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1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10篇
安全科学   83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32篇
综合类   359篇
基础理论   65篇
污染及防治   43篇
评价与监测   21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节能产业是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节能环保领域中的重点发展方向,是实现中国节能降耗目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应对气候变化及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支撑产业。在分析中国发展节能产业必要性的基础上,从技术装备、产业规模、产业分布、产业政策四个方面概述中国节能产业发展现状,进一步分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从法律法规、经济激励、市场推动、融资渠道、技术创新、产业协同发展等层面提出了促进中国节能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2.
利用元素分析、紫外-可见光谱、三维荧光指数对经过15d生物改性前后腐殖酸的组分和结构进行表征,并比较了生物改性前后3种腐殖酸对17β-雌二醇(E2)的结合作用;而且研究了结合后的腐殖酸介导微生物降解E2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元素分析后,生物改性前的腐殖酸OLHA、OLFA、OSHA和生物改性后的腐殖酸BLHA、BLFA、BSHA的(N+O)/C值分别为0.801、1.214、0.820和0.629、1.080、0.797;紫外-可见光谱分析生物改性前后的SUVA_(254)指数分别为0.146、0.023、0.073和0.179、0.036、0.011;生物改性前后荧光指数(FI)分别为:0.723、3.385、2.757和0.681、3.017、1.702.上述3种表征手段分析得出腐殖酸的极性是一致的,即改性后的腐殖酸要比改性前的腐殖酸极性小.此外,在30h内5mgC/L的腐殖酸生物改性前后对3mg/L的E2的结合效率分别为31.37%、4.96%、25.86%和37.78%、6.03%、29.92%,明显发现改性后的腐殖酸对E2的结合作用增强;5 mgC/L的腐殖酸生物改性前后对3mg/L的E2的30h内的生物降解效率分别为46.28%、15.96%、38.76%和51.11%、17.30%、44.33%,而且同等浓度下的腐殖酸对E2的结合作用越大其介导微生物降解E2的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83.
区域地下水环境的保护是气田开发过程中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之一。通过现场调查和统计分析得知,外部污染源是影响当地地下水环境的主要因素,农田径流污染源是外部的主要污染源,以CODCr计其排放量分别约占外部污染源排放总量的67%,而钻井液漏失、天然气窜层、钻井废水排放等钻井作业是内部的主要污染源,其CODCr排放量约占内部污染源CODCr排放总量的62%,因而钻井作业的污染防治应是项目内部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重点。根据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分析及变化趋势分析可知由于气田的开发建设,气田区地下水水质已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特征污染物表现为CODCr、氨氮、氯化物、硝酸盐氮。为保护气田区地下水环境,分施工期和运营期两阶段设计了地下水环境保护方案,采取源头控制的清洁生产,至末端控制的污染治理并提出了突发污染事故应急预案,为气田的可持续开发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4.
硝酸盐异化还原成铵(Dissimilatory nitrate reduction to ammonium,DNRA)过程,是将易损失的NO3--N转化为NH4+-N,而被植物或微生物重新吸收利用,从而有助于湿地沉积物的氮保留.本研究选取石臼漾人工湿地冬、夏两季沟壕中心、边缘表层沉积物,采用高通量测序等分析方法,研究了DNRA细菌群落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空间尺度上,沟壕中心DNRA细菌丰度高于沟壕边缘,分别为(2.26±1.19)×109和(1.22±1.46)×109 copies·g-1.在时间尺度上,冬夏两季样品中DNRA细菌丰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样性分析表明,沟壕中心沉积物的DNRA群落丰富度高于沟壕边缘.所有样品中占比最高的DNRA属为Caldilinea(69.75%±3.64%)、Anaeromyxobacter(66.41%±1.19%).Caldilinea属在夏季样品的占比(39.78%±5.15%)高于冬季样品(29.98%±0.57%),而Anaeromyxobacter属在沟壕中心的占比(35.14%±0.83%)高于沟壕边缘(31.28%±0.76%),且小沟(34.33%±1.40%)高于大沟(32.08%±1.33%).主坐标分析(PcoA)结果表明,DNRA细菌群落结构具有明显的时间异质性.DNRA细菌丰度与有机质(TOM)、碳氮比(C/N)和含水率(MC)显著相关.本研究揭示了人工湿地沉积物中DNRA细菌的丰度、群落组成、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相似文献   
85.
