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44篇
安全科学   36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111篇
基础理论   24篇
污染及防治   17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飞行员人因可靠性定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预测飞行员的人因可靠性,以保障飞行安全,基于认知可靠性与失误分析法(CREAM)的扩展法,建立飞行员人因可靠性定量预测模型。依据飞行员的任务特点,调整认知行为及认知功能。通过优化共同绩效条件(CPC)因子水平等级,并增加新的因子,改进CPC因子依赖规则,用于修正因子的初始评估结果,解决扩展法未考虑因子间关系的问题,从而完成模型的建立。利用回看分析法验证模型的有效性,采用所建立的模型和扩展法分别对已发生的飞行案例进行预测,并与实际发生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扩展法相比,采用飞行员定量预测模型得到的预测结果与案例发生结果所反映的控制模式更为匹配。  相似文献   
32.
通过测定模拟光照和无光照条件下20种蒽醌类化合物对大型(Daphnia magna)的48h半数活动抑制浓度(EC50), 研究了该类化合物的光致毒性.比较了两种助溶剂(二甲基亚砜和丙酮)对这些化合物光致毒性的影响,初步讨论了光致毒性的机理.结果表明,所研究的助溶剂不影响这些化合物对大型潘的光致毒性.蒽醌类化合物因其取代基的不同(-NH2、-OH、-Cl、-Br、-NO2)、取代基位置的不同和取代基数目的不同,而表现出对大型潘光致毒性的不同.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能(ELUMO)和最高占据分子轨道能(EHOMO)之间的能级差,可用于初步判断蒽醌类化合物 溞大型的潜在光致毒性.  相似文献   
33.
依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关于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模型构建和使用导则,将780个有机化合物,以4:1的比例随机划分为训练集(624个化合物)和验证集(156个化合物),通过多元线性回归(MLR)方法构建了一个包含12个描述符的有机化合物鱼类生物富集因子(BCF)的QSAR模型。QSAR模型的调整决定系数R2ad j=0.809,去一法交叉验证系数Q2LOO=0.803,外部验证系数Q2EXT=0.732,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优度、稳健性和预测能力。采用欧几里德距离方法表征模型应用域,通过威廉姆斯图分析模型离群点,并对模型进行机理解释。所构建的模型,可以用于预测应用域内有机化学品的生物富集因子。  相似文献   
34.
怀来盆地弃耕地自然恢复过程中土壤养分动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怀来盆地丘陵区弃耕地自然恢复过程中土壤养分的变化规律。采取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确定了代表弃耕地初期阶段、草地阶段和灌丛地阶段的3种样地,通过分层取样测定了土壤有机质、全量养分和速效养分含量。结果表明,全量养分对生态系统恢复的响应与其相应的速效养分明显不同。随着弃耕地的恢复,土壤有机质有明显增加的趋势,P循环和K循环由物质控制向生物控制转换,但速效P在恢复初期增加缓慢。速效N由于耕种期施肥的影响表现出先降低而后增加的特点。全量养分中,只有全N在弃耕地自然恢复中有增加的趋势。灌丛可以在更深的层次上影响土壤养分。植被的恢复与土壤肥力的提高密切相关,这种作用随着植被的恢复而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35.
葡萄糖和氯化钠对米根霉利用鱼粉废水生成乳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米根霉AS3.254能较好地利用鱼粉废水生成乳酸,葡萄糖和NaCl浓度能显著影响该过程的实现.当外加葡萄糖浓度为30g/L,发酵培养72h的鱼粉废水CODCr去除率为97.8%,乳酸产量为19.4g/L,生物量为3.56g/L;最大乳酸得率和总氮去除率分别为0.66g/g和55%.鱼粉废水中较高浓度氯化钠(NaCl)能抑制菌株生长,降低其产酸能力.当NaCl浓度大于12g/L时,菌株生长被完全抑制,产酸能力完全丧失.图4表1参20  相似文献   
36.
车用汽油铅损害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车用汽油的抗爆性能要求,探讨四乙基铅(Pb(C2H5)4)抗爆添加剂的作用机理,并着重分析研究了由此而引起的发动机铅排放对人类造成的损害及给大气环境等带来的污染。还探讨了车用汽油铅损害的对策及其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37.
苯酚、苯胺与4-AAP络合后所形成的吸收光谱出现严重重桑。采用多元线性,建立了计算分光光度法可测定污水苯酚、苯胺含量。其加标回收率分别在95-105%,98-103.3%之间,方法较好地解决了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污水中苯酚、苯胺时的相互干扰。  相似文献   
38.
染料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65,自引:2,他引:65  
概述了含染料废水处理方法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尤其是在物化法(包括辐射法、吸附,萃取法、磁分离法、混凝沉降法和氧化法)、生物法(好氧,厌氧氧化—还原序列反应器、固定化微生物降解、膜生物反应器)及生物—物化联合法(生物吸附剂、生物活性炭、厌氧折流板反应池—生物接触氧化池—混凝沉淀—砂滤池处理工艺、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法等)中的新技术的研究现状,新方法、材料、工艺的应用方面,对提高此类废水的处理效果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9.
基于分形方法确定合肥大兴地区土壤中Cd元素的异常下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土壤元素异常下限值的确定对环境地球化学评价具有重要意义,传统异常下限值计算方法仅适用于元素含量数据呈正态分布的情况,而事实上土壤元素含量的空间分布极其复杂,很可能具有多重分形分布特征,元素背景和异常有各自独立的幂指数关系。本文探讨利用分形方法确定典型工业区土壤中Cd元素的异常下限值。基于分形的含量一面积方法确定了合肥大兴地区(典型工业区)土壤中污染元素Cd的异常下限值为0.445mg/kg,并根据该异常下限值圈定了异常范围。同时与传统方法(平均值加两倍标准离差)确定的土壤中Cd元素异常下限值及异常范围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分形方法圈定的异常区域是有效的、合理的,控制了区内主要的导致土壤Cd元素污染的企业。  相似文献   
40.
通过对Baltur燃烧器温度控制器和电气控制原理的分析,提出智能数字温控器的设计方案,以便对电加热桶内油品进行数字温度调节和自动控制,提高Baltur燃烧器的安全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