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9篇
安全科学   13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95篇
基础理论   13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31.
生产力是农田生态系统的本质特征,为实现农田生态系统生产力持续稳定的增长,把握农田生产力的发展规律,研究农田生态系统生产力稳定性特征,分析影响农田生态系统生产力各因子的时间序列变化规律是十分必要的。论文以1974~2005年河北平原区雄县农村统计数据为依据,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农田生态系统生产力指数(API),采用剩余法剥离生产力波动趋势,从总体上研究农田生产力稳定性规律和时序分布特征;并进一步对影响农田生产力的6个因子波动特征进行比较分析,探索影响农田生产力稳定性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雄县农田生态系统生产力稳定性从总体上呈现分布比例均衡的趋势,在过去30年中基本处于稳定状态,作物生产供给基本平衡;生产力稳定性并具有从不稳定向稳定发展的阶段性变化趋势;通过对生产力各影响因子的因子指数的波动特征分析,影响该区域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6个因子中,气候是波动因子,生产投入是稳定因子。  相似文献   
132.
基于DEM的太湖流域水文特征提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选取太湖流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1:25万中比例尺DEM作为基础数据,应用ESRI公司开发的ArcG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进行流域水文特征提取,得到了研究区域水流流向、汇流栅格生成、河网水系、子流域边界等流域特征信息,经与标准河流水系特征对照,认为基于DEM提取的太湖流域水文特征信息是合理的,可作为基础信息,为太湖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实践及理论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33.
陈曦  张彦军  邹俊亮  李天姿  于媛  李晶 《环境科学》2024,45(3):1702-1712
秸秆还田和耕作深度处理是影响农田土壤呼吸最重要的农业管理措施之一,但二者交互作用影响农田土壤呼吸的机制尚不清楚.基于此,针对中国的旱地农田生态系统,利用已发表的116篇研究论文,借助Meta分析技术,探究秸秆还田和耕作深度处理及其二者交互作用对农田土壤呼吸的影响及其调控因素,为农田生态系统实现“碳中和”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免耕导致土壤呼吸减少了8.3%,而浅耕和深耕处理对土壤呼吸的影响不显著,但对土壤呼吸的增加量仍呈现出深耕>浅耕>免耕的趋势.虽然,浅耕和深耕对土壤呼吸和土壤有机碳(SOC)的影响均相对较小,但是免耕导致土壤呼吸减少了8.3%的同时却又导致SOC增加了7.05%,因此实施免耕措施对农田土壤固碳减排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耕作深度会显著调控秸秆还田对土壤呼吸的影响,且土壤呼吸的增加量呈现出深耕秸秆还田>浅耕秸秆还田>免耕秸秆还田的趋势,整体平均增加了14.51%.秸秆还田后不同深度耕作处理下土壤呼吸的增加量与土壤容重、农作物产量、土壤有机碳、以及土壤温度和水分的改变量密切相关,且对土壤呼吸增加量的贡献呈现出土壤容重>农作物产量>土壤有机碳>土壤水分>土壤温度的趋势.虽然SOC在深耕秸秆还田、浅耕秸秆还田和免耕秸秆还田处理下分别增加了29.32%、10.12%和23.94%,但是土壤呼吸在深耕秸秆还田和浅耕秸秆还田处理分别增加了29.32%和18.92%,而在免耕秸秆还田处理下仅增加1.2%.所以,免耕秸秆还田也有利于农田土壤固碳减排.因此,在中国的旱地农田生态系统中,耕作深度会调控秸秆还田对土壤呼吸的影响程度,而这种调控主要与土壤理化性质有关,尤其与土壤容重关系最为紧密,且免耕和免耕秸秆还田均是有利于农田土壤固碳减排的重要农业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4.
生物接触氧化法具有运行成本低,处理效果稳定,出水水质好等优势,被广泛的用于处理生活及工业污水中。在大量的相关资料基础上,阐述了生物接触氧化法的基本原理和工艺特点。分别介绍了生物接触氧化法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为该技术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生物接触氧化法已经成为中国污水处理主要发展的技术之一,展望了其研究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5.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定量分析了2016年冬、春、夏、秋(4个代表月份)沈阳市PM_(10)中16种优控多环芳烃(PAHs)含量。结果表明, PAHs日均浓度变化范围为6.9 ng/m~3~274 ng/m~3,平均值为59.3 ng/m~3。不同环数多环芳烃占总浓度的比例为4环5环6环3环2环,表现出沈阳市明显的燃煤排放特征。通过计算PAHs的苯并(a)芘(Bap)毒性当量浓度(范围0.86 ng/m~3~27.1 ng/m~3,年均值6.5 ng/m~3。),表明沈阳市PAHs对人体健康存在危害。特征化合物比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结果表明,煤和木材燃烧及少量的石油挥发是沈阳市大气PM_(10)中PAHs的主要污染源。  相似文献   
136.
文中介绍了应用自制分子扩散采样器,对沈阳市环境空气中二氧化氮污染水平进行监测调查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7.
辽宁省滨海旅游资源分区及评价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辽宁省滨海旅游资源的背景条件,按照旅游资源区划的原则,将辽宁省滨海旅游资源划分为辽南,辽东,辽河三角洲和辽西4个旅游资源区,8个旅游资源亚区和20个旅游资源小区。并在此基础上选取景观价值特征,环境氛围和开发条件作为评价因子,运用数学模型和综合评分的方式对于上述各区进行定量分析,确定其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38.
简要分析了柴油机颗粒排放的形成机理,并评述了有关颗粒控制技术的前处理、机内控制和后处理方法。最后,指出有效降低颗粒排放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9.
用基因枪介导法将水稻几丁质酶基因导入小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PDS1000/氦气基因枪将水稻几丁质酶基因导入小麦幼胚盾片愈伤组织.基因枪轰击后在含有50mg/L硫酸卡那霉素的培养基上经过多步骤筛选和分化,从5个小麦品种共800多个幼胚中获得了6株绿苗,对此6株绿苗进行了PCR和Southern杂交分析.结果表明,其中4株绿苗为转基因植株,转化率最高可达1.2%.图3表2参17  相似文献   
140.
本文根据半封闭硅铁电炉的烟尘特性,通过对除尘器型式,结构的设计以及滤料的选用,设置火花捕集器,冷却器的必要性及型式的选定,主排风机的控制等有关问题的讨论,说明工程设计中应该注意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