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2篇
安全科学   39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106篇
基础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评价与监测   27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陈钧  王鑫  赖金泉  吴熙  曾博  刘国荣 《环境技术》2023,(10):124-128
本文通过建立模型、分析影响因素、量化影响因素及不确定度计算等对全电波暗室30MHz~1GHz的辐射杂散骚扰测试项目进行了简要的不确定度评定,为电磁兼容实验室有效评定辐射杂散骚扰不确定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2.
以1998─2005年辽宁省14个城市工业污染源数量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工业污染源在省、市、区域3个层面上数量变化的特征;指出造成差异的2个主要影响因素,即经济发展和国家政策;讨论了工业污染源数量变化与废水排放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辽宁省工业污染源数量区域差异变小,但仍然集中在沈阳、大连和抚顺等城市,营口工业污染源数量增加较快;污染源空间分布与经济发展区域特征有较好的相关性,哈尔滨-大连产业带也成了“污染密集带”;经济发展是污染源数量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国家产业政策通过影响经济从而间接影响污染源数量和质量,而环保政策则直接影响环境保护的方向和环境治理的力度.   相似文献   
103.
细河流域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现状及潜在生态风险   总被引:19,自引:12,他引:7  
分别以《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的二级标准和沈阳市土壤环境背景值作为参比值, 调查沈阳市细河流域表层(0~20 cm)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与富集情况,对细河流域重金属富集系数和超标率进行探讨,并结合Müller地累积指数法和H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污染情况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细河流域土壤w(Hg), w(Cd), w(Pb)和w(Zn)差异显著,4种重金属含量显著正相关.流域内土壤中w(Cd)严重超出土壤环境标准值,超标样品数量占67.88%;其次为Zn和Hg,超标样品数量分别占4.87%和3.41%, Pb未超标. 4种重金属含量均高于土壤背景值,表现出明显的累积效应,重金属的富集顺序为Cd>Hg>Pb>Zn;细河流域土壤中Hg, Cd, Pb和Zn具有不同程度的潜在生态风险; Pb除在细河上游流域局部污染区土壤中具有高风险外,其余均为一般风险; Zn在全流域污染区均属于一般风险; Hg和Cd在全流域污染区均为极高风险.   相似文献   
104.
太湖有色可溶性有机物4种光谱模型的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指数函数、幂函数等4种模型对太湖2006-2007年50个站点250个样本的有色可溶性有机物(CDOM)光谱吸收系数进行拟合,发现其他3种模型都比传统的取自然对数进行线性回归的模型拟合效果好.统计检验显示,幂函数模型的光谱拟合效果最好,平均决定系数为0.999 0,大于其他3种模型,而平均相对误差、均方根误差则小于其他3种模型.利用幂函数模型计算得到,在280~500 nm光谱范围内,CDOM吸收光谱斜率均值为(6.66±0.40) nm-1,变异系数6.08%,其频率基本上遵循正态分布.对于太湖CDOM吸收光谱斜率值,在空间分布上,梅梁湾显著小于大太湖开阔水域(P< 0.001);时间分布上,最大值出现在春季,最小值在秋季,夏季值小于冬季值.CDOM吸收光谱斜率与吸收系数呈显著负相关,相关性随波长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105.
当前,针对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大多采取资源再利用的途径。通过资源再利用技术,不但可以进一步提升固体废弃物的价值最大化,而且对环境具有十分的友好性。鉴于此,主要针对城市固体废弃物资源再利用问题展开深入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06.
钻井滤液中硫酸根(SO42-)浓度高、复配钻井液性能差是海上钻井滤液循环利用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文章以钻井滤液为研究对象,分别探究了钙盐沉淀法和钙矾石沉淀法对SO42-去除的影响,提出了钙盐 钙矾石沉淀法去除SO42-的技术。结果表明:钙盐沉淀法或钙矾石沉淀法处理后,钻井滤液中的SO42-和Ca2+浓度无法满足钻井滤液回用要求(SO42- ≤4000mg/L;Ca2+≤500mg/L);钙盐 钙矾石沉淀法处理后钻井滤液中SO42-和Ca2+浓度可分别降至2218mg/L和465mg/L,满足钻井滤液回用要求。反应条件为:钙盐沉淀法中投加12000mg/L的CaCl2溶液,钙矾石沉淀法中,Al/S摩尔比(IAS)和Ca/S摩尔比(ICS)分别为1.25和2.5。研究结果可为钻井滤液中SO42- 处理工艺单元的设计和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7.
北方寒冷地区存在大面积中低浓度多环芳烃(PAHs)污染土壤,潜在威胁生态安全与人群健康。以混合型生物炭(C500+W500)为载体,以耐冷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S4)与高山被孢霉(Mortierella alpine,J7)为PAHs降解混合菌,采用吸附固定化方法制备生物修复材料,研究了低温条件下混合型/单一型生物炭加载耐冷混合菌对土壤菲(Phe)、芘(Pyr)的降解效果,并探讨生物炭对土壤中PAHs微生物降解过程的强化机理。结果表明:混合型生物炭固定化微生物对土壤Phe、Pyr的修复效果高于游离菌,亦高于单一类型生物炭固定化菌剂,并且修复效果与生物炭的混合比例有关。15℃条件下修复30 d后,以w=1.34%C500与w=0.67%W500混合生物炭为载体的固定化混合菌(CWJ2:1)对Phe和Pyr的去除率分别为51.87%和45.28%,高于游离菌25.81%和23.65%,亦高于单一生物炭固定化组15.63%-18.96%和13.62%-16.07%。生物炭添加后,减少了土壤对Phe的吸附量,促进土壤中PAHs进入生物相,提高土壤PAHs微生物可利用性。在P...  相似文献   
108.
<正>策划人语精准执法是方式,安全生产是目的。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安全生产突出问题,是安全生产工作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加强安全生产执法工作,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安全生产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可以有力有效防范化解安全风险、消除事故隐患。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推动实现更为安全的发展,应急管理部印发了《关于加强安全生产执法工作的意见》,突出精准执法、严格执法、规范执法,要求各级应急管理部门进一步明确层级职责、创新执法方式、规范执法行为,全面提高执法质量、强化执法效能。近年来,各级各地有关部门深刻把握精准执法的内涵,聚焦重点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和企业主要负责人,在精准排查整治、创新监管和服务方式、提高本质安全上持续发力,推动实现执法重点更加明确、执法质量稳步提升、执法行为持续规范。  相似文献   
109.
<正>在危险化学品经营安全监管领域,由于经营企业存在规模小、数量多、分布零散、人员构成复杂等特点,使得管理难度加大,往往成为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为此,国务院于2002年1月29日颁布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设置了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从源头把控,进一步规范危险化学品的经营行为,强化行政监督管理的力度,降低安全风险。其中,  相似文献   
110.
稠油高效降解菌的降解特性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稠油为唯一碳源,对细菌B0501、B0505和B0510的降解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株菌对稠油的不同组分具有不同程度的降解能力,其中B0505对烷烃、B0510对芳香烃以及B0501对胶质和沥青质的去除率较高,分别为42.26%、35.30%和40.76%;混合菌协同作用强化了稠油组分的降解,3株菌株组合对烷烃、芳香烃以及胶质沥青质的降解率分别达到44.23%、38.56%和62.12%;微生物对稠油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其中3株菌株组合对稠油降解的速率最快,半衰期(t1/2)为5.36 d。将微生物应用于稠油废水处理实践,结果表明外源微生物的投加强化了废水中COD的去除率;GC-MS图谱及降解前后有机成分分析进一步佐证了微生物对稠油废水中有机成分的降解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