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5篇
综合类   43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温州市黑臭河道河岸土对磷的吸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科学的对城市黑臭河道河岸带进行改造,选取温州市典型黑臭河道河岸土作为试验土壤,研究了河岸带土壤对磷的吸附能力,并分别采用Langmuir、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进行拟合,计算出土壤样品的X_m、K值和K、b值等,分析了pH,粘粒、有机质.有效磷等对磷吸附作用的影响,探讨了河岸带土壤对地表径流磷的截留阻控能力,提出了若干改造城市河岸带的建议。结果表明,供试土壤的磷吸附状况能很好地拟合Langmuir模型和Freundlich模型,运用模型推算出了供试土壤对磷的最大吸附量在226.8~390.6 mg/kg;pH值与最大缓冲容量(MBC)、吸附强度因子K呈显著性负相关(P<0.05),因此提高pH值.并不能增加土壤对磷的贮存能力;物理粘粒含量跟最大缓冲容量(MBC)、吸附强度因子K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而最大吸附量X_m与土壤样品的物理性质相关性并不好,具体原因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2.
上海市郊工业区附近蔬菜中重金属分布及其健康风险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分析比较上海市郊工业区附近露天蔬菜样品清洗前后Cd、Zn、Pb、Cu、Hg和As含量,并利用目标危害商数对蔬菜可食部分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清洗蔬菜样品中Cd、Zn、Pb、Cu、Hg和As的平均含量(以鲜重计)分别为0.023、4.444、0.112、0.826、0.004、0.094 mg·kg~(-1).苋菜对于重金属Cd、Zn、Pb和Cu的富集能力最大,而杭白菜对重金属Hg和As的富集能力最强.不同重金属在空间分布特征上没有表现出显著性差异.食用蔬菜前进行清洗可一定程度上降低摄食蔬菜导致的重金属危害风险.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As元素对TTHQ的贡献率均达到了55%以上,其余元素THQ均小于1,长期食用可能造成As健康风险.食用相同的蔬菜,儿童的健康风险高于成人.  相似文献   
43.
设施栽培对土壤与蔬菜中PAHs污染特征及其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现场设施栽培试验,研究了大棚内外土壤、蔬菜(生菜、苋菜、空心菜和青菜)及蔬菜生长期内湿沉降样品中16种PAHs的含量特征、可能来源以及对人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大棚内外蔬菜中PAHs含量平均值分别为99.27 ng·g~(-1)和109.11 ng·g~(-1);棚内外土壤中PAHs含量分别为128.01 ng·g~(-1)和173.07 ng·g~(-1).棚内PAHs含量明显低于棚外,棚内外土壤与蔬菜体内的PAHs均以低环为主.湿沉降颗粒态与溶解态PAHs含量分别为2 986.49 ng·g~(-1)和61.9 ng·L~(-1).通过分析蔬菜对土壤中PAHs的生物富集系数发现蔬菜对低环PAHs富集系数较大.土壤与蔬菜中PAHs主要来源为石油排放和草、木和煤的燃烧;湿沉降颗粒态中PAHs主要来源为油类排放与草、木和煤的燃烧;溶解态主要来源为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汽油排放.分析终身暴露致癌风险,儿童与成人食用不同种类蔬菜的终身暴露致癌风险值ILCR在10-6~10-4(排除苋菜)之间,都存在潜在致癌风险,棚外蔬菜致癌风险高于棚内,相比较其他3种蔬菜食用苋菜(ILCR10-6)的致癌风险最低,青菜的终身暴露风险ILCR10-5,有较高的致癌风险.  相似文献   
44.
苏州河市郊段底泥中CODCr和NH3-N的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对苏州河截流区外河段(城郊段)东大盈河口-北新泾,按河道形态,支流与城镇分布等因素,沿程采集24个底泥柱样,测定其不同部位不同深度底泥中CODcr和NH3-N含量,分析CODcr和NH3-N在沿程和垂向上的分布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底泥中污染沿程分布呈不规则波状起伏,东大盈河、蕴藻浜、盐铁塘、封浜、华漕港、新槎浦等支流口浮泥层中NH3-N含量达250mg/kg,超过背景值3部。在垂向分布上,底泥  相似文献   
45.
中国地表饮用水水源地有机类内分泌干扰物污染现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机类内分泌干扰物(EDCs)是一类对人类和生物内分泌系统产生干扰,并可造成其紊乱的特殊外来物质,对人类和生物健康有极大的危害.以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地表饮用水水源地中的有机类EDCs为研究重点,对中国目前地表饮用水水源地EDCs污染状况、污染物种类及其来源及可能的污染途径进行了评述.目前,中国各地区地表饮用水水源地均有有机类EDCs检出.其中以有机氯农药六六六及其异构体、DDT及其代谢产物和多氯联苯检出率最高,且某些地区检测浓度相当高,主要来源是农药使用和污水排放.国内外对地表饮用水水源地EDCs突发污染事件的研究均较少,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6.
