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45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粉尘爆炸特征和预防措施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粉末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使得粉末产物日益增多.许多粉体加工企业对粉体的相关危害知识没有深刻的认识,这些物质在安全生产、储存、运输和应用过程中,安全管理比较混乱,没有做到很好的防护,缺乏必要的防火防爆设施,再加上操作人员思想上的麻痹大意.粉尘爆炸的危险性大大增加,粉尘爆炸的事故也频繁发生.粉尘爆炸具有很强的破坏力,往往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严重损失,已经越发成为工业安全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本文从粉尘爆炸的基本特征出发,论述了粉尘爆炸的机理、条件、特点.根据粉尘爆炸需要的条件,从可燃物、助燃物和点火源三个方面,提出了在实际生产中,预防粉尘爆炸的一些具体措施,以期指导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32.
石化企业危险化工工艺风险等级评估指标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石化企业的迅猛发展,危险品越来越多,生产条件越来越苛刻,同时带来的是更为重大的风险隐患以及安全事故,因此对危险工艺的风险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考虑到目前还没有什么好的方法来判别某种工艺就一定是危险化工工艺,因此本文在国家安监总局划分的15种危险化工工艺的基础上,根据危险化工工艺表征涉及的影响因素,结合化工工艺的实际情况,选择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重要性评价指标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由67个具体指标形成的动态指标体系,并运用指标分类分解方法对各个指标进行量化,最后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对危险化工工艺进行了软件化评估,从而为政府和企业加强安全管理提供了便利,进一步实现石化企业的本质安全化.  相似文献   
33.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管道建设与电力设施的建设呈现出高速发展的局面.然而,高压交流、直流电力设施对埋地管道存在着严重的干扰腐蚀情况.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重点关注交流腐蚀对埋地管道的影响因素,并得出其相互间的数学关系,然后综合腐蚀机理以及正交实验结果,通过正交实验的筛选过程确定主要因素、次要因素以及影响较小的因素,选择合理的指标,运用故障树分析、专家咨询以及二手资料的分析法,并参考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全面吸收、归纳、重组、增删现有的评价指标,建立埋地管道交流腐蚀风险等级评估指标体系,运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的方法全面系统的评估交流腐蚀风险等级,从而为埋地管道的安全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  相似文献   
34.
含氧氢气钢瓶释放过程危险性分析及处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一起空气误充入氢气钢瓶而导致使用时发生多起爆炸的事故,详细分析了氢氧混合气钢瓶在释放过程中的主要危险性,对释放过程中最可能存在的点火源即静电的产生机理及静电的放电条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应用TNT当量法对可能发生的氢气钢瓶爆炸事故的破坏强度进行了估算。针对爆炸事故的高危险性,制定了以电机作为开阀动力的远距离放空方案,并提出了接地、洒水增湿等预防静电产生的有效措施,综合考虑冲击波超压伤害和人员操作的方便,确定了合理的安全操作距离,为防止爆炸产生的碎片对周围人员、建筑的伤害,在释放场所周围及人员操作场所设置了沙包墙作为防爆掩体。  相似文献   
35.
为计算引发池火灾事故的风险值,提高事故风险的量化水平,判断现有风险控制措施是否满足风险容忍度的要求,为制定减缓风险措施提供依据,给出了新的池火灾风险评估模型。基于传统的保护层分析模型(LOPA),结合模糊集合理论,引入模糊风险矩阵进行风险评估,构建适用于引发池火灾事故的模糊保护层(fL OPA)风险分析模型。该模型的特点是将模糊逻辑和保护层分析结合,减少了传统保护层分析方法计算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引入严重度减少指数(SRI)概念,使严重度计算、风险评估更加准确。运用该模型对原油储罐泄漏池火灾事故风险进行分析,给出风险决策方案,判断现有保护措施是否能控制风险在可容忍范围内,实例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6.
为了预测多元混合气体可燃性极限,通过化学平衡计算软件分析确定了气体在可燃性下限(LFL)和可燃性上限(UFL)的燃烧产物及计算绝热火焰温度(CAFT),基于能量平衡方程和简化反应模型,分别建立了混合气体LFL和UFL预测模型。应用该预测模型对CH4、C2H4、C3H8、C3H6和CO组成的不同比例混合气体可燃性极限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简化反应模型对于LFL和UFL预测值与文献中实验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2.76%和5.45%,相关系数分别为0.995和0.950;同时发现两步简化模型对含有C2H4和CO混合组分预测结果误差较大,但对于平均碳原子数大于2的混合气体,预测结果一致性较好。  相似文献   
37.
公路隧道具有道路情况复杂、半封闭等特点,一旦发生事故,极易造成人员伤亡、车辆损毁、交通堵塞等严重后果。对一种新型的风险分析方法——领结图分析法进行了介绍,在对公路隧道存在的安全风险及成因分析基础上,通过一个隧道事故风险分析的实例,将隧道火灾事故原因、事故结果以及事故演化历程中的安全防控因子,以领结图的形式刻画出事故情景。方法简单实用,提出可视化安全结构图表,有利于提高隧道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8.
南京长江隧道火灾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南京长江隧道为研究背景,运用火灾动力学模拟软件PYROSIM建立实体物理模型,并将空间划分为0.1 ×0.1 ×0.1m3的网格,对南京长江隧道火灾过程中的纵向通风进行模拟计算.定量分析了不同通风速率条件下火灾及烟气蔓延的规律,并得到隧道拱顶附近温度和烟气分布状况.模拟结果显示较小风速下烟气会产生回流,但随着风速增大烟气扩散速率随之加快,通过对3种不同风速的分析比较,选择3.0m/s纵向通风作为临界风速.进一步结合南京长江隧道现有的消防设施及应急救援系统,分析该临界风速下烟气温度对隧道结构和毒害气体对人员疏散救援的影响.结果显示此临界风速下隧道结构安全,且在疏散及时、救援有效的基础上,基本能保证人员疏散安全.  相似文献   
39.
随着企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机器对人的要求更加严格,因此人员操作可靠性的研究也就显得格外重要.在系统分析人员误操作的原因之后,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数学定量分析的新方法,全面系统地分析整个过程中人的操作可靠性.  相似文献   
40.
针对南京丙烯管道受外力损坏后泄漏扩散爆炸事故,用TNT当量法模拟推测丙烯泄漏量,结合液体泄漏模型估算泄漏速度及时间,再用重气扩散平板模型和中性气扩散高斯烟羽模型,并运用MATLAB 7.0软件描绘可能发生丙烯气体燃爆的危险区域.结果表明,理论计算及分析的结果与现场报道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