为了解大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采用时间序列广义可加模型分析2013-2018年丽水市大气污染物与健康效应的关系,构建丽水市不同人群空气质量健康指数(AQHI)及分级方法,比较AQHI、调整后的环境空气质量健康指数(AQHI_a)、空气质量指数(AQI)和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对健康效应的预测能力.结果表明:①如以AQI和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来评价,丽水市春夏季主要污染物为O3,秋冬季为PM2.5;如以AQHI来评价,则O3为丽水市全年最主要的污染物,其次是NO2.②在多种污染物同时存在的情况下,AQHI比AQI具有更高的敏感性,AQHI与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的相关性比与AQI的相关性好.③4种指数在秋冬季对健康效应的预测准确度均高于春夏季,AQHI_a是4类指数中预测健康效应最好的,其次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研究显示,需高度重视O3污染问题,建议空气质量较好的地区构建AQHI或AQHI_a来反映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86.
针对北京地区冬季和春季PM2.5污染特征进行研究.于2009年12月~2010年5月在城市点采集24h 大气颗粒物样品,进行颗粒物主要化学组分分析.冬季和春季颗粒物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84.97±68.98)μg/m3和(65.25±45.76)μg/m3.冬季和春季颗粒物中二次组分(SNA+SOA)有重要贡献,二次组分分别占颗粒物质量浓度的49%和47%.冬春季重污染时期较强的源排放和低温、低风速、高相对湿度等不利的气象特征使得颗粒物中二次无机离子SNA(NH4+、NO3-、SO42-)的比重较干净天明显上升,其中硝酸盐贡献的增强最为显著.同时冬春季有机物中二次有机组分贡献显著.而受一次源的影响,冬春季重污染时期一次有机物的增强.  相似文献   
87.
概述了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的来源、性质、菌种筛选存在问题、遗传学研究以及固定化技术。简要介绍了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在环境保护、生物冶金以及生物脱硫领域的应用情况,深入了解能够工业化应用的基础条件;从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作用机理、反应条件、作用效果等方面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对该菌在电子废弃物中浸出铜金属的研究概况。为使该菌种更好地应用于电子废弃物领域,筛选适应性更强的菌种,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构建工程菌以提高菌种对相关金属的抗性、高效浸出是未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88.
对一放置2年时间的储罐试验模型进行长周期的声发射腐蚀监测,通过研究其在稳定腐蚀状态下的声发射信号特征,分析其腐蚀的机理和信号产生的原因,形成对储罐腐蚀更深入的认识。文章还对稳定腐蚀状态下的储罐声发射特征参数进行统计分析,为后续的储罐在线声发射检测评价打下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89.
基于2011年7月(夏季)和2011年10月(秋季)北黄海海域2个航次的调查资料,对北黄海夏、秋季营养盐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夏、秋季北黄海营养盐的平均浓度分别为:NO3- (1.57±1.71), (5.93±3.84) μmol/L,NO2- (0.22±0.18), (0.88±0.93) μmol/L,PO43- (0.22±0.13), (0.40±0.23) μmol/L,Si(OH)4 (4.98±2.23), (6.71±3.24) μmol/L,NH4+ (1.35±0.90), (1.23±0.69) μmol/L,夏、秋季北黄海NO3-分别占溶解无机氮的49%和74%.2个季节近岸海域表层营养盐浓度均高于中部海域,底层浓度高于表层,高值区是冷水团区.各断面营养盐的垂直分布层化现象明显,受冷水团以及水体交换混合的共同影响,浓度由表至底逐渐升高.夏、秋季表底层N/P、Si/N和Si/P比值的水平分布为近岸海域高于中部海域,且夏季北黄海浮游植物的生长繁殖受磷限制.  相似文献   
90.
以玉米(ZeamaysL.)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观测在重金属锌污染的土壤(总锌含量为1412.1mg·kg0)上施用不同改良剂(石灰、石灰+泥炭、石灰+胡敏酸钠、石灰+泥炭+硅肥、石灰+胡敏酸钠+硅肥,分别简称S、SN、SH、SNG、SHG)对土壤锌形态、生物有效性及其在作物中富集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各种改良剂均显著提高土壤pH值,显著降低土壤弱酸可溶态锌和可还原态锌含量,提高可氧化态锌和残渣态锌含量;提高玉米生物量和产量,增产效果为SHG〉SNG〉SH〉SN〉S。施人改良剂可显著降低锌在玉米不同部位的吸收和转运,植株根、茎、叶、籽粒锌富集明显下降,以SHG、SNG的效果最明昂.S的效果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