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46篇
基础理论   1篇
社会与环境   2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退田还湖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以鄱阳湖区为案例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长江中游地区湖泊湿地的退田工程是恢复长江生态功能系统工程中一个很重要的子系统。而工程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又在于退田还湖农民在其中损失的利益能否得到补偿,及其为生态恢复所作的贡献能否得到承认,本文以鄱阳湖退田还湖的生态补偿为案例,对解决生态补偿的三个基本问题,即谁补偿谁,补偿多少和怎样补偿作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62.
城市CO_2排放数据的可获取性和质量直接影响了城市碳排放的科学研究、低碳战略制定及公众对于城市低碳发展的监督和参与。数据缺乏和多源数据的不确定性大是中国城市CO_2排放核算和低碳城市规划面临的重要问题和挑战,而这些问题同时也导致中国低碳城市研究水平参差不齐。本研究使用自下而上建立的中国高空间分辨率网格数据(空间分辨率为1km),采用统一数据源和规范化、标准化数据处理方法,建立中国城市CO_2排放数据集,供研究者和决策者参考。城市CO_2排放计算借鉴国际上较为成熟和应用广泛的核算方法,包括范围1和范围2排放。以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和广州5个典型城市的能源统计数据自上而下计算其CO_2排放作为参考水平,检验数据集的数值质量,结果显示5个城市的数据差异均不超过10%。中国城市CO_2排放整体呈现北方大于南方,东部高于中部和西部的空间格局。CO_2排放量较高的城市大多处于华北、东北以及华东沿海地区,西部地区城市CO_2排放量则较低。城市CO_2排放8个部门(工业能源、工业过程、农业、服务业、城镇生活、农村生活、交通、范围2排放)之间的相关性中,城镇生活和交通排放的相关性最高,并且呈现显著性(p0.001),工业过程排放和服务业排放的相关性最弱且没有显著性。基于中国高空间分辨率网格数据的中国城市CO_2排放数据集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为中国城市CO_2排放研究奠定了重要的数据基础,为城市CO_2排放横向比较和对标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3.
为满足在城市层面开展蓝天保卫战行动、协同控制局地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效果评估的管理需求,本文构建了评估方法体系,明确了评估流程,并梳理了评估参数获取途径。本文所推荐的协同减排量核算方法和协同控制效果评估方法包括:采用排放因子法计算各措施的单项大气污染物和单项温室气体减排量,计算各措施的局地大气污染物当量(LAPeq)和二氧化碳当量(CO_2-eq)减排效果,进而采用协同控制效应坐标系分析和协同控制交叉弹性分析开展协同控制效果评估。本文以唐山市2018年蓝天保卫战行动为案例,选择12项子措施开展试点评估,结果显示:这12项子措施在减排LAPeq 13 840.89 t/a的同时,可协同减排温室气体1 009.43万t CO_2-eq/a;所评估的措施均位于协同控制效应坐标系第一象限;协同控制交叉弹性Els CO2-eq/LAPeq为6.66,即每减排1个百分点的LAPeq,可协同减排6.66个百分点的温室气体。研究表明,本文所提出的评估方法体系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可推广应用于城市蓝天保卫战行动协同控制局地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评估工作中。  相似文献   
64.
提出一套完整的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效应评估与规划方法:首先,采用排放因子法分别计算减排措施(减排主体)对各类温室气体(全球污染物)和局地大气污染物减排量;其次,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规定的污染物当量值、税额,以及碳排放权交易价格、IPCC发布的温室气体全球增温潜势(GWP)值等参数为依据,将全球和局地两类污染物归并为综合大气污染物排放量(QIAP),或将2类污染物减排量归并为综合大气污染物协同减排量(ICER),二者皆以综合大气污染物当量(IAPeq)计量;最后,采用协同控制效应坐标系、协同控制交叉弹性、单位污染物减排成本等评估指标和方法开展协同控制效应评估,绘制并依据边际减排成本曲线进一步开展协同控制成本-效果优化规划.应用此方法体系开展的钢铁、交通、电力等行业协同控制评估,城市协同控制规划,以及城市协同控制绩效评估的结果表明,该方法体系具有科学性、简明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65.
中国城市污水处理良性运营机制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污水处理不仅能减轻水污染排放,而又是开源节流、实现污水资源化的前提,是解决城市缺水问题的基本途径之一。然而中国城市污水处理面临着设施不足、处理率低和处理资金不足的问题。本文从分析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着手,提出城市污水处理业的发展必须走市场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66.
从电力行业“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工作及其成效来看,现行的以末端治理为主的减排措施很难实现电力行业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协同减排.本研究构建了大气污染物协同减排当量(APeq)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对电力行业技术减排措施和结构减排措施进行成本-效果评价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末端治理措施在削减某一特定污染物的同时,由于耗能增加可导致其它污染物的排放上升;以节能为主的技术减排措施、前端和生产过程控制措施,以及以新发电技术替代为主的结构减排措施可以实现SO2、NOx和CO2的协同减排,且减排潜力较大.此外,本文还在单位(边际)污染减排成本核算与污染减排潜力估算的基础上,绘制出适合中国电力行业的SO2、NOx、CO2和APeq减排路径图,以协助决策者制定适宜的减排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67.
本文首先给出了协同控制的定义,认为协同控制就是具有物质的协同效果的控制措施。其次,回顾了大气污染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方面的三个研究阶段,即,次生效益/伴生效益阶段;协同效益阶段;协同控制阶段。最后,展望了未来协同控制的研究方向,特别是协同控制的导则、综合试点及政策手段等。  相似文献   
68.
突发环境事件损失价值评估是实施全过程应急管理的必备环节。目前,我国的突发环境事件损失价值评估工作有了一定的法律基础,积累了一些研究和实践经验,但仍有待加强完善,使其在全过程应急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讨论了突发环境事件损失价值评估的法律基础、方法框架以及行政实践中的操作步骤等重要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9.
环境污染随着经济发展的进程不断变化.为更加全面、准确地描述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本文将"弹性"分析方法应用于描述环境污染指标与经济发展指标之间的关系,提出"污染-经济时间弹性"概念,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环境污染指标的年际变化率与相应的该国家或地区经济指标年际变化率的比值.文章进而分析了PETE的环境经济学含义及其计算方法.指标PETE能够用来描述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清洁程度, 通常情况下, 较低的PETE值意味着较为清洁的增长方式, 而较高的PETE值则多与粗放和非清洁的增长方式相联系; 利用PETE还可以对空间(国家,地区)上和行业间的经济增长方式进行比较.文章最后通过1999-2008年中国环境污染指标(全社会主要污染物SO2、COD和烟尘排放量)数据和相应时间段的经济发展指标(GDP)数据, 计算中国全社会主要污染物排放与经济发展的"污染-经济时间弹性(PETE)", 发现该指标确能反映"经济发展的环境效率"的动态变化, 即为着获得一定的经济发展速度所付出环境代价之动态变化情状,验证了PETE概念和方法的科学性和实用性.PETE概念和方法的提出,为环境-经济分析提供了新的分析指标和工具.  相似文献   
70.
长期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一直处于顺差状况.这为国家和企业带来了直接的经济利益.同时也招致欧美等国对我国的贸易设限和制裁。政府和企业更多关注的是如何冲破现有国际贸易壁垒.发挥比较优势、扩大经济收益。在现有的”奖出限入”政策导向下.中国逐步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加工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