滴水湖及其鲫鱼体内PAHs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滴水湖水体、颗粒物和沉积物体系PAHs含量,探讨其分布与组成特征、影响因素及污染来源.结果表明,滴水湖水体中溶解态、颗粒态和沉积物中PAHs平均浓度分别为16.78ng/L、33.02ng/g和40.98ng/g.统计分析表明,水体酸碱度以及电导率与溶解态低环PAHs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总有机碳(TOC)与沉积物中高环PAHs浓度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溶解态的PAHs来源主要表现为草、木和煤的高温燃烧,部分样点表现为石油源;颗粒态PAHs则主要表现为高温燃烧以及石油泄漏源;而沉积物PAHs的来源则较复杂,除了草、木及煤的高温燃烧源和石油泄漏源,还有部分样点表现为石油的高温燃烧源.鲫鱼肌肉、卵部以及鳃部PAHs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鲫鱼不同部位对PAHs的富集能力具有较大差异.鳃部总PAHs含量最高,其次为鲫肉部分,鲫卵所含PAHs浓度最少.与国内外其他研究相比较,滴水湖鲫鱼体内PAHs含量处于较低水平,但鲫鱼部分样品的BaP等当量浓度略高于EPA规定的可食性生物器官中PAHs含量的上限值.  相似文献   
47.
上海市主要饮用水源地水重金属健康风险初步评价   总被引:37,自引:5,他引:32  
对上海市主要饮用水源地(黄浦江上游地区和陈行水库)水中重金属含量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应用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其进行健康风险的初步评价.结果表明,黄浦江上游和陈行水库由致癌物质Cr,As,Cd通过饮水途径引起的个人年健康风险平均值分别表现为Cr>As>Cd和As>Cr>Cd,风险值为10-7~10-5 a-1,Cr和As的风险值高于部分机构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1×10-6 a-1),而低于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和美国环境保护署(US EPA)的推荐值(5×10-5和1×10-4 a-1),成为上海市饮用水源地主要的致癌因子;黄浦江上游和陈行水库由非致癌物质Pb,Cu,Zn,Hg导致的个人年健康风险平均值分别表现为Pb>Cu>Zn>Hg和Hg>Cu>Pb>Zn,风险值为10-12~10-10 a-1.各采样点重金属类致癌物质的风险值明显高于非致癌物质.   相似文献   
48.
上海崇明岛农田土壤中多氯联苯的残留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上海崇明岛采集了101个耕层土壤样品,利用GC-μECD测定了8种多氯联苯(PCBs)浓度,并对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探讨了其可能的污染来源.结果表明,样品PCBs浓度范围为n.d.~261ng/g,均值为56.0ng/g,低氯联苯含量和检出率均较高.不同土壤利用方式对PCBs残留量有一定影响,表现为水稻田土壤>大棚蔬菜西瓜田土壤>露天蔬菜西瓜田土壤.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土壤中低氯联苯同系物间相关性较好,污染来源可能为同一类.  相似文献   
49.
黄浦江上游周边农田土壤、蔬菜及道路灰尘中汞的累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黄浦江上游周边环境介质中总汞的含量进行了研究,并对环境介质中Hg的空间分布、累积特征及环境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黄浦江上游周边土壤及道路灰尘中H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32.06ng·g-1和226.62 ng·g-1,分别是国家土壤质量标准(GB 15618-1995)中所规定的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土壤质量标准的2.21倍和1.51倍;蔬菜(豇豆)中Hg的平均含量为15.98 ng·g-1,超出国家标准(GB2762-2005)中规定的限量值;黄浦江北岸环境介质中Hg的平均含量均大于黄浦江南岸;环境介质中Hg的累积主要源于工业污染和生活垃圾的输入,交通污染对Hg的累积无明显的贡献作用;土壤中的Hg是黄浦江饮用水源地水环境中Hg的直接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50.
分析黄浦江水源地干流及上游支流水和沉积物中汞含量的分布特征得知,干流沉积物比较清洁,而水中汞含量普遍超标,尤其是松浦大桥取水口水质存在安全隐患,其水样汞含量超过国家Ⅱ类地表水标准(0.05 μg/L)1.40倍. 支流水环境质量恶劣,沉积物中汞含量普遍严重超标,最高值可达到环境背景值(101.20 μg/kg)的4.12倍;支流水体高强度的汞输入是导致干流水质汞超标的直接原因. 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探讨沉积物粒度和有机碳含量以及水体pH对水和沉积物中汞含量变化的影响,指出汞在水-沉积物界面的分配受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和水动力作用的影响和控制. 结合实地考察,判定农村地区生活垃圾不当处置、燃煤以及化肥和农药的施用是水源地汞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