株Arthrobacter sp.CN2能够高效地降解对硝基苯酚,对于环境有良好适应能力,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7.
大气细颗粒物的污染特征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采集兰州市2005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的大气颗粒物(TSP、PM10、PM2.5、PM1.0),分析不同粒径颗粒物的污染特征及其与气象因素的相关关系,并采用时间序列半参数广义相加模型(GAM)分析了可吸入颗粒物与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日入院人次的暴露-反应关系.结果显示,TSP和PM10的质量浓度在春季较高,PM2.5和PM1.0在冬季较高;气象因子与大气颗粒物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对于呼吸系统疾病来说,PM10、PM2.5和PM1.0每升高10μg·m-3或10粒子数·m-3,入院危险分别增加0.052%、0.604%和0.652%;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来说,PM10、PM2.5和PM1.0每升高10μg·m-3或10粒子数·m-3入院危险分别增加0.046%、0.697%和0.935%.由此可见,兰州市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PM10、PM2.5和PM1.0对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入院人次均有一定影响,且PM10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较心脑血管疾病明显,而PM2.5和PM1.0则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108.
以沧东电厂4号机组进行的脱硝改造工程为例,阐述了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烟气脱硝系统的工作原理,并对SCR反应器、催化剂等脱硝设备的特点进行了详细地介绍,同时对4号机组加装脱硝装置后对空预器、引风机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并针对其影响提出了具体的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109.
宁夏石嘴山河滨工业园区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时空特征   总被引:24,自引:14,他引:10  
为研究西北地区工业区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及时间变化的区域特征,以宁夏石嘴山河滨工业园区西北端面积为1.74hm2的区域为研究区,采集表层土壤样品96个,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Cu、Zn、Pb、Cr、Cd含量,SPSS 16.0软件做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资料对比法结合Google earth卫星地图分析含量的时空格局变化对应性.在GS+3.0软件理论拟合基础上,利用ArcGIS 9.0软件进行克里格插值,分析空间分布特征及可能的污染源.结果表明,Zn、Cu、Cr、Pb、Cd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00.29、352.86、77.56、50.52、4.06 mg.kg-1,均高于宁夏土壤背景值.Zn、Cr、Pb为非污染,Cu、Cd属轻度污染和重度污染.Zn、Cu、Cr、Pb、Cd含量较1985年该地区水平增加明显,均从西北向东南增加并局部呈岛状空间分布.土壤中Cu、Cr、Zn、Pb、Cd的含量变化与2009年后该园区企业数量迅速增加及周边另一内蒙古高耗能工业园区的工业燃煤烟尘排放密切相关,空间格局主要由主导的西北强风控制、影响范围大,局地地形和企业分布格局是岛状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0.
为揭示洞穴滴水元素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从2011年12月至2013年5月对广东英德宝晶宫洞穴内的3个滴水点滴水中的Ba、Sr、Ca、Mg元素进行为期一年半的监测,结果发现:13个滴水点滴水中的元素浓度基本上都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但不同的元素之间和不同的滴水点之间的季节变化趋势存在差异,表明不同的滴水点其不同的元素浓度变化的影响机制各有不同.2强降水对洞穴滴水的元素浓度具有稀释作用,Drip1和Drip2各元素浓度在有强降雨的5、6月都呈现低值.33个滴水点的Mg/Ca和Sr/Ca比值都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且都表现出旱季高,雨季低的特点.表明宝晶宫3个滴水点的Mg/Ca、Sr/Ca很可能受到降水量、岩溶水来源、上覆土壤的淋滤作用以及碳酸盐先期沉积作用等因素共同影响,并能较好地反映该地区的干湿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