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3篇
废物处理   1篇
综合类   58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1.
H-酸的催化湿式氧化反应过程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湿式氧化(WAO)和催化湿式氧化(CWAO)都能有效地处理染料中间体--H-酸。所有的H-酸在5min内均被支除和形成一些中间产物。在不同反应时间段测定了pH值及阴、阳离子和小分子有机酸等中间产物。分析表明,pH值与COD的去除及有机酸的产生有密切的联系,H-酸被氧化成NH4^+、SO4^2-、HCOOH和CH2COOH。WAO法的瓜速率慢而且氧化乙酸困难。而CWAO法的反应速率不但快而且能有效地  相似文献   
12.
两相厌氧膜-生物系统处理造纸废水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采用传统两相厌氧工艺 ( BS)与膜分离技术相结合的系统 ( MBS)处理造纸黑液配制废水 .结果表明 :系统 COD去除率可以达到 73.1 % ,高于 BS系统 ( 4 8.6% ) ,且在厌氧污泥活性及运行稳定性方面优于 BS系统 ;在 COD负荷为 6kg·( m3·d)-1时MBS酸化率为 20.1 % ,酸化水平为 7.5% ,略优于 BS系统 (分别为 7.0 %和 5.0 % ) .探讨了其原因及 MBS系统引入膜的作用 ,并对系统的评价体系进行了初步讨论 .  相似文献   
13.
倾角和循环流量对平板型光催化反应器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考察了平板倾角和循环流量对平板反应器流动特性和性能的影响 ,并讨论了以太阳光为辐射光源时平板型反应器的最佳倾角问题 .研究表明 ,平板上液体体积 (V)和水膜厚度 (b)与倾角 (β)、循环流量 (Q)分别存在定量关系 .入射辐射条件相同时 ,在悬浮催化剂体系中 ,平板倾角越小 ,循环流量越大 ,反应器性能越高 ;在固定催化剂体系中 ,平板反应器 (长 1m,宽 0.48m)的性能最佳时的循环流量为 500L/h、倾角为 10°,相应雷诺数为 286.无论在悬浮催化剂还是固定催化剂体系中 ,周期性地辐射能提高反应速率 .  相似文献   
14.
混凝沉淀过程中铝系混凝剂的形态转化规律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模拟配水中硫酸铝和氯化铝2种传统铝凝聚剂和2种聚合氯化铝(PAC)絮凝剂在混凝过程中的形态转化规律以及原水浊度和溶解性有机碳(DOC)对残余铝形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浊体系中,投加铝系混凝剂是导致出水余铝升高的主要原因;但在高浊体系中,铝系混凝剂,尤其是聚合铝具有一定的除铝功能;混凝沉淀过程中传统铝凝聚剂的残余铝总量明显高于聚合铝混凝剂的残余铝总量;聚合铝混凝剂的残余铝全部为悬浮态铝,传统铝混凝剂的残余铝中还存在着胶体态铝和溶解态铝.原水浊度和DOC浓度增加,会提高残余铝中胶体态铝和溶解态铝的含量.  相似文献   
15.
电助光催化氧化苯甲酰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钛板为基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固定膜 TiO2/Ti 光催化剂,并对其施加一定的阳极偏电压,对苯甲酰胺溶液进行了电助光催化氧化处理.考察了阳极偏电压、溶液浓度和pH值对苯甲酰胺降解效率和光电流的影响规律,并比较了电助光催化氧化与光催化氧化、光解和电解处理对苯甲酰胺去除率的差异.结果表明,外加阳极偏电压可以大大提高光催化氧化技术的处理效率,最佳工艺条件为偏电压+0.6V/SCE,苯甲酰胺溶液的浓度 1.0mg/L,溶液呈酸性.在此条件下,经过 1h的处理,苯甲酰胺的去除率可达 90%.  相似文献   
16.
从晶相组成、晶格缺陷密度、表面羟基含量、晶粒尺寸以及比表面积等方面阐述了热处理温度与TiO2光催化剂结构性质的关系,并就混晶效应、载流子输运/俘获以及尺寸量子效应等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进行了讨论。此外,还汇总了对水中典型有机污染物的光催化氧化研究以及相关的催化剂结构性质。  相似文献   
17.
凝胶层析-荧光分光光度法联用分析饮用水中铝的形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将凝胶层析与荧光分光光度法相结合进行饮用水中铝形态的分析.结果表明,凝胶层析对胶体态铝和溶解态铝有较好的分离效果.依据衍生试剂8-羟基喹啉(8-HQ)和铬蓝黑R(EBBR)与不同铝形态结合强度的差异,通过荧光分光光度法可分析饮用水中的单核铝、无机单核铝,再结合硝酸消解可测定饮用水中的总铝、溶胶态铝和胶体态铝.对饮用水中铝形态的分析表明:清华大学地区的地下水和北京市给水管网末端水的总铝含量均在50μg·l-1以下,无机单核铝为饮用水中铝的主要存在形态.  相似文献   
18.
河岸混合植物带改善河水水质的现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年的时间里在现场利用混合植物河岸带、无植物空白带对受污染河水进行处理.对COD、NH 4、TP、浊度和水温进行了监测,并比较了不同季节里混合植物带改善河水水质的效果.混合植物带在夏、秋季改善河水水质的效果好于冬、春季.混合植物带在夏季对COD、NH4 -N、TP和浊度的去除率分别为37.01%、69.21%、62.45%和99.17%,在冬季对河水水质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混合植物带可以降低河水温度及河水早晚温差,起到改善局部水环境的作用.混合植物带与空白带的对比表明植物对去除水中污染物、改善局部水环境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测试了AlCl3,Al2(SO4)3,FeCl3,Fe2(SO4)3等对水的^17O-NMR化学位移和半峰宽的影响。并利用水^17O-NMR化学位移和半峰宽的变化与氢键的关系,分析了AlCl3,Al2(SO4)3。FeCl3,Fe2(SO4)3等对水缔合的影响,研究表明,AlCl3,Al2(SO4)3。FeCl3,Fe2(SO4)3等对水缔合有促进作用。且Fe^3 对水缔合的作用大于Al^3 。  相似文献   
20.
17O-核磁共振研究给水中常见离-子-对水缔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给水中通常含有少量的离子,如Na+,K+,Ca2+,Mg2+及Cl-,SO2-4,CO2-3等.本文测量了不同温度(20~60℃)下的水及由上述离子组成的不同浓度盐溶液(0~1mol/L)的17O-核磁共振(17O-NMR)的化学位移和半峰宽根据化学位移和半峰宽的变化与水缔合的关系分析了离子对水缔合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离子对水缔合的影响不同,阳离子促进液态水形成缔合结构,阴离子则破坏水的缔合结构;离子电荷越大,半径越大,对水缔合的影响越大,其中电荷的影响程度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