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7篇
安全科学   13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53篇
基础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1.
大伙房水库入库河流物理生境评价及其对水质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2年8—9月对大伙房水库入库河流39个河段的物理生境特征和水质状况进行调查,并运用相关分析和冗余分析的方法识别物理生境特征与水质状况的响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大伙房水库入库河流物理生境质量等级为较好以上的河段占43.6%,一般河段占48.7%,较差河段占5.1%,物理生境质量好的河段主要位于浑河上游地区,质量较差的河段主要位于大伙房水库周边地区.大伙房水库入库河流总磷(TP)、氨氮(NH+4-N)、总氮(TN)多符合国家Ⅱ类地表水环境标准,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和化学耗氧量(CODCr)较高,部分点位超过了国家Ⅲ类地表水环境标准.大伙房水库入库河流物理生境特征与水质状况显著相关,物理生境综合评价指数与水体中TP、NH+4-N、溶解性固体总量(TDS)、电导率和硅酸盐呈显著负相关.物理生境指标中人类活动、土地利用方式、植被多样性和栖境复杂性对水质影响较大,在流域水生态管理中应以减少人为活动干扰、合理配置土地类型、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和恢复自然植被为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32.
针对关于城市室内环境污染治理的探讨问题,提出选择治理手段来控制室内环境污染,保障人体健康显得尤为重要.介绍了室内环境污染治理技术,如光催化技术、物理吸附技术、高温熏蒸技术、臭氧和空气负离子净化技术,探讨了室内污染治理存在的误区,包括过度信赖活性炭、过度信赖植物吸附、受产品宣传误导,提出了如何选择室内污染治理手段,主要包括从根本上杜绝污染、根据装修材料选择治理手段和根据房间的布局及使用功能选择治理手段.  相似文献   
33.
重庆铁山坪森林土壤汞释放通量的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琼  罗遥  杜宝玉  叶芝祥  段雷 《环境科学》2014,35(5):1922-1927
对位于重庆铁山坪的马尾松林下的山地黄壤进行表层土壤(0~5 cm)的原状采集,并在实验室中进行控制实验,利用通量箱法测量原状土块表面的汞释放通量,以研究环境因子对土壤汞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汞释放量与辐射强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在相同的空气温度和土壤含水量等条件下,土壤汞释放量在光下是遮阳条件下的3~9倍.不过,由于林下土壤常处于背阴状态,可能遮阳条件更能代表白天林下土壤汞的排放情况.土壤汞释放量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春秋季>冬季,空气温度与土壤汞释放呈正相关.在低温下土壤汞释放量很低,土壤含水量影响较弱,而在高温时土壤含水量增加能明显促进土壤汞释放.枯落物的移除会显著降低土壤汞释放通量,主要原因可能是枯落物的汞含量较高并易于还原.土壤汞释放量在一天内也存在明显的衰减趋势,表明土壤表层的汞含量可能是森林土壤汞释放的重要限制因素.本研究测得森林土壤汞释放通量(白天)为:夏季(14.3±19.6)ng·(m2·h)-1、春秋季(3.50±5.36)ng·(m2·h)-1、冬季(1.48±3.27)ng·(m2·h)-1,以上稳态测试结果可能高估了实际的汞排放量.  相似文献   
34.
借助搭建的模拟试验装置,模拟了炼油生产多工况的阀门内漏模式,试验数据表明:声发射技术能够检出阀门气体内漏量小至1 L/min,该技术可以成为诊断阀门内漏有效手段。从开口阀门泄漏数据可以看出,阀门内漏远超过了其外漏比例。运用包括事前检验和声发射在线检测等技术手段探查和控制阀门内漏,无论对炼油企业的清洁生产还是安全运行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5.
污水污泥的处理已成为令人关注的问题,传统的处理方法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热解处理污泥是近年新发展的技术,其优点和可操作性受到许多研究者的关注.介绍了热解法的发展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特别介绍了国内研究较少的污泥热解的高温阶段.  相似文献   
36.
以西南丘陵区村镇典型供水水源原水及其净化水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水质净化常规工艺前后其有机污染物分布特征及对饮水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区域村镇供水水源属微污染水源水体,有机污染物以溶解性中小分子有机物为主,占有机物总量的50%~80%.共检测到53种共14类有机物,主要为烷烃、酯、酚、苯类物质,占有机物总量的80%~90%左右,有机酸、烯烃、醇和醛含量较小.有机物中二氯甲烷、苯酚、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含量较高,并且出现了除草剂、食品添加剂、抗生素等污染物,如特丁津、2,6-二叔丁基对甲酚、萘啶酸等.水质净化常规工艺主要去除相对分子质量10×10~3的有机物,小分子量有机物中有机酸类去除效果较好,但烷烃、酯、酚、苯类有机物去除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37.
本文通过采用外观检测、材料分析、爆破片爆破压力测定等手段,对一起盛装制冷剂的非重复充装焊接气瓶的爆裂原因展开分析,找出爆裂主因,并提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38.
旅游目的地居民作为旅游产业的重要利益相关者,对当地发展旅游业的感知和态度直接影响着当地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及旅游业的健康发展.运用社会交互理论和道科西旅游发展阶段理论,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方法,从四个维度研究了禾木景区社区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结果表明,当地居民对旅游经济的影响大都持乐观的支持态度,旅游发展使居民的生计方式、收入水平明显改善;对生活环境的影响较大,对生态环境和环保意识的影响较小;对居民的传统文化影响较弱,居民与游客的双向交流很少,旅游业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因此,当地居民的旅游感知目前还停留在经济层面,缺少对传统文化、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等感知的关注.  相似文献   
39.
以浙江省舟山市的废弃采石场为例,在对植被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时空互代的方法,探讨废弃采石场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中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随着废弃地自然恢复年限的增加,植物种的组成发生较大变化,由单一的物种组成结构逐渐发展为复杂的物种组成结构,并逐渐趋于动态平衡. 在近50 a的自然恢复过程中,在样方中共出现20科40属42种植物,其中以禾本科和菊科为主. 在整个自然恢复过程中,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H′,D)、丰富度指数(Ma,Pa)和均匀度指数(Jp,Ea)随植被恢复表现出由低至高而后又降低的变化趋势. 均匀度指数(Jp,Ea)在15~<25 a达到峰值,而多样性指数(H′,D)和丰富度指数(Ma,Pa)的峰值则出现在25~<40 a. 根据不同恢复年限群落物种种类的演替特征和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规律,可大致将研究区废弃地植被自然恢复过程划分为初级演替期(<9 a)、初级交替期(9~<15 a)、高级交替期(15~<25 a)、高速恢复期(25~<40 a)以及恢复稳定期(40~50 a)5个演替阶段.   相似文献   
40.
运用Chem Office软件绘制37个多氯代苯并噻吩三维图,并得到对应的分子空间坐标Pi(xi,yi,zi)。以多氯代苯并噻吩分子的原子距离指数、分子空间特征指数、分子电性距离矢量、氯原子数为分子描述变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BP人工神经网络建立描述变量与多氯代苯并噻吩的气相色谱保留时间的QSPR模型。结果表明:多元线性回归建模相关系数R=0.9970,SD=2.1830,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建立的模型R=0.9996,SD=0.3123。为多氯代苯并噻吩分子结构与物性的QSPR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