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47篇
安全科学   1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95篇
基础理论   11篇
污染及防治   18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01.
填埋场酸可挥发硫测定及对重金属迁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酸可挥发硫(AVS)对于控制重金属在沉积物-间隙水中的分配和重金属的生物可利用性及迁移性有重要意义.填埋场环境与海洋底泥中相似,因此参考沉积物中AVS和SEM的测定方法来研究填埋垃圾中重金属的迁移性.测定了填埋垃圾AVS的最佳反应条件,并在该条件下测定了杭州天子岭垃圾处理处置总场不同填埋深度垃圾的AVS与同步浸提金属(SEM),发现AVS随着填埋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是n(SEM)/n(AVS)远远大于1,为25~45,说明填埋场中AVS不是重金属的主要结合相,AVS不是影响填埋场中重金属迁移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2.
渗滤液循环回灌出水在混凝处理中的去除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循环回灌后的渗滤液出水含有大量的腐殖质,其生物降解性差、氨氮含量高,具有类似长填龄填埋层渗滤液的水质特征。用混凝法处理渗滤液循环回灌出水,通过混凝pH、混凝剂种类及其投加量实验,确定了最佳混凝条件;并通过分析混凝处理前后渗滤液循环回灌出水的分子量变化和从出水中分离出的腐殖酸(HA)、富里酸(FA)和Hydrophilic(HyI)三种组分的变化,讨论了混凝法对渗滤液循环回灌出水去除效率不高的原因。研究表明,聚合硫酸铁(PFS)在pH=5、投药量为0.22g/L(以Fe2O3计)的条件下的混凝效果最佳,其对渗滤液循环回灌出水的COD去除率达58.1%。混凝剂对渗滤液循环回灌出水中的HA、FA和HyI组分的去除效果依次为:HA>FA>HyI。  相似文献   
103.
为评估应用好氧生物菌剂-地衣芽孢杆菌深度处理消化污泥的可行性,比较了不同接种比(分别为2.7×10-3,2.7×10-2和2.7×10-1,以总固体之比计)条件下,菌解处理过程中消化污泥液相的溶解性有机碳DOC,溶解性总氮DN,氨氮,荧光性有机物浓度和消化污泥絮体中的蛋白质,氨氮浓度,以及以模化CST值表征的脱水性能的变化,同时分析了机械破碎法和菌解法对消化污泥再次厌氧消化产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需要达到较高的接种比,投加地衣芽孢杆菌才能显著促进消化污泥胞内物质溶出,大幅提高消化污泥的生物可降解性.接种比为2.7×10-1时,菌解过程中消化污泥的液相DOC,DN,氨氮和消化污泥絮体中的氨氮含量达到最大值,分别是对照组的6.23,2.83,5.93和4.94倍;并且,消化污泥絮体的蛋白质平均降解速率最高;同时,消化污泥的产甲烷潜力优于其它接种比,是机械破碎处理后消化污泥产甲烷潜力的5.96倍.但是,在菌解处理结束后,消化污泥的模化CST值是对照组的2.69倍,说明经菌解后消化污泥的脱水性能有所劣化.  相似文献   
104.
为了评估填埋场新鲜渗滤液的厌氧消化性能以及探索强化其厌氧消化性能的措施,采用了低、中、高三种食微比(分别为0.49,1.02,1.92g渗滤液COD/g污泥VS),并在高食微比时,比较了分别添加<5μm、75~150μm、2~5mm的木炭以及75~150μm的竹炭对渗滤液厌氧消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食微比时渗滤液的甲烷化启动严重滞后,且运行不稳定.在高食微比时,与未添加生物炭的对照组相比,添加<5μm、75~150μm、2~5mm的木炭组以及75~150μm的竹炭组,最大产甲烷速率分别提高了179%、93%、83%和64%,最终出水溶解性氮分别下降了21%、16%、16%和12%,NH4+-N分别下降了17%、12%、10%和8%;并且<5μm的木炭组的有机物和有机酸降解,尤其是正丁酸和乙酸的降解,显著快于其他粒径的木炭组.这些结果说明生物炭可以提高渗滤液的厌氧消化效率和工艺稳定性,对于木炭,粒径越小,效果越显著.  相似文献   
105.
我国城市垃圾以易腐性有机垃圾为主.目前有关管理部门提出逐步减少进入填埋场的易腐性有机垃圾量,因此,必须寻求其他填埋替代技术消纳易腐性有机垃圾物流.本文对几种常规技术方案进行了比较.认为应该根据非餐饮业和餐饮业易腐性有机垃圾各自的产生源特点,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案;但目前这些替代技术用于处理易腐垃圾时均存在各自的缺陷.本文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技术完善要求和配套管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6.
