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5篇
  免费   279篇
  国内免费   565篇
安全科学   338篇
废物处理   40篇
环保管理   151篇
综合类   1448篇
基础理论   260篇
污染及防治   109篇
评价与监测   95篇
社会与环境   166篇
灾害及防治   102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162篇
  2021年   143篇
  2020年   178篇
  2019年   113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164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154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北京市典型餐饮企业油烟中醛酮类化合物污染特征   总被引:16,自引:8,他引:8  
程婧晨  崔彤  何万清  聂磊  王军玲  潘涛 《环境科学》2015,36(8):2743-2749
醛酮类化合物作为餐饮油烟的组成物质之一,是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中化学反应活性较强的一类物质.但目前国内还没有针对餐饮源醛酮类化合物的排放特征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为进一步明确餐饮源醛酮类化合物排放水平和控制现状,获取城市群餐饮源VOCs排放控制决策依据,本研究选取北京市8家不同类型的餐饮企业,采用涂布2,4-二硝基苯肼(DNPH)的硅胶采样管进行油烟样品采集,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对油烟样品中的醛酮类化合物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按基准风量折算后,8家餐饮企业排放的油烟中醛酮类化合物浓度高低依次是:烤鸭中式烧烤家常菜西式快餐学校食堂中式快餐川菜淮扬菜.餐饮企业油烟中醛酮类化合物(C1~C9)浓度水平范围为115.47~1 035.99μg·m-3.不同类型餐饮企业油烟中醛酮类化合物组分构成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中式餐饮企业醛酮类化合物C1~C3物质所占比例均在40%以上.快餐类餐饮企业醛酮类化合物C4~C9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类型餐饮企业.从醛酮类化合物控制现状来看,北京市目前主流高压静电式油烟净化器对醛酮类化合物的去除效果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92.
汪祺  韩佳芮  魏博凡  周磊  张亚  杨曦 《环境科学》2015,36(8):2906-2910
选取沙丁胺醇(salbutamol,SAL)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3种碳纳米管(CNTs,单壁碳纳米管SCNT、羟基衍生化多壁碳纳米管MWNT-OH和羧基衍生化多壁碳纳米管MWNT-COOH)对有机污染物在模拟太阳光照下降解的影响;并且研究了CNTs与天然水体中光活性物质三价铁离子(Fe3+)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3种CNTs能够通过竞争吸收光子,即光屏蔽作用抑制SAL光解;同时又能通过光致激发产生单线态氧(1O2)促进光解反应,两种作用机制同时存在,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抑制作用占主导地位.此外,CNTs还能通过静电吸附作用使水体中的光活性物质Fe3+失活,从而影响有机污染物在天然水体中的光化学行为.  相似文献   
93.
张千湖  高兵  黄葳  颜晓妹  崔胜辉 《环境科学》2017,38(9):3610-3619
在人口增长和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活性氮排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加剧.为研究省级尺度活性氮排放规律,采用排放因子法建立2000、2005及2010年福建省人为源活性氮排放清单,分析各地市3个年份活性氮排放量及排放强度特征.结果表明,3个年份福建省活性氮排放总量分别为538.4、587.0和619.97 Gg,呈整体增加趋势.在9个地级市中,增速最快的为莆田市,而漳州市排放量有所下降.排放量最大的为漳州和泉州,排放量最小的为宁德与厦门.从排放来源看,90%以上的排放来自农田生态系统和畜禽养殖系统.能源活动贡献较小,但其排放增长最为显著.2010年,各地市单位面积活性氮排放强度呈"东南沿海高西北内陆低"的格局,最高为厦门市,最低为三明市;GDP和人口排放强度则呈"东南沿海低西北内陆高"的格局,最高为南平市,最低为厦门市.在分析各地市活性氮排放源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不同地区活性氮减排重点,研究结果可为福建省及下辖各地市活性氮减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4.
朱育雷  倪长健  崔蕾 《环境工程》2017,35(1):98-102
基于2014年1月21日至2月5日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逐时PM_(2.5)质量浓度、大气能见度资料以及同期Mie散射激光雷达探测数据,遵循消光系数与细颗粒物质量浓度之间的关系,探讨污染边界层高度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污染时段内的污染边界层高度偏低,平均为221m;污染边界层高度与地面PM_(2.5)浓度的变化具有明显相关性,但污染边界层高度改变在前,地面PM_(2.5)浓度响应在后;污染边界层高度的日变化表现为单峰单谷型,峰值和谷值分别出现在08:00时和14:00时前后。  相似文献   
95.
