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4篇
安全科学   13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65篇
基础理论   20篇
污染及防治   35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21.
岩溶山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对贵州茂兰自然保护区内三种典型土地利用方式(林地、草地和耕地)下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土壤溶解有机碳和土壤微生物量碳)的月变化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下上覆植被类型不同,其凋落物数量、质量及分解行为不同,有机质的输入量及质量也不相同,从而形成不同的土壤溶解有机碳含量差异,土壤有机碳的大小也存在较大差别。研究结果显示:从全年平均值来看,林地土壤溶解有机碳分别比草地和耕地高25%、48%;从3月到8月,三者均随气温的上升呈增加的趋势,林地和耕地在8月均达到最大值,而草地则在10月达到最大值;林地和草地土壤微生物量碳分别高于耕地81%和45%,林地和草地在10月达到最大值。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导致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差异较大,这说明岩溶生态系统中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碳库的大小有较大影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活性有机碳对环境因子的响应也各不相同,这表明土壤活性碳受众多因素的制约而呈现出一种动态平衡关系,进一步的机理仍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2.
玉米根系形态对土壤Cd和芘复合污染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许超  夏北成  冯涓  林小方 《生态环境》2007,16(3):771-774
植物根系在逆境胁迫下通过改变其形态及分布来适应不利的生长环境,根系的形态变化是植物适应外界环境(特别是土壤环境)的一个重要机制。采用盆栽模拟试验探讨了Cd+芘复合污染对两种基因型玉米(Zeamays L.)(白玉米和黑玉米)根系形态学参数(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平均直径及不同根直径等级分布)的定量化影响。与对照未污染相比,Cd+芘复合污染显著降低了白玉米和黑玉米茎叶和根的生物量,特别是根的生物量。Cd+芘复合污染对白玉米生物量的抑制要比对黑玉米要灵敏。与未污染相比,Cd+芘复合污染下白玉米和黑玉米的根长稍有增长,根表面积、根平均直径和根体积减小,但两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白玉米和黑玉米每一级根直径的根长在Cd+芘复合污染和未污染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白玉米和黑玉米〉0.60mm的根的根表面积在Cd+芘复合污染下显著降低。此研究结果为重金属-多环芳烃复合污染土壤植物毒理效应和植物修复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3.
GC/MS分析石油化工污水中有机污染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液液萃取,分组浓缩法对污水进行富集,真空浓缩后,应用GC/MS法对炼油厂总排放污水及其支系进行定性分析,由此恻定出主要排放污染物的种类及来源。分析结果表明:石油化工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主要为苯类、酚类、杂环类和多环芳烃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24.
提高废水资源化水平推进炼油企业节水减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当前石化行业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和加快污水回用进程、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着重介绍了镇海炼化公司在提高水污染防治水平方面所取得的成效,以及在污水回用方面所做的探索性工作。  相似文献   
125.
Nitrogen dioxide (NO2)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and harmful air pollutants. To analyze the response of plants to NO2 stress, we investigated the morphological change,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production and antioxidant enzyme activity in Arabidopsis thaliana (Col-0) exposed to 1.7, 4, 8.5, and 18.8 mg/m3 NO2.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NO2 exposure affected plant growth and chlorophyll (Chl) content, and increased oxygen free radical (O2) production rate in Arabidopsis shoots. Furthermore, NO2 elevated the levels of lipid peroxidation and protein oxidation, accompanied by the induction of antioxidant enzyme activities and change of ascorbate (AsA) and glutathione (GSH) contents. Following this, we mimicked nitric acid mist under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and confirmed the antioxidant mechanism of the plant to the stress. Our results imply that NO2 and its acid mist caused pollution risk to plant systems. During the process, increased ROS acted as a signal to induce a defense response, and antioxidant statu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plant protection against NO2/nitric acid mist-caused oxidative damage.  相似文献   
126.
