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6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233篇
安全科学   289篇
废物处理   38篇
环保管理   94篇
综合类   756篇
基础理论   143篇
污染及防治   102篇
评价与监测   97篇
社会与环境   41篇
灾害及防治   3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41.
调谐区是无绝缘轨道电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虑到其在故障诊断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栈式自编码的无绝缘轨道电路调谐区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利用CEEMD方法完成不同故障模式下的轨面电压信号分解,形成原始特征数据集.其次,利用SDAE进行数据"提纯",获取同一故障下的相关性,并采用BP神经网络从标签层对模型进行微调,实现故障分类.最后,利用测试集数据对模型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基于SDAE算法的调谐区故障诊断模型在准确率和召回率上均超过98%,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42.
研究模拟酸雨对森林土壤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对于认识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如何响应酸雨加剧具有重要意义。以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2009年6月开始进行人工模拟酸雨的野外实验,共设置4个不同处理水平,即CK(喷洒pH=4.5左右的天然湖水)、T1(pH=4.0)、T2(pH=3.5)和T3(pH=3.0);2009年12月—2017年12月(8年实验周期)对模拟酸雨下土壤pH值和土壤C、N、P质量分数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进行了5次测定。结果显示:对照样地表层(0~10 cm)土壤pH值,土壤C、N、P质量分数分别为(3.89±0.01),(31.99±0.37)、(2.25±0.05)和(0.23±0.01)g·kg-1。长期模拟酸雨处理导致表层土壤pH值显著下降(最大降幅达0.22,P0.05),土壤酸化加剧;同时,表层土壤C质量分数显著增加(最大增幅达14.69%,P0.05),P质量分数呈一定程度的下降趋势(最大降幅达18.79%),但N质量分数没有显著变化。对照样地表层土壤C?N、C?P和N?P分别为(14.24±0.23)、(141.38±3.35)和(9.91±0.26),由于土壤C、N、P质量分数对酸雨响应的差异导致土壤C?P和N?P显著增加(最大增幅分别达41.31%和27.16%,P0.05),从而改变了土壤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模拟酸雨对上述指标的处理效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显现,处理间的差异在试验后期才逐渐达到显著水平(P0.05),且上述各指标在次层(10~20 cm)土壤在不同处理间不存在显著差异。根据研究结果可推测,长期酸雨引起的土壤酸化会改变南亚热带森林土壤C、N、P耦合关系,加剧该区域森林土壤P限制的趋势,降低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43.
余志晟  文湘华 《环境科学》2005,26(5):137-137-142
通过筛选实验,从土壤中新分离到1株对活性艳红K-2BP具有明显脱色效果的酵母菌株Y-G-1,经鉴定为克鲁斯假丝酵母Candida krusei.该菌株对含活性艳红K-2BP起始浓度为200mg/L的培养基,最大脱色率为99%,达到最大脱色率的时间是12h.克鲁斯假丝酵母的最佳接种量应不低于5%(体积分数),培养基最适pH在4~9之间,氮源(NH4)2SO4浓度不低于0.1%,相对应的碳源葡萄糖浓度不低于0.5%.对脱色机理的研究表明,该菌株对活性艳红K-2BP的去除属于降解脱色.此外,该菌株对另外9种染料(50mg/L)的脱色率在62%~96%之间.其中,对偶氮染料弱酸艳红B、活性黑KN-B和活性红M-3BE的脱色率都达到了90%以上,对三苯甲烷染料(酸性媒介漂蓝B)的脱色率达到了93%.表明克鲁斯假丝酵母在染料废水的处理上可能具有较好地应用潜能.  相似文献   
944.
无论是风景秀丽的树林,流水潺潺的山间小溪;还是在翻波浪涌的江河湖海,声势浩大的瀑布,都会使人感到空气格外清新,十分的舒适。  相似文献   
945.
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中氯化物监测质量控制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中氯化物质量控制指标,提出精密度和准确度的建议控制指标,具有广泛指导意义。全国东、西、中部共12个省份的53家实验室参加测定工作。研究结果为: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RSD1.0%,RSD≤5.0%,RE≤±5.0%;加标回收率为95.0%~115.0%;RD≤4.0%。  相似文献   
946.
以某高校新建大型图书馆为背景,以其实际设计数据为依据,采用Pathfinder软件,建立了等比例全尺寸仿真模型,对图书馆内的人员疏散进行模拟分析与优化。这一分析不仅为图书馆设计提供防火安全依据,也为制定现有图书馆火灾时人员疏散预案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47.
水体中存在的金属离子会干扰活性氯与有机物的反应,进而影响其消毒副产物的生成情况.本文采用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以及超滤膜分级(UF)等表征方法,研究Cu~(2+)在氯化过程中对富里酸(FA)的形态结构和其消毒副产物——三卤甲烷生成能力(THMs FP)的影响.结果显示,氯化过程中,Cu~(2+)对各个分子量范围FA的THMs FP均有促进作用,其中分子量范围在10—30 k Da的FA受Cu~(2+)影响最大.这主要是由于Cu~(2+)可与FA中酚、醇等含氧官能团发生络合作用,同时也通过该结构加速FA的水解,催化HOCl和HOBr与FA发生氧化和取代反应,从而促进THMs(尤其是溴代产物)的生成.  相似文献   
948.
949.
根据2004—2009年春季(5月)、夏季(8月)对长江口的监测调查,比较分析了三峡工程蓄水后该海域硅酸盐(DSi)、无机氮(DIN)、无机磷(DIP)浓度变化趋势,营养盐结构变化状况及其影响.结果表明,蓄水后,DSi、DIN的浓度分别呈现出下降、上升的变化趋势,DSi在6年间下降了约63.37%,DIN增加了约3倍多,DIP的浓度则呈微弱波动.蓄水后营养盐结构N∶P值呈上升的趋势,而Si∶P值和Si∶N值则呈下降的趋势,根据化学计量营养盐限制的标准,营养盐结构趋于不平衡,调查水域浮游植物生长限制因子为P,营养盐结构的变化已经导致大型硅藻的减少和浮游植物优势种组成的变化,并可能引起长江口生态系统结构的改变.  相似文献   
950.
通过对美国环境实验室认定现用标准(2003 NELAC Standard)的研究,介绍了美国现行使用的环境实验室认定过程中能力验证、实地评估、认定程序、质量体系和认证机构认可5个部分的方法、程序、评定模式、组织管理等内容,对我国开展环境监测实验室的资质认定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