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42篇
安全科学   58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6篇
综合类   181篇
基础理论   38篇
污染及防治   20篇
评价与监测   16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环境是人类进行生产和生活的场所,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不论是简单再生产还是扩大再生产,都是以环境作为再生产的物质基础。长期以来,人类通过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获取大量资源,造成了资源枯竭和生态严重退化;同时又大量排放废弃物,造成环境污染严重,对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262.
新钢三期技改工程中,炼钢转炉非工艺除尘系统,包括铁水预处理、转炉二次除尘、精炼除尘及辅料上料系统除尘。针对转炉二次除尘工艺流程、主要设备参数、系统技术优势以及运行效果进行了叙述,项目投产后运行良好,烟气排放达标。  相似文献   
263.
钢铁企业除尘系统工况调节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顾晓光  杨青 《环境工程》2014,32(9):74-78
阐述了钢铁企业除尘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工况调节的现状及问题。根据发现的问题,对不同模型条件下的除尘系统风机定转速、风机变转速两种调节方式进行试验研究,并通过试验数据的分析,总结出两种调节方式对除尘系统运行的不同影响。对除尘运营工作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64.
叶面喷施铈硅复合溶胶抑制生菜砷积累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水热合成法,利用正硅酸乙酯和硝酸铈分别制备了二氧化硅和二氧化铈溶胶。通过土培盆栽试验,在广东省汕头市莲花山钨矿区砷污染土壤上种植意大利生菜,研究了叶面喷施不同浓度二氧化硅、二氧化铈以及不同掺杂比的铈硅复合溶胶对生菜地上部生物量、叶绿素含量、砷含量以及生菜地上部砷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不同浓度铈、硅溶胶及不同掺杂比的铈硅复合溶胶均可以缓解生菜砷毒害,表现为生菜的地上部鲜重升高了9%~58.8%,砷含量降低了23%~48%。叶面喷施低浓度的二氧化铈掺杂5mmol·L-1二氧化硅复合溶胶可以增加生菜叶片叶绿素含量,进一步提高二氧化硅缓解生菜砷毒害效果。其中以叶面喷施5mmol·L-12%铈掺杂二氧化硅复合溶胶生菜地上部鲜重最高为对照的1.6倍;砷含量最低为对照的51.4%。叶面喷施铈、硅复合溶胶不仅可以降低生菜可食用部位砷浓度,而且可以减少生菜地上部吸收积累砷总量,从而降低了砷通过食物链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与传统土壤施用硅肥相比,叶面施用硅溶胶具有经济高效的优点,为土壤砷污染控制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265.
我国自2013年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来,大气细颗粒物(PM2.5)特别是硫酸盐浓度迅速下降,但硝酸盐浓度降幅较小,大气中过量的氨气(NH3)是维持硝酸盐居高不下的主要因素.迄今,我国生态环境部门尚未将NH3纳入常规观测,以往有关NH3和气溶胶铵盐(NH4+)的研究多是分别进行的,缺少同步观测.由于NH3和NH4+在大气中可互相转化,只测量其中一种相态很难全面了解它们的动态变化.本研究基于酸涂覆的蜂窝型扩散管和膜采样串联系统,同步测量了2019年国庆节前后北京城区大气NH3和NH4+浓度,时间分辨率为2 h(PM2.5>35 μg·m-3)~5 h(PM2.5<35 μg·m-3).结果表明,采样期间NH3和NH4+平均浓度分别为(4.1±2.9)μg·m-3和(1.7±1.4)μg·m-3,且二者均与PM2.5、CO和NO2呈现相似的时间变化规律.NH3浓度在早晨(05:30~08:30)和夜间(21:30~05:30)较高,这种双峰日变化特征在污染天(PM2.5>75 μg·m-3)最为明显.NH3浓度在污染天17:30~21:30存在明显的低谷,这主要与有利的扩散条件有关(平均风速6 m·s-1).NH4+浓度的日变化特征与NH3差异较大,NH4+浓度在非污染天(PM2.5<75 μg·m-3)17:30~21:30出现明显峰值,期间NH3浓度较低,而NO2浓度较高.在非污染天,NH3浓度是NH4+的2.8倍;而在污染天,由于气粒转化加速,大气NH3浓度低于NH4+(NH3/NH4+=0.8).国庆节前大气NH3、CO、NO2、SO2和PM2.5浓度超过国庆后的幅度分别为54.2%、40.4%、33.3%、0.0%和49.4%.国庆节前虽然实施了减排行动,但极端不利的静稳天气导致大气环境容量下降,掩盖了污染物减排的效果,导致大部分污染物浓度不降反升.  相似文献   
266.
