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3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84篇
安全科学   93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40篇
综合类   276篇
基础理论   48篇
污染及防治   45篇
评价与监测   27篇
社会与环境   13篇
灾害及防治   2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31.
采用固态离子交换法制备了不同硅铝比(Si/Al=5,10,25)的Cu/SSZ-13分子筛催化剂,探究硅铝比对其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H3-SCR)活性位的影响规律,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NOx程序升温脱附(NOx-TPD),NH3程序升温脱附(NH3-TPD),原位红外实验(in situ DRIFTS)等手段进行物化性质表征.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当Cu负载量为4wt%时,不同硅铝比的Cu/SSZ-13具有显著差异的SCR活性;其中,Cu/SSZ-13(10)的SCR活性最佳,200~450℃温度范围内NO转化率均大于80%.XRD和H2-TPR结果表明,硅铝比会影响Cu/SSZ-13的Cu物种的分布和氧化还原性.NOx-TPD和NH3-TPD结果表明,3种催化剂中Cu/SSZ-13(10)具有最多Cu2+离子,Cu2+离子可以为Cu/SSZ-13(10)提供更多的NOx吸附位点和Lewis酸性位点,而Lewis酸性位是Cu/SSZ-13主要的低温SCR活性位点,因此有利于NH3-SCR反应的进行.当硅铝比增加到25时,Cu/SSZ-13(25)的Lewis酸性位大量损失,导致其SCR活性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32.
再生水具有就近易得、水量大且稳定等突出优点,已成为景观水体的重要补给水源。但再生水中含有氮、磷等营养物质,景观回用过程中可能会加剧藻类水华爆发风险。在藻类生长的早期阶段,采用紫外线处理有可能将再生水中藻类生物量控制在低风险范围,从而预防再生水景观回用水体中发生水华。以深圳市某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为再生水回用景观水体的典型样品,考察了紫外线(254 nm波段)对典型微藻斜生栅藻的生长抑制效果,采用流式细胞术、调制荧光技术等方法,研究了不同紫外剂量对斜生栅藻的生长抑制效果,以及对藻细胞膜完整性和光合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初始密度约为7×104个/mL的斜生栅藻,50~100 mJ/cm2的紫外线能够取得1~5 d的生长抑制期,150~200 mJ/cm2剂量能将生长抑制期延长至10 d。紫外线能迅速引起斜生栅藻光合活性下降并能逐渐引起部分藻细胞破裂,100~200 mJ/cm2剂量处理后10 d内膜损伤细胞比例达到16%~71%。可见,紫外线能够对再生水中的斜生栅藻取得显著的生长抑制效果,是具有应用前景的景观水体水华风险防控手段。  相似文献   
133.
为了解重庆市城区颗粒物消光对能见度的影响,对近年城区能见度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并在城区开展了为期一年典型季节PM_(2.5)的采样与主要化学组分分析,时间为2014年7月-2015年5月期间,利用化学组分消光重建的方式分析主要组分消光贡献,结果表明,重庆城区近年来能见度平均值为6 120 m,月变化趋势为秋冬低夏季高,日变化趋势为早上低下午高;IMPROVE方程式对颗粒物消光的重建方程可以较好地应用在重庆市城区,重建后2014年城区夏季、秋季、冬季和2015年春季消光系数平均值分别为214、247、422、213 Mm~(-1),PM_(2.5)化学组分对消光系数的主要贡献依次为硫酸盐、硝酸盐、OC和EC,不同季节PM_(2.5)化学组分对消光贡献略有不同,夏季主要贡献因子为硫酸盐,占比42%,秋季主要因子为硫酸盐22.7%和硝酸盐24.3%,冬季主要消光因子为OC 32.6%、硫酸盐23.2%,春季主要消光贡献为硫酸盐25.6%、OC 22.0%。  相似文献   
134.
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应急公共投入对应急管理工作的保障作用,首先,通过查阅我国应急公共投入在筹集、管理、使用等环节中的数据,发现存在政府间责任不清、财政投入总量偏小、监督评价机制缺位等问题;其次,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的重要论述为指引,探讨构建“政府主导,责任共担,强化监管”的应急公共投入新机制;最后,针对上述问题,根据应急公共投入新机制,提出加强我国应急公共投入保障和管理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5.
纳米铁由于其反应活性强、来源广泛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去除地下水NO-3-N污染中.利用生物表面活性剂对纳米铁进行改性可以避免采用化学表面活性剂改性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本研究采用鼠李糖脂、茶皂素、无患子3种生物表面活性剂对纳米铁进行改性后附着在活性炭上构成改性纳米铁/炭复合材料,通过批试验、沉降试验、迁移试验等研究生物表面活性剂对纳米铁/炭复合材料的改性作用.结果表明:鼠李糖脂、茶皂素、无患子对纳米铁/炭改性后去除NO-3-N效果最佳时的投加量分别为0.7%、1.0%、0.7%,此时对比三者改性作用,鼠李糖脂改性纳米铁/炭去除NO-3-N效果最佳,无患子改性纳米铁/炭迁移效果最佳;鼠李糖脂投加量在0.1%到1.3%范围内时,改性纳米铁/炭迁移能力随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36.
