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9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58篇
安全科学   110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51篇
综合类   271篇
基础理论   35篇
污染及防治   36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17篇
灾害及防治   2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5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41.
目的 研究密闭空间条件下已知外部温度时间序列对内部实时温度的预测推理问题。方法 选取密闭空间内外温度时序预测典型场景,抽象为多变量时间序列预测问题,分析变量间的关联性和依赖性。借鉴特征融合、注意力机制、多任务模型等思路,结合物理机制与数据特征,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基本网络单元,构建密闭空间内外温度时序预测模型,并在万宁、敦煌、漠河对某型密闭空间进行数据采样,基于三地数据集进行不同模型试验。结果 多变量模型比单变量模型具有更好性能,注意力机制对该场景没有显著性能提升,结合物理机制的模型结构设计充分考虑了变量之间的关联性和依赖性,能显著提升预测精度,双输入双输出的多变量时序预测模型具有相对最高的精度和最稳定的鲁棒性,是面向密闭空间内外温度时序预测的相对最优模型。结论 研究结论可指导密闭空间其他环境特征建模,研究思路可为其他多变量时序建模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联性、依赖性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42.
着生藻类是河流生态系统的主要初级生产者, 了解城市化对着生藻类多样性的影响对于城市河流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以深圳市河流为例, 研究了河流着生硅藻性状及物种、功能多样性对城市干扰的响应. 研究发现城区和郊区的水质状况差异显著. 城区样点的NH4+-N、NO2-N、TN、TP和DOC浓度是郊区的3~20倍不等. 水环境的巨大变化也导致了河流着生藻类生物多样性的变化. 城区组物种丰富度、Pielou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显著高于郊区组, 而功能均匀度则显著低于郊区组. 并且在21个硅藻性状中, 有15个性状在城区和郊区组间存在显著差异. 进一步用随机森林模型拟合着生藻类生物多样性与水质指标的关系, 结果发现硅藻性状对城市化反应较其他指标更为敏感. 特别是小型、可动、低共位群和运动群这4个性状指标, 构建的随机森林模型解释率能达到40%~60%, 而生物多样性指数构建的模型解释率只有15%~25%左右. 总体来说, TP和TN是影响城市河流着生硅藻多样性的主要水质指标. 在营养水平高的城市样点. 个体较大、能够移动的硅藻占有主导地位; 而在营养水平较低的郊区样点, 个体较小、有柄的低共位群硅藻更具优势. 我们的研究表明了硅藻性状在响应环境变化方面的敏感性, 硅藻性状是对河流生态状况进行评估的一项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543.
针对我国微生物制药菌渣监管体系不完善的问题,提出采用GIS、GPS、GPRS、计算机网络通信和数据处理等技术手段,对菌渣的收集、储存、转运、处理处置等关键环节进行动态实时监控,进而构建菌渣管理信息平台,并给出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建议,对平台的规划以及系统的功能结构进行了一些探索,提出了微生物制药菌渣事故响应制度和菌渣生产和处理企业奖惩制度,有助于促进制药菌渣全过程管理的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544.
温州城市河流河岸带土壤中PAHs的污染特征与来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周婕成  毕春娟  陈振楼  王璐  许世远  潘琪 《环境科学》2012,33(12):4237-4243
为研究城市河流河岸带土壤中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特征,于2010年8月沿温州九山外河和山下河河岸带采集了21个表层土壤样品,利用加速溶剂萃取仪(ASE)萃取,净化柱提取净化,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了土壤中18种PAHs的含量.结果表明,温州九山外河和山下河河岸带表层土壤中PAHs含量范围为60.7~3 871.3 ng·g-1,山下河河岸带土壤中ΣPAHs含量显著低于九山外河.两条河流河岸带土壤中的PAHs均以2、3环的低环为主,平均占到PAHs总量的62.47%~72.51%.与国内外其他研究地区土壤中PAHs含量相比,研究河段河岸带土壤中的PAHs处于中等污染水平,但有3个样品中BaP浓度远大于前苏联土壤标准,应引起足够重视.利用Ant/(Ant+Phe)和Fla/(Fla+Pyr)比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判源,温州城市河流河岸带土壤中的PAHs均表现出明显的燃烧源和石油源的综合来源特征。  相似文献   
545.