利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广西岩溶地区某铅锌矿区农田土壤中Cd、Zn、Pb、Cu四种重金属有效态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不同程度地受到Cd、Zn、Pb、Cu的污染,且水田污染较旱地严重;与广西土壤背景值相比,污染程度最严重的是Cd,在水田和旱地中超标率均为100%,平均超标倍数分别为312.94和33.67;其次是Zn,在水田和早地中超标率分别为100%和34%,平均超标倍数分别为38.34和2.11;污染最轻的为Cu,超标率仅为7%.空间分析表明,有效态Cd、Zn、Pb、Cu的块金系数分别为2.7%、0.2%、6.5%、0.13%,体现了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且四种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相似,在离原铅锌选矿厂较近的西北偏西面有效态Cd、Zn、Pb、Cu含量最高,沿着西北偏西至东南偏东的灌溉渠流向,有效态Cd、Zn、Pb、Cu的含量呈递减趋势,东部旱地有效态Cd、Zn、Pb、Cu含量相对较低.土壤有效态Cd、Zn、Pb、Cu在污染区的空间分布与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关系密切,有效态Cd、Zn、Pb、Cu与pH、阳离子交换量、粘粒都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有机质含量则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67.
华南沿海地区小型水库叶绿素a浓度的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华南沿海地区,小型水库是重要的供水水源.于2006年4月、8月、12月3次对珠海市12座小型水库的叶绿素a(Chl.a)、浮游植物、总氮(TN)、总磷(TP)、透明度(SD)等进行采样测定,分析了叶绿素a浓度的分布、动态及其与浮游植物和环境因子的关系.12座水库叶绿素a浓度分布范围为1.3~33.2 μg/L,抽水水库的叶绿素a浓度在8月份最低,而非抽水水库的叶绿素a浓度在8月份最高.12座水库TN浓度分布范围为0.18~1.76 mg/L,TP浓度分布范同为0.01~0.79 mg/L.总磷与叶绿素a浓度显著相关,In(Chl.a)=0.55961n(TP)+4.5581(R2=0.2337,P<0.01).总氮与叶绿素a浓度呈正相关关系,In(Chl.a)=0.60771n(TN)+2.6199(R2=0.2004,P<0.01).浮游植物生物量为0.135~8.759 mg/L.非抽水水库主要以绿藻、硅藻、甲藻为优势类群,但木头冲水库12月份以蓝藻为优势种类.抽水水库的浮游植物优势种变化较大,叶绿素a浓度与浮游植物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In(Chl.a)=0.27921n(biomass)+2.1083(R2=0.245,P<0.01).叶绿素a浓度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这主要是由营养盐负荷和水文条件的季节变化所决定.抽水与非抽水水库的叶绿素a浓度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具有明显的差别,这主要是由于涮水改变了水体的营养盐负荷和水文节律.叶绿素a浓度与浮游植物生物量具有正相关关系,这种相关性的季节变化随浮游植物组成的变化(特别是优势种类的变化)而变化.图7表1参29  相似文献   
268.
关于起重机金属结构剩余疲劳寿命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起重机的金属结构构件在使用若干年后其疲劳寿命都有所下降,直接影响起重机的安全使用,需要作出估测。为起重机设备管理人员的安全检测与维护提供参考。就国内外目前正在研究的几种起重机剩余疲劳寿命估算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69.
研究了紫泥田和浅脚紫泥田2种水稻土胶体界面五氯酚(PCP)的还原转化效果,以及添加Fe2+或草酸对五氯酚还原转化效果的影响.采用表观一级反应动力学描述土壤胶体界面五氯酚的转化过程.结果表明,紫泥田和浅脚紫泥田土壤胶体界面五氯酚的还原转化动力学常数分别为0.0375d-1和0.0430d-1,半衰期分别为18.5d和16.1d;厌氧条件下水稻土胶体中铁氧化物还原溶解产生的吸附态Fe2+对五氯酚具有一定的还原转化能力.添加1.0mmol·L-1Fe2+或1.0mmol·L-1草酸均能显著促进土壤胶体界面五氯酚的还原转化和氯离子的产生,紫泥田土壤胶体界面五氯酚的还原转化半衰期分别减少到9.6d和6.0d,浅脚紫泥田土壤胶体界面五氯酚的转化半衰期分别减少到7.9d和3.0d.草酸促进作用更加显著的原因是铁-草酸配合物的生成.土壤胶体界面五氯酚的还原转化、脱氯效率与土壤胶体的比表面积、吸附态亚铁离子浓度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促进土壤中吸附态亚铁离子和草酸等低分子量有机酸的产生能显著促进有机氯的还原转化.  相似文献   
270.
以8 W黑光灯为光源,γ-FeOOH为催化剂,加入草酸构成光化学Fenton体系,研究了这一体系中橙黄Ⅰ的光化学脱色动力学;考察了橙黄Ⅰ的初始浓度、初始pH值和草酸初始浓度对橙黄Ⅰ光化学脱色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草酸能显著促进橙黄Ⅰ的脱色与降解,橙黄Ⅰ光化学脱色一级动力学常数随草酸浓度的增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最佳草酸初始浓度为1.8 mmol·L-1;溶液pH值的变化也显著影响橙黄Ⅰ的脱色.光化学反应过程中Fe2+和总Fe的浓度也随草酸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