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1篇
安全科学   31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22篇
综合类   88篇
基础理论   22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分析“十二五”水泥行业NOx减排形势,探讨积极应对措施,对推进水泥行业NOx减排工作及实现减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对水泥行业NOx排放控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水泥行业产业政策和环境管理要求,采用情景分析法,对“十二五”水泥行业NOx新增排放量进行了预测,探讨了不同减排途径下水泥行业可实现的减排目标及面临的减排形势,并从激励机制、政策引导、循环经济、监督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2.
103.
泰山地区湿沉降中重金属的空间分布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为了解泰山地区湿沉降中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于2006-01~2006-12在泰山山上和山下选择2个站点进行降水化学重金属对比分析研究,对68场降水样品用ICP-MS分析测定了Zn、Al、Mn、Fe、Pb、Cu、Ni、Cr、Cd、As等10种重金属.结果表明,山上和山下湿沉降中重金属含量较高,污染显著,元素Zn含量最高,占所有重金属总量的54%~57%,平均浓度分别为92 .94 μg/L和70 .41 μg/L,其次为Fe、Al、Mn.有毒重金属中Pb的含量较高,在2个站点降水中浓度分别为8 .04 μg/L和7 .79 μg/L.山上与山下湿沉降重金属的时间变化规律以及浓度比较表明,2个站点湿沉降重金属分布特征不同,受各自站点所处大气环境影响显著.站点降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降水中Al、Mn、Fe、As、Cd、Pb等元素受2个站点降水气团影响显著,而Ni、Cu、Zn则可能还受其他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04.
大气环境约束下的中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煤炭消费过程中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已成为我国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本文采用WRF-CAMx 空气质量模型定量分析了煤炭消费- 污染物排放- 空气质量之间的影响关系,基于情景分析方法,研究了2020 年、2030年空气质量改善需求对地区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与煤炭消费总量的约束作用。在此基础上,结合重点地区行业发展与能源供需等因素,提出各省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与控煤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要实现2020 年、2030 年空气质量改善阶段性目标,全国煤炭消费总量应分别控制在40.8 亿吨和37.7 亿吨左右,京津冀鲁豫等11 个重点省份2020 年煤炭消费量应控制在15.8 亿吨、2030 年控制在13.1 亿吨,全国煤炭清洁化利用水平需要在当前基础上大幅度提升。  相似文献   
105.
依据2006、2007、2010和2011年4次南四湖水质与底质空间分布监测数据,采用综合统计与比较方法对南四湖表层底泥有机质及氮磷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南四湖湖区底泥有机质、TN和TP含量的平均值依次为4.12%、0.27%和0.088%,南四湖底泥有机质、TN和TP含量总体处于较高水平。2010-2011年比2006-2007年枯水期南四湖湖区底泥有机质和TN含量有所下降,但底泥TP含量有所升高;南四湖分湖区底泥有机质、TN和TP含量的平均值都呈现由北向南递减趋势,但底泥有机质和TN含量在昭阳湖(下)出现最小值而后回升再递减,底泥TP含量递减幅度较小;老运河和洸府河口底泥有机质、TN和TP含量的平均值远高于其它河口及湖区平均值;2011年监测南四湖入湖河口底泥有机质、TN和TP含量的平均值与湖区底泥相应含量的比值依次为0.63、0.50和0.96,湖区平均高于入湖河口底泥的相应含量,说明南四湖湖内底泥对有机质、TN和TP的富集作用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106.
张大仁 《环境化学》1996,15(6):536-540
本文对30种单取代苯衍生物的结构和毒性关系进行了研究,由于取代基的多样性和性质的各不相同,用量子化学计算所得电子性质参数,拓扑指数和某些经验参数作描述参数,均不能得到好的与毒性的相关性,为此,引入了与取代基相关的取代基活性基团表面积,再加上反映分子总体性质和形状分子表面积及三阶形状指数,所得回归方程较好反映了结构和毒性关系,这也说明了对于单取代苯衍生物,取代基在致毒作用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7.
碱渣氧化处理工艺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碱渣含有硫化物、有机硫化物和多种有机物,是一种带有恶臭的高浓度废液,碱渣氧化处理,可以达到或碱再生或脱臭或净化的目的。在参考有关文献并进行有关调查的基础上,简述了多种碱渣氧化处理工艺并进行分析,为碱渣氧化处理工艺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08.
膜法A/O生物脱氮技术处理炼油污水的中型工业化试验的结果表明,现有炼油污水处理场以降低COD为主的生化处理系统的改造扩建,可以采用生物膜法前置反硝化二级好氧AO_1O_2的工艺路线,在对炼油污水中COD、石油类、酚等污染物取得良好去除效果的同时,其氨氮容积去除负荷可达0.0815kg/m~3·d,同时对影响膜法硝化和反硝化效果的一些主要因素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改进措施,选定了工业化设计的有关参数。  相似文献   
109.
厌氧UASB-好氧工艺处理染料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报道厌氧,好氧工艺处理染料废水的试验结果,厌氧段采用UASB反应器,好氧段采用普通活性污泥法。试验结果表明,进水COD1150-1300mg/L色度500倍的染料废水,在厌氧段停留6-10h,可获得60%以上的COD去除率,色度降到50-100倍,后续曝气6h,总COD去除率可达85%-90%,色度降至20倍左右,进出水的光谱分析揭示,染料废水的脱色主要发生在厌氧段,并且通过生物降解作用来实现。从  相似文献   
110.
张大仁 《环境科学》1995,(2):4-6,10
计算了带7种不同取代基的29种酚取代衍生物的分子表面积。用分子表面积,OH基表面积,代基当量作为描述变量,对上述化合物的MicrotoxR毒性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到有一定意义的回归方程,其相关系数为0.90。如果氰取代酚作为局外化合物,则相关系数达0.94。说明这些参数在预言毒性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