基于黄冈市城区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离线采样数据和常规空气污染物、气象在线监测数据,分析了黄冈市大气VOC组分和体积分数特征,并利用正交矩阵因子分解(PMF)模型和耦合MCM机制的光化学反应箱式模型(PBM-MCM)分别分析了臭氧(O3)污染高发期VOCs的来源及臭氧生成敏感性.结果表明,φ(TVOCs)平均值为(21.57±3.13)×10-9,且呈现出冬春高、夏秋低的季节性特征,其中烷烃(49.9%)和烯烃(16.4%)的占比最大.PMF解析结果显示黄冈市大气VOCs主要来源为:燃料燃烧源(27.8%)、机动车排放源(19.9%)、溶剂使用源(15.7%)、工业卤代烃排放源(12.1%)、化工企业排放源(10.5%)、自然源(7.8%)和柴油车排放源(6.2%).在人为源中,溶剂使用、燃料燃烧和化工企业排放的VOCs对大气环境中O3生成的贡献较大,贡献了O3生成的60.9%,故对O3污染防控应优先管控这3种人为源.通过相对增量反应性(RIR)和经验动力学方法(EKMA)曲线分析,观测期间黄冈市O3生成处于VOCs控制区,且间/对-二甲苯、乙烯、1-丁烯和甲苯等VOCs对O3生成比较敏感,应重点削减以上VOCs的排放.  相似文献   
546.
在"三线一单"提出的大背景下,结合大通湖流域自然地理指标、水生态和水环境指标以及社会经济指标,采用定量自动和人工辅助相结合的方法划分大通湖流域水环境控制单元,并与"三线一单"环境管控单元进行了对比分析,概述了与"三线一单"环境管控单元的联系与区别.同时,基于划分结果提出了相应的环境管控对策,为流域水环境精细化、差异化管...  相似文献   
547.
为了研究泄爆面不同开启压力对甲烷爆燃压力的影响,针对受限空间内甲烷/空气混合物爆燃传播过程,建立由水平管道构成的数值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水平管道内存在爆燃压力积聚和泄放的双重效应,随着泄爆面开启压力的增加,测点爆燃压力峰值增大而且测点间爆燃压力峰值差异逐渐减小;在泄爆面不同开启压力条件下,泄压效应造成泄爆面及外部空气域爆燃压力衰减,随着泄爆面开启压力的增加,泄爆面开启时间近似呈线性增大;与水平管道内和泄爆面附近测点相比,水平管道外侧测点的爆燃压力峰值和振荡幅值均显著衰减,而且随着泄爆面开启压力的增加,测点爆燃压力峰值及测点间爆燃压力峰值差异均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548.
王水成 《安全》2013,34(1):23-26
从安全生产和广大职工健康的角度出发,本文分析了焊接与切割作业中粉尘和有害气体对人的危害,并提出了通风和工艺技术措施,同时阐述了不同通风方式的适用环境。  相似文献   
549.
道路是景观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高密度的公路系统通过改变自然景观特征、干扰生态系统物质与信息交流、诱发水土流失、破坏动植物栖息环境、加快生物入侵对生态系统造成巨大影响。为了提高公路交通建设的科学技术水平,探索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型公路交通发展模式,通过湖北神宜公路改扩建工程项目的科学总结与理论提升,提出了“近自然绿道”的技术与工程措施。研究表明:围绕“路景相融、自然神宜”的建设目标,坚持“亲近自然、文化传承、科学创新、和谐发展”的公路建设新理念,实践“环境保护、交通安全、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与教育示范”“近自然绿道”的和谐道路建设目标,可以较好地实现公路建设中的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双赢的目标,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50.
针对鄂尔多斯黄土塬地区CO2驱油封存项目的监测需求,在综合辨识黄土塬地区地下水潜在的CO2泄漏特征,剖析CO2泄漏进入地下含水层后的空间运移及时间响应特征的基础上,结合CO2驱油封存过程,建立了1套面向黄土塬地区CO2驱油封存CO2泄漏的全时空立体化地下水监测体系。研究表明:受地形地貌及土壤特点影响,黄土塬地区驱油封存的CO2具有盖层突破、井筒侧漏、降雨反渗和地表径流补给的多源泄漏特征;CO2泄漏进入地下含水层后具有纵向快速运移扩散、横向四周缓慢扩散并随地下水向下游运移的空间运移特征和CO2浓度、电导率等指标上升,pH值下降以及Ca2+、Mg2+离子浓度先上升后下降的时间响应特征。基于上述特征所建立的监测体系可为该区域CO2驱油封存示范项目的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