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9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320篇
安全科学   119篇
废物处理   31篇
环保管理   93篇
综合类   637篇
基础理论   134篇
污染及防治   146篇
评价与监测   77篇
社会与环境   50篇
灾害及防治   2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21.
122.
熊昌盛  谭荣  岳文泽 《自然资源学报》2018,33(12):2124-2135
已有城市扩张文献多将建设用地视为单一对象,而较少考虑不同类型的建设用地可能受差别化的驱动因素的影响。针对此,论文以浙江义乌为例,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2006—2014年间义乌商住用地与工业用地扩张所受驱动力的差异。结果表明:商住用地与工业用地扩张均受到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区位、邻域状态及空间政策等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但也存在明显的内部差异:一是驱动商住用地扩张的因素并不必然作用于工业用地,反之亦然;二是作用于两类用地扩张的同一驱动因素,其作用方向也可能截然相反;三是对两类用地扩张具有相同作用方向的驱动因素,其作用强度也往往不同,并形成了义乌“产城分离”的城市发展格局。论文揭示了城市化背景下不同建设用地扩张的驱动差异特征,对现有驱动力研究进行了一定拓展,能够为城市规划和城市用地分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直接参考。  相似文献   
123.
Cd对不同形态漆酶修复DDT污染土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月春  付蓉  莫测辉  易筱筠 《环境科学》2008,29(8):2331-2335
研究了重金属Cd对游离漆酶和同定化反胶团漆酶修复土壤有机氯农药DDT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游离漆酶对土壤中DDT各组分均有不同程度降解,且均随着cd浓度的增大而降低,含量越高的组分降解率越高.受到Cd污染的影响也越大(P,P'-DDT>P,P'-DDD>0.P'-DDT>P,P'-DDE);当Cd浓度分别为0、0.5、1和2 mg·kg-1时,游离漆酶对土壤中DDT总量的降解率分别为50.68%、32.50%、14.92%和13.40%.固定化反胶团漆酶比游离漆酶能更有效地降解DDT,DDT降解率在无Cd和有Cd存在时(Cd浓度为0.5 mg·kg-1)分别提高20%和30%左右.  相似文献   
124.
通过共培养的方法,研究了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和小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riumEhr)种群竞争关系对CO2加富的响应变化。培养体系中CO2的浓度分别保持在360μL/L(未加富)和5 000μL/L(CO2加富)。结果表明:(1)不同的初始接种密度对2种藻种群竞争有明显的影响。当塔玛亚历山大藻(A)和小新月菱形藻(N)的初始接种密度比为A∶N=1∶4时,小新月菱形藻在竞争中占有极为明显的优势;当接种比例为A∶N=1∶1,小新月菱形藻占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当接种比例为A∶N=4∶1时,塔玛亚历山大藻在竞争中占有明显优势。(2)CO2加富可改变2种藻种群竞争的关系,使塔玛亚历山大藻竞争能力大大提高,小新月菱形藻种群竞争能力降低,从而导致接种比例A:N=1:4时,塔玛亚历山大藻的竞争劣势不再明显;而接种比例为A:N=1:1和4:1时,塔玛亚历山大藻成为竞争中的优势种。  相似文献   
125.
介绍了旋转机械整周期数据采集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软件LABVIEW编程的方法,用光电编码器脉冲作为触发源,使用ADLINK DAQ2206数据采集卡采集的实验方案。采用整周期数据采集不仅能方便获得旋转机械的特征信息,而且方便数据的处理。  相似文献   
126.
根据总氮前期氧化的特点,对氧化时间进行了分段试验研究,得到氧化时间对总氮分析结果的影响结论,提出了总氮分析时对氧化时间的控制建议。  相似文献   
127.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废水具有重金属种类繁多、含病原体数量大、间断性排放等特点,通过运用混凝沉淀+曝气生物滤池(BIOFOR)+ClO2消毒工艺对其废水进行处理,处理后废水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28.
Effectiveness of fluidized pellet bed for removing soluble contaminant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Fluidized pellet bed (FPB) has been successfully applied in water and wastewater treatment. However, the removal mechanism of contaminants especially the soluble ones, is still unclear. This study aimed to evaluate the e ectiveness of FPB reactor for removing soluble contaminants from synthetic wastewater. By only coagulation through jar test operation with addition of polyaluminium chloride (PACl) as primary coagulant and polyacryamide (PAM) as coagulant-aid, the removals of soluble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total phosphorus (TP), and NH4 +-N were found to be only 2.2%–7.5%, 5.7%–25.5%, and 9.9%–18.5%, respectively. However, by FPB operation under the same dosage of coagulants, these values increased to 82.7%, 37.2%, and 50%, indicating that the formation of pellets in the FPB e ectively enhanced the removal of soluble contaminants. By careful comparison of the settleablility and filterability of the pollutants after coagulation, the originally soluble contaminants could b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namely: (1) coagulated-andsettleable, (2) coagulated-but-nonsettleable, and (3) uncoagulable. It was found that not only the first two groups but also a large part of the third group could be e ectively removed by FPB operation. However, the mechanism for the removal of the uncoagulable pollutants by FPB operation still needs further investigation.  相似文献   
129.
我国工程环境监理的发展态势及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工程环境监理在我国刚刚起步,是一种新型的环境管理方式.文章结合工程环境监理工作实践,总结我国现阶段的工程环境监理,从内容、目标、对象、依据等方面对比分析了工程环境监理与工程监理、环境评价的关系,并提出建议,为工程环境监理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0.
用生物膜缺氧修复受污染的城市河道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永明  胡一珍  严荣  刘芳 《环境科学》2009,30(7):1920-1924
采用一种类似氧化沟的反应器,其中利用蜂窝陶瓷为载体形成生物膜替代活性污泥,对城市受污染的河道水体进行缺氧生物修复.修复过程中控制溶解氧含量在0.5 mg/L以下,使生物反应在缺氧状态下运行.在此过程中,水中的氨氮去除率为40%~60%,总氮的去除率达到40%~45%,即氨氮和总氮得到同步去除,且没有亚硝酸盐积累.提取生物膜置于摇瓶内进行厌氧培养发现,氨氮和亚硝酸盐氮也得到同步去除,这表明在低碳氮比的微污染地表水的生物修复过程中同时有硝化-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现象.通过分子生物学分析,证实在生物膜群落里存在具有厌氧氨氧化能力的微生物.这一结果有可能为富营养化水体的修复提供一种经济、实用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