管材对供水管网生物膜微生物种群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3种管材(灰口铸铁管、镀锌管和不锈钢复合管)对管网生物膜微生物种群多样性的影响.采用R2A平板培养计数可培养细菌、荧光定量PCR计数细菌总数、流式细胞法确定活菌比例、扫描电镜观察生物膜形态,高通量测序研究管段生物膜微生物种群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灰口铸铁管可培养菌数和细菌总数都最高,其次是镀锌管,不锈钢复合管可培养菌数和细菌总数都最少,但活菌比例方面镀锌管活菌比例高于灰口铸铁管和不锈钢复合管.扫描电镜结果与可培养菌数及细菌总数结果一致,即灰口铸铁管细菌量最高,不同管材管壁生物膜细菌形态皆以球菌和杆菌为主,并无显著差异.微生物种群多样性结果显示:灰口铸铁管生物膜种群多样性最高,镀锌管生物膜种群多样性相对较为单一,不锈钢复合管生物膜种群多样性最低.饮用水管网生物膜种群以变形菌门为主,各管道变形菌门都高达90%以上,不同管材生物膜细菌群落组成有很大差异.本研究结果对今后饮用水供水管段材料的选取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27.
给水管网中,管垢是各种污染物的源和汇,但目前污染物在管垢中的累积释放特征尚缺乏系统研究.本文以实际的城市供水管网的球墨铸铁管和灰口铸铁管为对象,一方面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晶体衍射结构分析(XRD)等手段对其管垢进行表征,另一方面运用管段滞流反应器研究了三氯甲烷、铅、锰和锌等污染物滞流状态下在管垢上累积和释放特征.结果表明:同为铸铁管,使用一定年限后,管垢成分有所差异,灰口管管垢量较大,具有明显的锈蚀和管瘤出现,成分以二氧化硅、金属复合氧化物为主,而球墨管管垢量较小,以二氧化硅为主;随着初始浓度的提高,管垢对污染物的累积量逐步提高,对于三氯甲烷,其吸附量和释放量都非常低,而对于Pb、Mn和Zn 3种金属,管垢的吸附量远大于释放量,说明在实验条件下它们易累积不易释放,但水质条件的改变有可能引起大规模释放.研究结果对饮用水管网生物化学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管网的饮用水安全保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8.
为提高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降解蒽、芘过程中产生的脱氢酶量,以脱氢酶量为指标,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和响应面分析法(RSM)对产酶条件(如温度、盐度以及质量梯度)进行了筛选与优化.结果表明:假单胞菌降解蒽和芘模型的P均小于0.05,表明该模型差异性显著,回归效果良好.另外,假单胞菌降解蒽时的最适产酶条件为盐度3.89%、质量梯度5%、温度35.73℃,测得脱氢酶量为(140.353±6.430)μg,与预期值(141.466 μg)接近,优化结果可靠.各因素对脱氢酶量均有显著性影响,按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温度>质量梯度>盐度.假单胞菌降解芘时的最适产酶条件为盐度0.73%、质量梯度7%、温度34.78℃,测得脱氢酶量为(84.032±0.063)μg,与预期值(86.304 μg)接近,优化结果可靠.各因素对脱氢酶量均有显著性影响,按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质量梯度>盐度>温度.可见,温度是影响假单胞菌降解蒽物质的主要因素,而质量梯度则是影响芘的主要因素.研究显示,模型对假单胞菌产脱氢酶量的预测可靠,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9.
简要介绍了企业质量、环境管理以及健康、安全、环境(HSE)三种管理体系的基本要素、管理原则和要求,从标准的服务点、要素的内容、结构对应性方面分析了ISO9000、ISO14000及HSE管理体系标准的共同点。介绍了持续改进、预防为主、最高管理者承诺和责任、全员参与、系统化程序化管理支持五个方面的不同之处,从中找出其内在的联系和一致性,从而使企业质量、安全、环境一体化管理成为可能。结合本企业的实施实例,说明了实施质量、健康、安全环境一体化管理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0.
黄靓  郭海燕  刘小芳 《化工环保》2019,39(2):158-162
采用SBR反应器驯化培养反硝化聚磷菌,考察了厌氧-缺氧-好氧和厌氧-缺氧运行模式下反硝化聚磷菌的增殖情况、反应器的脱氮除磷特性及胞内聚合物聚β-羟基丁酸(PHB)和糖原的合成消耗情况。实验结果表明:经过72 d(288个周期)的驯化培养,SBR反应器内反硝化聚磷菌的数量约占全部聚磷菌的84.5%;厌氧-缺氧培养方式下,反硝化聚磷菌的释磷速率为34.5 mg/(L·h),缺氧吸磷速率为23.0 mg/(L·h),缺氧阶段每降解1.0 mg/L的PO_4~(3-)-P需要消耗1.0 mg/L的NO_3~--N;每消耗6.3 mg/L的COD生成1 mg/g的PHB,每降解1 mol的PHB约生成0.73 mol的糖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