通过对上海市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飞灰中二噁类化合物的长期监测,分析了它们的含量分布和毒性当量浓度贡献率,以探讨飞灰中二噁类化合物的污染特征.结果表明,飞灰中多氯代二苯并呋喃(PCDFs)中1,2,3,4,6,7,8-HpCDF和1,2,3,7,8-PeCDF百分含量之和为36%~39%,2,3,4,7,8-PeCDF对PCDFs毒性当量浓度贡献率最大(>50%);多氯代二苯并-对-二噁(PCDDs)中OCDD百分含量为46%~ 58%,1,2,3,4,6,7,8-HpCDD百分含量为28%~32%,而对PCDDs毒性当量浓度贡献最大的是1,2,3,7,8-PeCDD(55%~61%);多氯联苯(PCBs)中以3,3’,4,4’-TeCB和3,3’,4,4’,5-PeCB百分含量较高,而且3,3’,4,4’,5-PeCB对毒性当量浓度贡献率占PCBs的94%以上.尽管不同取样时间的飞灰中二噁毒性当量浓度变化较大,但二噁类化合物却具有相似的分布规律,对毒性当量浓度贡献率最大的是2,3,4,7,8-PeCDF (29%~33%),其次是1,2,3,7,8-PeCDD(21%~26%).  相似文献   
107.
通过对上海市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飞灰中二(口哑)(口英)类化合物的长期监测,分析了它们的含量分布和毒性当量浓度贡献率,以探讨飞灰中二(口哑)(口英)类化合物的污染特征.结果表明,飞灰中多氯代二苯并呋喃(PCDFs)中1,2,3,4,6,7,8-HpCDF和1,2,3,7,8-PeCDF百分含量之和为36%~39%,2,3,4,7,8-PeCDF对PCDFs毒性当量浓度贡献率最大(>50%);多氯代二苯并-对-二(口哑)(口英)(PCDDs)中OCDD百分含量为46%~ 58%,1,2,3,4,6,7,8-HpCDD百分含量为28%~32%,而对PCDDs毒性当量浓度贡献最大的是1,2,3,7,8-PeCDD(55%~61%);多氯联苯(PCBs)中以3,3',4,4'-TeCB和3,3',4,4',5-PeCB百分含量较高,而且3,3',4,4',5-PeCB对毒性当量浓度贡献率占PCBs的94%以上.尽管不同取样时间的飞灰中二(口哑)(口英)毒性当量浓度变化较大,但二(口哑)(口英)类化合物却具有相似的分布规律,对毒性当量浓度贡献率最大的是2,3,4,7,8-PeCDF (29%~33%),其次是1,2,3,7,8-PeCDD(21%~26%).  相似文献   
108.
城市废物流自然循环消纳及实现途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城市的人工物流循环过程与环境的自然物流循环过程关系的讨论,提出环境问题是产生于两者之间的矛盾,环境治理应致力于协调两者关系,并体现在自然物流循环过程的恢复,以此思路为基础评述了不同类型城市环境治理措施对城市环境质量改善的可持续化效益,并提出了几种典型的城市废物流的自然循环消纳的实现途径,及其对自然物流循环恢复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9.
硫化物恶臭气体的生物处理机理与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致臭的含硫化合物,尤其是二甲基硫化物的生物处理去除率较低,通过分离鉴定或悬浮,附着生长培养等手段,发展能降解气相硫化物的主要是化能自养型和甲基营养型的微生物,它们能将硫化物定量地氧化为SO4^2-和CO2,大部分能降解甲基硫化物的微生物,其适宜PH为中性,甲硫醇和硫化氢是二甲基硫代谢的中间体,参与二甲基硫代的酶系统不稳定,是处理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利用纯细胞接种,可有效地提高生物过滤器的脱臭效果,今后可从高效菌选育和固定化方式的改进等方面,进一步提高气相含硫恶臭物的生物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10.
生物反应器填埋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分析了城市生活垃圾的厌氧、好氧及准好氧填埋方式的特点,介绍了当前国内外垃圾渗滤水场内循环处理的两种趋势:(1)以欧美国家为主的生物反应器填埋技术;(2)以日本为主的循环式准好氧填埋技术。根据我国城市垃圾有机物含量高的特点,提出了将准好氧填埋技术与生物反应器填埋技术特点相结合的垃圾渗滤液场内循环处理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