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53篇
  免费   1031篇
  国内免费   2378篇
安全科学   1153篇
废物处理   198篇
环保管理   637篇
综合类   4977篇
基础理论   909篇
污染及防治   717篇
评价与监测   440篇
社会与环境   436篇
灾害及防治   395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69篇
  2022年   449篇
  2021年   454篇
  2020年   547篇
  2019年   363篇
  2018年   352篇
  2017年   452篇
  2016年   331篇
  2015年   493篇
  2014年   494篇
  2013年   586篇
  2012年   687篇
  2011年   645篇
  2010年   600篇
  2009年   532篇
  2008年   506篇
  2007年   499篇
  2006年   458篇
  2005年   289篇
  2004年   196篇
  2003年   131篇
  2002年   138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2012年1-2月国内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统计了2012年1—2月国内发生的各种生产安全事故156起,其中包括矿业事故、交通事故、爆炸事故、火灾、毒物泄漏与中毒和其他事故。统计表明,在156起事故中,交通事故占75.64%,矿业事故占7.05%,火灾占3.21%,爆炸事故占3.85%,毒物泄漏和中毒占2.56%,其他事故占7.69%。156起事故共死亡742人,伤623人,死亡人数的百分比分别为交通事故70.89%,矿业事故9.70%,火灾2.96%,爆炸事故6.20%,毒物泄漏与中毒2.16%,其他事故8.09%;受伤人数的百分比分别为交通事故83.31%,爆炸事故12.36%,矿业事故2.25%,毒物泄漏与中毒1.28%,火灾0.48%,其他事故0.32%。2012年1—2月生产安全事故发生较多的省分别为广东(19起)、云南(17起)、贵州(12起)、四川(12起)、湖南(11起)、广西(11起);死亡人数较多的省分别为云南(83人)、广东(74人)、湖南(68人)、贵州(60人)、四川(53人);受伤人数较多的省分别为贵州(151人)、云南(95人)、湖南(58人)、河北(45人)、山西(37人)。  相似文献   
992.
考察了3种碳源(葡萄糖、NaHCO3和乙酸钠)在不同初始质量浓度和光照条件下对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生长和产油脂的影响。采用OD680和生物量来评价小球藻的生长情况;以溶剂浸提法提取生物油脂,并以油脂质量分数和油脂产量来描述产油脂特性。结果表明,经过9 d的培养,3种碳源中葡萄糖是最佳有机碳源。由其培养的小球藻生长速率最快,由NaHCO3培养的小球藻的生长效果不如葡萄糖,而乙酸钠不利于小球藻的生长。随着光照的增强,小球藻光合效率提高,生物量逐渐提高,5 000 lx最利于小球藻的生长,而1 600 lx最利于小球藻油脂的积累。研究表明,光照5 000 lx下,初始质量浓度为15 g/L的葡萄糖作为碳源是小球藻适宜的生长和产油条件,获得了3.17 g/L的最大生物量和1.025 g/L的最大油脂产量。  相似文献   
993.
统计了2012年9-10月国内发生的各种生产安全事故174起,其中包括矿业事故、交通事故、爆炸事故、火灾、毒物泄漏与中毒和其他事故.统计表明,在174起事故中,交通事故占64.94%,矿业事故占12.64%,火灾占4.02%,爆炸事故占2.87%,毒物泄漏与中毒占1.15%,其他事故占14.37%.174起事故共死亡755人,伤566人.死亡人数的百分比分别为交通事故60.26%,矿业事故16.82%,火灾4.64%,爆炸事故1.99%,毒物泄漏与中毒0.93%,其他事故15.36%;受伤人数的百分比分别为交通事故79.15%,爆炸事故3.71%,矿业事故3.00%,毒物泄漏与中毒1.41%,火灾6.0t%,其他事故6.71%.2012年9-10月生产安全事故发生较多的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别为广东(21起)、云南(15起)、广西(14起)、湖南(11起)、重庆(10起);死亡人数较多的5个省、自治区分别为广东(82人)、甘肃(61人)、云南(59人)、湖南(51人)、广西(47人);受伤人数较多的5个省、直辖市分别为甘肃(81人)、广东(78人)、湖南(62人)、天津(57人)、陕西(45人).  相似文献   
994.
全尺寸火灾实验是对地铁系统的火灾安全性最有效的检测手段。为了研究地铁车站和隧道火灾烟气扩散和控制规律,及检测地铁防灾系统联动的有效性,在地铁内开展了全尺寸火灾实验研究。本文首先对全尺寸的实验设计进行了报道,设计提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实验系统和方案,包括火源系统、测量系统及实验测试的指标参数和实验步骤。并已利用该系统在国内多个城市地铁开展了全尺寸火灾实验。在后续文章中将集中报道在不同城市地铁内不同排烟模式情况下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995.
