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8篇
  免费   237篇
  国内免费   570篇
安全科学   194篇
废物处理   47篇
环保管理   117篇
综合类   1197篇
基础理论   221篇
污染及防治   207篇
评价与监测   73篇
社会与环境   93篇
灾害及防治   56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125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45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1.
随着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日益增长,政府空气污染治理的效率问题日益得到重视。本文从地方政府空气污染治理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视角入手,以全国30个省份为研究对象,运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2003—2015年各省级区域的空气污染治理效率。在此基础上,运用门槛回归模型分析政府空气污染治理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①地区间空气污染治理效率差异性较为显著。中部、西部空气污染治理效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东部和东北地区空气污染治理效率则上升比较平稳。②政策规划、碳源、污染物排放和环境治理投入表现出双重门槛特征,其中碳源对空气污染治理效率影响显著,而以碳为首的能源消费结构则主要对中部和西部空气污染治理效率产生影响。落后地区政府应注重产业升级,财政上应对碳税等税目进行征收,产业上应鼓励企业创新,并对落后企业进行倒逼升级。  相似文献   
52.
污染源大数据是环保大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以环境管理制度为基础的污染源数据管理过程中,一直存在制度衔接不流畅、数据不共享等诸多问题。本文调研考察了现有各项环境管理制度的衔接情况,提出以排污许可制度为核心,通过与其他环境管理制度有效衔接,实现环境管理的各个环节的有效覆盖。通过SWOT分析法对基于"一证式"改革的环境管理制度优化方案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以排污许可证为核心,设计企业环境管理信息系统框架。试生产与竣工环保验收实效不足,可转为企业自行备案;将环评审批结论纳入排污许可证,可大幅度减轻企业相关环境管理业务人员的负担。环境管理制度的优化必须建立在部门职能转变与整合之上;同时,还必须获得国家层面的立法与行政的支持;社会舆论的关注与支持也将推动环境管理制度优化的进程。以排污许可证管理为核心的信息系统框架可以有效实现污染源排放信息整合共享。  相似文献   
53.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Streptomycin used in human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is released into the environment mainly through excretions. As such, its elimination in water...  相似文献   
54.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focuses on enhancing urban well-being, while also balancing the demands of urban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natural resource consumption,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This work used general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to assess the urban sustainability efficiency (USE) and sustainability potential (SP) in Lanzhou and Xiamen, two cities that are characteristic of urban areas in western and eastern China. The assessment indicator system included important natural and urban welfare factors as input and output indices,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overall urban sustainability efficiency increased in Lanzhou and Xiamen from 1985 to 2010, but that the sustainability of natural resources clearly decreased. The urban sustainability efficiency of Xiamen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Lanzhou, and the sustainability potential of Xiamen was lower than that of Lanzhou; this indicates that Xiamen performed better in terms of 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urban sustainability efficiency in Xiamen has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urban population, and the rate and scal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have been higher than in Lanzhou. The assessment and analysis performed in this study show that cities with different natural resources and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have different forms, patterns, and trajectorie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55.
气溶胶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研究进展:以养殖场和医院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生素在医药和养殖业的大量使用导致耐药菌的出现,加速了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在不同环境介质中的传播扩散,抗生素耐药性已成为目前全球卫生、食品安全和发展的最大威胁之一。气溶胶作为ARGs的潜在储存库缺乏系统的研究数据,而通过空气传播具有较高抗生素抗性水平的细菌可能是引起重要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本文针对养殖场和医院2个抗生素大量使用的典型场所,对气溶胶中ARGs的污染现状、样品采集与检测技术进行综述,并探讨了这一环境污染的潜在风险,表明开展气溶胶中ARGs研究的必要性,并为以后需开展的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6.
根据中提供的碳排放计量方法,计算了四川省1999-2008年能源消费的CO2排放量、CO2排放强度以及能源消费各部门的CO2排放量,并根据结果分析了影响CO2排放量变化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999-2008年,四川省能源消费CO2排放量总体呈上升趋势;CO2排放量受能源消费...  相似文献   
57.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A large amount of biochar-derived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BDOM) will be released into the environment with biochars application into repairing...  相似文献   
58.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The massive use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AgNPs) is potentially harmful to exposed humans. Although previous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AgNPs can induce...  相似文献   
59.
60.
人为干扰对小兴安岭森林湿地土壤碳组分和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小兴安岭落叶林沼泽湿地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皆伐地、火烧地和落叶松湿地土壤碳组分和酶活性.结果表明:(1)3种湿地类型土壤SOC含量表现为对照地显著高于皆伐地和火烧地(p0.05),在0~10 cm土层中皆伐地与对照地相比降低了58.38%,火烧地与对照地相比降低了61.96%.皆伐地与火烧地在不同土层的土壤中SOC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DOC含量对照地显著高于皆伐地和火烧地(p0.05).在0~10cm土层中火烧地DOC含量是皆伐地的1.99倍,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干扰方式对土壤MBC含量影响的差异主要表现在0~10 cm的土层土壤,对照地分别比皆伐地和火烧地高23.13%和95.79%(p0.05).在不同的土层中皆伐地MBC含量均大于火烧地,与SOC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2)与对照地相比,皆伐地与火烧地0~10 cm土层的土壤蔗糖酶活性分别降低了45.59%和36.76%,脲酶活性显著降低了18.22%和55.69%(p0.05),蛋白酶活性降低了19.65%和17.34%,淀粉酶活性降低了6.29%和10.69%.土壤碳组分和酶活性在垂直方向上均表现为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皆伐和火烧造成森林湿地土壤碳组分和酶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