以尿素为主要原料,采用热聚合法在不同条件下制备了光催化剂g-C3N4(石墨相碳化氮),通过改变尿素在马弗炉中加热的温度(350℃、400℃、450℃、500℃)和时间(0.5 h、1 h、1.5 h),得到不同烧结温度和时间的光催化剂,并对其进行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仪(FT-IR)、紫外可见漫反射光(UV-Vis)表征,并通过可见光光催化降解布洛芬试验,探究了制备温度、时间对g-C3N4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并在溶液中加入PDS(过硫酸钾),联合g-C3N4在可见光下光催化降解布洛芬。结果表明,当烧结温度为500℃、烧结时间为1.5 h时,制备的g-C3N4在可见光区有较强吸收且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以致其表现出最佳的光催化性能;PDS的存在对布洛芬的降解有促进作用,且加快了g-C3N4对布洛芬的光催化降解,相比于纯g-C3N4,4 h内布洛芬的降解率由63%提升为90.5%。以异丙醇、甲醇、对苯醌、草酸钠、重铬酸钾、甲醇分别为羟基自由基(·OH)、·OH和硫酸根自由基(SO4^-·)、超氧自由基(·O2-)、空穴(h+)、电子(e^-)的捕获剂。通过对反应过程的活性物种鉴定,·OH、SO4^-·、h+、e^-均参与了布洛芬的光催化降解,其中h+在反应中的贡献率达到了82.9%,在降解布洛芬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在反应体系中添加PDS后,催化剂g-C3N4的荧光强度变小,即加入PDS能够有效降低g-C3N4的光生空穴与电子的复合率,提高g-C3N4的光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37.
利用2021—2022年Sentinel-2卫星搭载的多光谱成像仪(MSI)遥感数据,通过SNAP遥感软件提供的植被生物物理参数处理模块(Biophysical Processor),反演了苏州消夏湾生态安全缓冲区的5种植被生物物理参数,包括植被吸收光合有效辐射比例(FAPAR)、植被覆盖度(FVC)、叶面积指数(LAI)、冠层叶绿素含量(CCC)和冠层含水量(CWC),开展植被生态环境监测评估研究。结果表明,该生态安全缓冲区2021年建成并投入运行后,植被覆盖度和生物量有所增加,区域植被冠层结构有所改善,植被生物物理参数从一定的角度反映了消夏湾生态安全缓冲区发挥了生态涵养成效。该研究方法能在大尺度上快捷、高效地反演植被生物物理参数,可为通过植被遥感动态监测评估生态安全缓冲区的生态功能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8.
根据国务院朱基总理、李岚清、吴邦国副总理的批示,1999年4月1日由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向国家经贸委发文:中编办字〔1999}22号文件即“关于原劳动部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等单位成建制划转国家经贸委管理的批复。”同意将原劳动部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劳动部事故调查分析技术中心),国际劳工与信息研究所内设的“安全卫生情报室”和“编译报导咨询室”,中国劳动出版社内设的(劳动保护)编辑部,中国劳动报社内设的“安全生产报”编辑部和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中国劳动保护工业企业协会等机构及其128名事业编制(其中经费…  相似文献   
139.
地铁站火灾人员安全疏散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升地铁站火灾疏散能力,减少灾时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国内外大量的研究成果服务于地铁应急预案的制定。分别从研究手段和研究对象方面对国内外近年来的文献进行梳理,分析了地铁站火灾疏散中的烟雾特点、人员应急行为特征和心理反应、疏散中的瓶颈和疏散路径。系统地分析了影响地铁站火灾疏散的因素,比较了不同学者地铁站火灾疏散中存在的差异以及有待改进的地方,从改善地铁设计管理方面和提升人员疏散能力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0.
北江流域抗生素污染水平和来源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江是发源于湖南(武水)和江西(浈水),汇于广东韶关,流经广东全境并入海的三大河流之一。为了解整个北江抗生素污染情况,共设置44个采样点,并采集了河水及部分沉积物样品,较全面地分析了各样品中12种典型抗生素含量并初步探究了其污染来源。研究发现,包括北江源头在内的全河段均有抗生素的检出,5类抗生素在表层水和沉积物中的平均浓度分别为77.8 ng·L~(-1)和3.6 ng·g~(-1)。其中,大环内酯类污染最为严重,其含量范围为11.7~114.6 ng·L~(-1)和0~435.3 ng·g~(-1),远高于其他类抗生素。表层水中磺胺类的磺胺甲恶唑和氯霉素类的检出率达100%,其中以磺胺甲恶唑(14.7 ng·L~(-1))和阿奇霉素(25.0 ng·L~(-1))为主,而沉积物中以阿奇霉素(35.9 ng·g~(-1))、氧氟沙星(5.4 ng·g~(-1))和四环素(3.3 ng·g~(-1))为主。由于流域污染源种类和数量不同,各抗生素在北江中的分布也存在差异。表层水中抗生素含量水平表现为下游高于上中游,在沉积物中则主要集中于中、下游之间河段。这反映了人类活动强度对北江抗生素污染的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