为了减少新疆油田钻井溢流井喷事件,杜绝井喷失控事故,在统计新疆油田影响钻井井喷风险的地质环境因素的基础上,利用模糊数学理论建立了油田基于地质环境因素的钻井井喷风险分级模型,对各个区块的钻井井喷风险程度进行了分级,结果表明南缘山前构造勘探开发区块及克拉美丽气田的钻井井控风险值最高。建议对新疆油田钻井井控进行分级管理,针对不同的钻井井喷风险等级,制定了针对性的井控对策,建议在井控设计时考虑钻井井喷风险分级设计。  相似文献   
996.
为合理地体现主、客观风险因素对输气站场安全状况的影响,综合运用AHP和熵权法在确定权重方面的优势,在充分尊重专家经验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削弱了权重确定的主观性.针对输气站场设施种类繁多、数量巨大,且分布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特点,以工艺流程单元为大致框架,并兼顾设施共性风险因素,将输气站场划分为了清管器收发区、计量区、压气区、阀组区、安全仪表系统区等10大风险区块,并重点关注各区块内关键设备在运行期间的风险因素,最终建立起了10大区块62小项的输气站场两级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确定过程利用yaahp层次分析法软件和Excel辅助计算,大大降低了数据处理的工作量,同时保证了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97.
煤矿高浓度胶结充填系统可靠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矿充填系统可靠性受多种不确定因素影响.通过对影响东庞矿高浓度胶结充填系统可靠性主要因素的分析,综合考虑各因素随机性、模糊性特点,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充填系统可靠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确定各指标因素权重,运用模糊数学理论确定隶属矩阵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到充填系统可靠性综合评判向量,按照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此充填系统可靠性为“较稳定”等级.经充填工业性试验开采验证,系统可靠性模糊评价模型的建立是合理有效、结果符合实际情况的.  相似文献   
998.
矿井避难硐室供氧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矿山井下事故发生后的矿工自救中,设置避难硐室是十分必要的.供氧系统是避难硐室内避难人员生存的重要保障,避难硐室具有容载人数多、空间相对较大的特点.针对国内避难硐室采用的地面钻孔供氧、压风供氧、压缩气瓶供氧、化学氧供氧等供氧方式进行了研究,分别通过基本供风量、供氧量等参数的理论计算方法,密闭空间模拟试验的方法来对几种供氧方式进行比较,最终确定避难硐室设置多种供氧方式的必要性,为今后避难硐室供氧系统的构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99.
中国地表水酸化敏感性的区划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地表水体的酸化与集水区的许多环境因子密切相关,如土壤对酸的缓冲能力、基岩中和酸沉降的能力以及土地利用方式等.其中,土壤的抗酸化能力是关键因素.因此可以根据集水区土壤、基岩和土地利用方式等信息来评估地表水在不同流量下发生酸化的可能性.本研究成功地应用已有资料和数据得到了我国地表水对酸沉降的敏感性等级,并绘制了地表水酸化敏感性区划图.结果表明,我国大部分地表水对酸化并不敏感.极易酸化和较易酸化的地表水主要分布在东北的北部地区,占所有国土面积的2.67%,是该地区强酸性漂灰土、酸性母岩和针叶林植被共同作用的结果.对酸化敏感性为中级和低级,即不易酸化的地表水主要分布在东北暗棕壤地区和南方富铝土区域,占所有国土面积的15.2%.其余82.11%国土面积上的地表水对酸化不敏感,完全不可能发生酸化.北方地区主要是由于土壤的强缓冲能力,而在南方,石灰质土壤以及耕作农田的广泛分布是最重要因素.南方重酸雨区由于土壤对酸化并不很敏感,因此在短期内不会出现大面积水体酸化现象.由于东北近年来频频出现酸雨,因此东北的酸沉降必须及早防治,以免出现大面积酸化水体.  相似文献   
1000.
应用动态模型确定酸沉降临界负荷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任何一个天然生态系统都是一个稳定系统.在一定酸沉降量的作用下,生态系统最终会平衡在一个新的稳定状态.动态模型可以模拟不同酸沉降量下生态系统化学状态的变化趋势.根据信号与系统理论,这种趋势可以用一阶指数衰减函数进行模拟,以得到系统达到稳定状态时的化学指标值.根据不同酸沉降量和所对应的稳态化学指标值之间的剂量-响应曲线,可以求出当系统稳态化学指标值达到临界化学值时的酸沉降量,即为系统的酸沉降临界负荷.应用这种方法,以MAGIC模型为例,计算了四川峨眉山顶水和重庆南山湖泊的硫沉降临界负荷,分别为1.54和6.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