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环保管理   30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以“齐黄28”大豆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的壳聚糖溶液对大豆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对大豆幼苗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促进作用的大小因壳聚糖浓度不同而表现出较大差异.在一定范围内随壳聚糖溶液浓度的升高,大豆幼苗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叶绿素含量和株高均有所提高.当壳聚糖质量浓度为4g/L时,对各项指标的促进作用最明显,为最适壳聚糖浓度,但随着壳聚糖溶液处理浓度的进一步加大,则对大豆幼苗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不同壳聚糖浓度和时间条件下对小麦种子进行处理,通过小麦萌发后期叶中游离氨基酸、蛋白质、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从而得出壳聚糖处理小麦种子的最佳条件为:浓度8g/L、浸种时间10h,其结果将对小麦生产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壳聚糖对小麦发芽及生根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壳聚糖浸泡小麦种子,通过考察小麦的出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生根数量和根的长度等各项指标的变化,探讨壳聚糖对小麦发芽和生根生理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H值6.5、壳聚糖浓度为4-6mg/mL时能显著提高小麦种子活力,促进幼苗生长;当壳聚糖浓度低于8mg/mL时,小麦的出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随壳聚糖处理浓度的增大而明显提高;当壳聚糖浓度为4mg/mL、浸泡时间为10h时,小麦种子生根效应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利用盐析、分子筛和阴离子交换层析处理囊状青霉发酵液,得到菊粉酶Ⅰ、菊粉酶Ⅱ和菊粉酶Ⅲ。经纯化,菊粉酶Ⅰ纯化倍数达4.47倍,酶比活力179.15U/mg;菊粉酶Ⅱ纯化倍数达9.63倍,酶比活力385.45U/mg;菊粉酶Ⅲ纯化倍数达3.72倍,酶比活力149.10U/mg。纯化后的菊粉酶经SDS-PAGE检测,显示均为单一条带,相对分子质量确定为菊粉酶Ⅰ4.08×104、菊粉酶Ⅱ6.08×104、菊粉酶Ⅲ4.13×104,表明囊状青霉产胞外菊粉酶具有三种同工酶成分。  相似文献   
15.
16.
壳聚糖对酸性染料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不同的壳聚糖浓度、pH和温度条件下,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得吸附后的染料浓度,得到了壳聚糖对酸性染料的最佳吸附条件,即在固定染料浓度和体积的情况下,壳聚糖的投入量在500mg、pH值为6、温度为室温、吸附时间为2h左右条件下吸附最佳,其结果将为利用壳聚糖处理印染废水提供一定的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7.
制备了交联木聚糖酶聚集体(CLEAs),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以提高木聚糖酶的稳定性.通过毛栓菌发酵分离得木聚糖酶,经硫酸铵沉淀后以戊二醛作为交联剂对其进行化学交联,制得CLEAs,并用常规方法测定了各种因素对游离木聚糖酶和CLEAs的影响.在对耐热性、有机相中稳定性和耐酸碱性的研究中,CLEAs均表现比游离酶有较高的稳定性,因此运用CLEA技术可提高木聚糖酶的稳定性,使其广泛应用于饲料等工业生产中.  相似文献   
18.
从山东威海沿海滩涂菊芋生长的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能产菊粉酶的菌株20株,经过进一步摇瓶复筛,获得了产菊粉酶活力较高的一株细菌F1,其发酵液酶活达到1.73U/mL。通过形态学观察、16SrDNA序列分析及生理生化研究,鉴定该菌为芽孢杆菌属的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  相似文献   
19.
用不同浓度的壳聚糖溶液对花生种子进行包衣,然后测定在其萌发阶段种子内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等主要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壳聚糖处理花生种子可明显提高花生PAL、CAT的活性,对POD影响不显著.各种防御酶在5天内比空白对照组出现较明显的增加,说明外源壳聚糖提高了花生种子的防御酶活性,使花生得到更强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20.
采用液体摇瓶培养方法,探讨了碳源、氮源、pH值、培养温度等各种因素对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分泌菊粉酶能力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适产酶发酵条件为:菊粉30.0g/L、酵母膏7.0g/L、NaCl 5.0g/L、K2HPO4·3H2O 3.0g/L,初始pH 6.0,250mL发酵三角瓶装液量为50mL,30℃,160r/min振荡培养2d,酶活力达到最高,为2.354U/mL,比优化前提高了1.43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