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42篇
安全科学   59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6篇
综合类   181篇
基础理论   37篇
污染及防治   20篇
评价与监测   16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51.
目的研究船用低合金钢焊接件在海水中的腐蚀行为。方法采用金相组织观察、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测试,以及扫描振动电极技术(SVET),对船用低合金钢焊接件在天然海水中的腐蚀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船用低合金钢焊接件中热影响区与焊缝区及母材区金相组织发生明显分化,热影响区腐蚀倾向最大,耐蚀性最差,并且易与母材区形成电偶发生破坏。SVET测试结果表明,最大阳极电流出现在热影响区,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集中于靠近母材处。结论焊接件各区域间组织存在较大差异,热影响区成为最易发生腐蚀破坏的区域,在海水中阳极反应发生在热影响区,随浸泡时间延长电流增大,腐蚀加重。  相似文献   
152.
铀尾矿对地下水的环境影响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越来越多的铀矿治场面临退役的情况下,有关铀废石、尾矿石的环境影响研究日益受到人重视并成为负矿治场退役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广泛搜集国内外有关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对前人所做的工作进行了总结,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3.
154.
目前,由于国内设计的机舱一般较为紧凑,空间位置较小,又处于船舶的底部,基本呈半封闭状态,因此,舱内异常闷热,空气混浊,振动持续,噪声量大,劳动条件十分恶劣,轮机作业人员的健康长期受到损害。 据调查,目前船舶使用的中、高速柴油机一般都是低频噪声,机舱噪声平均高达100分贝(A)以上,而且机舱含多个复杂声源,在封闭的金属硬反射空间内形成一个混响声场。 此外,船舶机舱动力机械机体和排气管的温度很高。锅炉及蒸汽管道的散热,特别是燃用渣油需加温至110℃以上,加上通风条件太差,使得机舱内温度达到40~50℃,局部区域高达70~80℃。而油蒸气…  相似文献   
155.
3种水生植物腐解过程中磷营养物质迁移、转化过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室内模拟沉水植物狐尾藻(Myriophyllum verticillatum L)、浮水植物菱角(Trapa bispinosa Roxb)、挺水植物荷花(Lotus flower)在5.7 g·L~(-1)初始生物量密度下的腐解过程,并探究该过程中磷营养物质迁移、转化规律.结果发现,3种植物腐解速率在第2 d上升至最大值(分别为1.075、1.455、1.16 g·d~(-1))后出现下降-上升-下降的变化规律,并且在整个腐解周期内种间差异性显著(p0.01),造成整个腐解周期内狐尾藻、菱角、荷花3种植物平均磷释放速率分别为0.456、0.670、0.537 mg·g~(-1),且以无机磷酸盐为主;水中释放的磷在底泥吸附及其自身沉降等作用下,明显向底泥迁移转化,水中磷含量下降,最终在试验结束时恢复至初始水平(0.5 mg·L~(-1));该研究可为湖泊水生植被系统的修复或重建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56.
渤海湾大气金属元素沉降和来源解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干湿沉降是污染物从大气进入到地表生态环境的主要途径.渤海湾临近大气污染严重的京津冀地区,同时受航运交通排放影响,但渤海湾大气金属元素沉降量及其来源并不十分清楚.本研究于2016年11月—2017年10月在渤海西岸采集了大气沉降样品,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对样品中25种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估算了大气金属沉降量并进行了源解析.结果表明:沉降样品中25种元素的浓度变化范围为2458.8μg·L~(-1)(Ca)~9.9 ng·L~(-1)(Th),年沉降量变化为1229.9 mg·m~(-2)·a~(-1)(Ca)~5.0μg·m~(-2)·a~(-1)(Th).受降水量季节分布的影响,多数金属元素的沉降量在夏季最高,春秋季较低.除Be、Fe、Ni、Cr、Al、Th和U等元素外,其余18种元素都有不同程度的富集,特别是Cd、Ag、Se和Sb等元素已高度富集.燃煤(12.8%)、扬尘(25.9%)、工业(33.1%)和航运(28.2%)是渤海湾沉降样品中金属元素的主要来源,尤其是航运排放对海湾大气Sb、Cd和Mo沉降具有显著贡献.研究结果可为京津冀区域海陆协同发展和环境质量改善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57.
废锂离子电池兼具资源化价值与环境危害双重属性,故对其进行有价资源的二次回收再生,并同时实现无害化处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火法技术因其处理流程短、高效、易工业化应用等特点,已成为废锂离子电池资源化研究热点之一,其主要基于高温条件下的化学转化,实现有价金属Li、Co、Ni等的回收或资源化再生。系统介绍了火法技术在废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资源化中的应用及其研究现状,包括电极材料解离、有价金属冶炼回收、正极活性材料再生等方面,分析了不同热处理技术的优势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废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火法资源化处理技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8.
以氧化石墨烯(GO)、二氧化钛(TiO2)和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GO-TiO2)为改性物质,借助真空过滤法对聚偏氟乙烯(PVDF)微滤膜进行改性制备复合膜.利用接触角测量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仪等手段探究了复合膜的结构和亲水性.同时选用腐殖酸(HA)作为水中微污染物的代表考察了复合膜的抗污染性能.选择常州滆湖支浜水样作为原水,研究了复合膜在黑暗及紫外光条件下对氨氮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GO、TiO2和GO-TiO2(GT)复合膜均具有优于PVDF膜的亲水性和抗污染性能,黑暗条件下,GO浓度为1mg/mL的GO复合膜氨氮去除率最高,达到26.4%;紫外光条件下,GO和TiO2间存在协同作用,GO-TiO2浓度为1mg/mL、GO/TiO2=3:1的GT复合膜氨氮去除效率达到最佳(58.2%).  相似文献   
159.
以1997-2012年《中国林业统计年鉴》的全国森林火灾成灾面积为依据,应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成灾面积进行了预测,对预测方法进行了检验.在此基础上,利用残差提出了修正的BP神经网络模型,并对预测方法进行了改进.研究结果表明,修正的BP神经网络预测精度高于BP神经网络,预测相对误差平均为7.2%,可应用于森林火灾成灾面积的预测.  相似文献   
160.
建立镇江长江豚类保护区可行性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由于长江水环境的剧烈变化,生活在其中的长江豚类的栖息生境及群体分布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长江豚类的生存状况日趋恶劣,亟待探索新的保护对策。根据笔者多年的考察,长江豚类的适宜栖息生境及其生活群体均明显从中游向下游迁移;农业部组织的长江豚类同步考察也多次证实,长江下游一些特定水域内豚类数量对逐年增多。据此,笔者提出,在当前长江豚类迁地保护面临困难的严峻情况下,宜首先实施长江豚类自然栖息地的就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