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4篇
安全科学   21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48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分析了企业中产品设计完成后,应用ActiveXAutomation技术生成产品的各种物料清单报表,建立了报表检查机制,较好地解决了企业图档管理中的报表自动校正生成问题。运用该方法开发的报表管理器,已经在多家企业得到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2.
西昆仑麻扎地区侏罗系莎里塔什组是新疆重要的含煤岩系之一。本文对莎里塔什组的岩相特征、地层接触关系和沉积环境进行研究,综合粒度及沉积相分析,认为莎里塔什组的沉积相可分为扇三角洲相、河流-湖泊相、辫状河三角洲相三种类型,经历了"裂陷—稳定—封闭"的演化过程。本次新发现的几处较大规模的沥青脉,预示着西昆仑麻扎地区侏罗系叶尔羌群莎里塔什组沉积建造可能有良好的寻找煤及油气藏的前景。  相似文献   
43.
铬污染土壤的稳定化处理及其长期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王旌  罗启仕  张长波  谈亮  李旭 《环境科学》2013,34(10):4036-4041
利用不同投加比例的FeS、FeSO4、Fe0和Na2S2O4,分别对铬污染土壤进行处理,通过土壤浸出浓度和六价铬含量的测定,考察这4种还原剂对铬污染土壤的短期(3 d、28 d)和长期(1 a)稳定作用.结果表明,将FeS和Fe0直接用于铬污染土壤的稳定化时,由于其溶解度很低,稳定效果不好.而FeSO4对铬污染土壤的稳定化具有很好的效果,可以在短期内降低总铬和六价铬的浸出浓度,减少土壤中的六价铬含量,且其效果随着投加浓度的增加而提高.在长期稳定过程中,由于铁的氢氧化物的逐渐形成,其稳定化效果进一步提高.Na2S2O4同样有利于铬污染土壤的稳定化.在适当的投加比例下,FeSO4和Na2S2O4对土壤pH值影响很小,维持在6~8.  相似文献   
44.
李旭  林峰  曾洁  黎洪元  李肖玉 《环境工程》2023,(11):134-140
排水-水环境数字化是实现排水系统提质增效和水环境创优的重要抓手。以南方某市S河湾流域为例,分析引发污水溢流污染的关键因素,提出数字排水-水环境管理体系框架,形成全流域在线监控、全链条闭环管控、全场景智能分析、全要素联合调度以及全系统监管的数字化解决思路。并依托信息化平台,结合空间大数据、物联网、机器学习等新技术,重点构建排水管渠问题整治、液位异常事件智能识别、小流域长效诊治、污水联合调度以及水环境“一网统管”数字化应用场景,取得了良好实效。该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地区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5.
李军  李旭  李开明  焦亮  臧飞  毛潇萱  潘文惠  米璇 《环境科学》2023,44(5):2562-2573
为研究黄河流域城市河道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和来源,以黄河兰州段为研究区,采集46个表层沉积物样品并测定了重金属Cr、Ni、Cu、Zn、As、Cd、Hg和Pb的含量.分别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Pi)、地累积指数(Igeo)和沉积物污染指数(SPI)对这8种重金属污染特征和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估,并利用相关性分析方法(CA)、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法(PMF)和主成分分析/绝对主成分分数法(PCA/APCS)相结合的手段解析了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来源.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平均含量除As之外,其余7种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均高于兰州市和甘肃省土壤元素背景值;空间上,各重金属元素含量高值集中于河道拐弯处;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地累积指数结果均表明,表层沉积物以Cr污染为主,Cd和Ni污染次之;沉积物污染指数结果表明,重金属生态风险等级为自然-低风险级别.研究区表层沉积物中Cr、Ni、Zn、As、Cd和Pb等重金属的主要来源为工农业混合源、自然源以及工业和交通活动复合源,贡献率分别为77.6%、11.4%和11%.  相似文献   
46.
47.
通过分析现有各类标准对气候环境的分类,引出湿热海洋气候大气环境.选取湿热海洋大气环境典型环境观测站,分析了湿热海洋大气环境湿热特征,具体分析湿热海洋大气环境的年湿热时间和季度湿热时间,其中,年湿热时间详细讨论了20℃&70%、20℃&80%、20℃&90%、25℃&70%、25℃&80%、25℃&90%条件下的年湿热时...  相似文献   
48.
本文通过对杭州市电梯运行情况的现状、存在的不足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和特点,探索建立使用企业安全管理者(联络员)代表制度,完善电梯“使用、生产、维保、检验、监察”等“五位一体”监管的“杭州模式”,从源头抓电梯本质安全,针对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修理、改造等关键环节进行具体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9.
以水平公路隧道为研究对象,运用FDS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集中排烟模式下对称开启的6个排烟口下方的烟气蔓延规律、烟气层温度和厚度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当排烟速率增大到一定程度时,隧道集中排烟系统存在多个排烟口下方烟气层吸穿的现象,且离火源越远的排烟口越容易发生吸穿,而吸穿会降低整个排烟系统的排烟效率,可能导致排烟口烟气拥堵,易对疏散救援造成消极影响。通过定量描述烟气层厚度和温度与排烟速率之间的关系,获得排烟口下方吸穿的排烟速率范围。  相似文献   
50.
基于实际工程通过控制有机负荷对不同配比鸡粪和玉米秸秆 (VS比分别为1:0、5:2、1:1)进行联合厌氧消化,分析了不同VS比变化对水解酶活性及微生物动态群落变化的影响,并确定了鸡粪秸秆联合厌氧消化的最优配比.结果表明,当VS比为1:1时,碳氮比 (C/N)为17,此时甲烷日产量峰值为31.46 L,累计产甲烷量为940.96 L,产甲烷效果最好,为最优配比;对比3组实验秸秆表面结构降解情况,C3 (VS比=1:1)组各水解酶活性均高于C1 (VS比=1:0)和C2 (VS比=5:2)组,且MegasphaeraBacteroides作为纤维素酶主要分泌菌属相对丰度较高,纤维素酶活性峰值达到258.94 U·mL-1,使秸秆中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得到有效降解;秸秆含量增加提高了水解细菌多样性,降低了古菌多样性,Lactobacillus属于Bacteroidetes门,由于其具有较好的抗逆性在C2和C3组丰度较高,能够作为水解产酸阶段的优势菌属;C3组产甲烷古菌丰度变化较为稳定,在实验中期以食氢产甲烷菌为主,优势菌属主要有MethanosphaeraMethanobrevibacter,实验后期以食乙酸产甲烷菌为主,优势菌属主要为MethanosaetaMethanospirillumMethanoregul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