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70篇
安全科学   15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23篇
综合类   134篇
基础理论   46篇
污染及防治   63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15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以粉煤灰(FA)为原料,采用水热晶化一步法制备了Na P1型沸石(ZFA),对合成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采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对其进行改性。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改性后Na P1型沸石(MZFA)对水溶液中甲基橙的吸附特性,从动力学角度探讨了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浓度条件下,改性Na P1型沸石对甲基橙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在25℃时,静态饱和吸附量(Qm)为64.76 mg/g。动力学分析表明,改性Na P1型沸石对溶液中甲基橙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42.
本文以公共卫生危机和社会突发事件为个案,以政府面对这些危机所面临的挑战和取得的经验为研究对象,分析公共危机产生的原因和基本特征,提出了面对公共危机时应建立政府危机管理的预警系统,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动员社会参与危机救治,加强信息流通,加强公共危机的法制化建设.  相似文献   
43.
我国东部矿区生态系统退化机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炭开采已经给矿区生态系统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使矿区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不断下降,矿区生态系统正在发生退化。华东地区是我国的主要煤炭产区,该地区为高潜水位区域,因此该地区的生态退化具有其独特性,地表塌陷引起的土壤盐渍化、地面积水、水土流失等是引起这一地区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4.
灰霾的健康效应   总被引:57,自引:0,他引:57  
灰霾是颗粒物和气体污染物导致的可察觉到的能见度降低的污染天气现象.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大气污染加剧,灰霾天气也随之增多.总结了灰霾这一污染型天气的特征,介绍了灰霾的化学成分、污染机制等,并从影响机制和流行病学角度出发,对国内外灰霾对人体的健康效应研究成果进行了综合评述,提出目前急需解决的科学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5.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水环境问题开始涌现。海绵城市的提出正是立足于当下中国城市内涝及相关环境问题。基于此,本文简要分析了中国城市内涝的原因及海绵城市相关构建思路,重点阐述了美国可持续雨水管理经验与守护水资源上的实际做法,并给出了美国雨水管理实例,以期为中国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6.
介绍了面向石油化工企业的应急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设计及实现,利用遥感影像配合矢量图实现地理信息支撑平台,满足企业日常安全管理和应急响应过程中地图浏览、查询定位、空间分析、事故影响范围模拟计算及可视化展示、专题图及属性浏览、动态信息集成等功能需要。  相似文献   
47.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世界范围内使用的农药品种越来越多,用量不断增加。农药对非靶生物的影响以及农药残留导致环境污染,造成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破坏,早已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有关农药对生态系统中消费者类群毒性效应的研究较多。近年来,农药对于生态系统初级生产者- 藻类的毒性及其生态毒理学的研究倍受重视。大力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对于深入了解农药在生态系统中的迁移、转化及整体生态效应以及农药的生态风险评价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农药对单种藻类和藻类群落的毒性效应,影响毒性的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48.
彗星试验是一种检测真核细胞脱氧核糖核酸(DNA)损伤的技术,快速、低成本、适用于几乎所有真核细胞,因此常应用于遗传毒理学、辐射生物学、肿瘤细胞学、毒性检测等方面。尤其以灵敏度高、检测联合毒性的特点大量运用于环境研究中。主要介绍彗星试验方法学发展历程,彗星试验的原理及其在环境领域中的应用,并指出应用中的受限因素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为今后进一步推广该试验技术提供理论上的指导与参考。  相似文献   
49.
In this paper, semi-analytical expressions of the effective hydraulic conductivity ( $K^{E})$ and macrodispersivity ( $\alpha ^{E})$ for 3D steady-state density-dependent groundwater flow are derived using a stationary spectral method. Based on the derived expressions, we present the dependence of $K^{E}$ and $\alpha ^{E}$ on the density of fluid under different dispersivity and spatial correlation scale of hydraulic conductivi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orizontal $K^{E}$ and $\alpha ^{E}$ are not affected by density-induced flow. However, due to gravitational instability of the fluid induced by density contrasts, both vertical $K^{E}$ and $\alpha ^{E}$ are found to be reduced slightly when the density factor ( $\gamma $ ) is less than 0.01, whereas significant decreases occur when $\gamma $ exceeds 0.01. Of note, the variation of $K^{E}$ and $\alpha ^{E}$ is more significant when local dispersivity is small and the correlation scale of hydraulic conductivity is large.  相似文献   
50.
This study quantitatively analyzed spatiotemporal changes in land use and landscape pattern in a coastal gulf region of southeast China by comparing classified satellite images from 1988, 2002, and 2007, using a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remote sensing (RS), and landscape pattern metrics. The results show an increase in cropland, built-up area, and aquaculture area and a decrease in orchards, woodland, and beach area during 1988–2007. Over the study period, 64.3% of newly-expanded cropland was from woodland; newly-expanded built-up area of 34.8, 27.2, and 20.4% was converted from cropland, woodland, and beach areas, respectively; and newly-expanded aquaculture increased by 45.1 and 29.4% from beach and water body areas, respectively. Trend analysis of landscape pattern metrics demonstrates fragmentation of the landscape, with landscape pattern structure becoming more complex over the last two decades in the Louyuan Gulf region. Urbanization and policy developed to transfer beach/seawater areas into built-up area/aquaculture are the two main driving forces contributing to dynamic changes in land use and landscape pattern in the last two decades in Louyua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