宁雅  吴刚  赵以军  程凯 《环境工程》2017,35(1):41-45
研究了由光照、水深等造成的水体pH值变化对絮凝剂除藻效果的影响,并监测絮凝前后不同深度的水体pH值。结果表明:1)当水体pH值无垂向分层,但随光照在8.5~10.5变化时,表层水体终点pH值为5.8~7.9,除藻效率均高于80%,此时中下层水体pH值为5.4~8.0;2)当水体pH值有垂向分层,表层水体终点pH值为7.0~7.3时,除藻效率均高于80%,此时中下层水体pH值为7.0~7.1;3)水池实验中,当表层水体终点pH为6.8时,除藻率高达99.33%,此时中下层水体pH值为7.0~7.1,池水清澈见底。上述结果说明:不论水体pH值是否垂向分层,控制表层水体终点pH值为6.8~7.3时既能有效除藻,也不会使底层水体pH值过低;水体pH值有垂向分层时,絮凝剂的pH值应高于无垂向分层时的情况。  相似文献   
96.
为研究不同粒径羟基磷灰石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采用向污染土壤添加常规磷灰石(150 μm)、微米(3 μm)和纳米(40 nm)羟基磷灰石的田间原位试验方法,考察其钝化修复5 a后对土壤铜镉磷有效性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粒径羟基磷灰石均提高了土壤pH,降低了土壤交换性酸和交换性铝的含量,且微米羟基磷灰石处理效果最好.常规磷灰石、微米和纳米羟基磷灰石处理分别使w(离子交换态铜)降低了62.6%、74.3%和70.4%,w(离子交换态镉)降低了15.7%、25.3%和26.7%.3种材料均增加了土壤w(TP),其中4.61%~17.4%和73.4%~89.8%分别转化为树脂磷和稳定态磷.微米羟基磷灰石处理分别使土壤脲酶活性和微生物量碳含量提高了4.66和0.66倍.研究显示,微米羟基磷灰石更有利于铜和镉由活性态向非活性态转化,增加土壤磷的有效性,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在我国南方重金属污染红壤区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究黑色金属在污染淡水中后期腐蚀加速规律的生物学机制。方法采用高通量测序分析A3钢在富营养化水体和清洁水体中腐蚀产物内微生物的种群结构,并结合元素分析和XPS分析。结果获得了A3钢的腐蚀产物内微生物的门水平物种分布柱状图、OTU估计数统计表、OTU韦恩图、硫酸盐还原菌各属的相对丰度、微生物属水平热图等数据。结论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硫酸盐还原菌呈现更显著的水平,造成金属的硫化腐蚀更为严重,验证了黑色金属在富营养化污染淡水水体中后期腐蚀速率反转加速的现象。  相似文献   
98.
降解蒽嗜盐菌AD-3的筛选、降解特性及加氧酶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蒽是典型的多环芳烃类环境污染物,属于美国EPA优先控制的16种多环芳烃类化合物,其在高盐环境下的生物降解备受关注.本研究从某石油污染的高盐土壤中成功筛选出了1株高效降解蒽的菌株,经过对其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并命名该菌株为Martelella sp.AD-3.该菌株在0.1%~10%的盐度和6.0~10.0的pH范围内,均能够降解蒽.其生长和降解蒽的优化条件是:蒽初始浓度25 mg·L-1、温度30℃、pH值9.0和盐度3%,在优化条件下培养6 d,蒽的降解率可达到94.6%.根据已报道的双加氧酶α亚基的同源性设计简并引物,通过巢式PCR扩增获得双加氧酶基因的部分序列307 bp(GenBank:JF823991.1),与海杆菌属Marinobacter sp.NCE312(AF295033)菌株萘双加氧酶大亚基的部分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最高为95%.  相似文献   
99.
蒋宝  崔骁勇 《环境科学》2013,34(11):4473-4481
IEUBK(Integrated Exposure Uptake Biokinetic Model for Lead in Children)模型是美国环保署开发并推荐使用的儿童铅暴露风险评价模型,该模型的本地化是将其应用到我国的基础.本研究通过对儿童行为模式参数的敏感性分析,确定了儿童血铅含量对以手口接触为主要方式的土壤/灰尘暴露途径最为敏感.以我国西南Y省某污染区域为试点地区,采用问卷调查和环境介质分析等方法,对IEUBK模型中的儿童行为模式参数、环境介质铅浓度参数、土壤和灰尘摄入量参数进行了本地化.采用本地化后的模型预测了相邻的G省某重金属冶炼项目投产前及投产后5、10和20 a的儿童血铅含量,其几何平均值分别为5.28、5.77、6.03和6.32μg·dL-1;如果直接引用基于美国的模型默认参数,预测出的20 a后儿童血铅含量偏低61.39%.  相似文献   
100.
热激活过硫酸盐降解卡马西平和奥卡西平复合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研究了利用热激活过硫酸钠降解卡马西平和奥卡西平复合污染的规律.通过HPLC分析发现,在30~ 50℃时,卡马西平和奥卡西平的降解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50℃时,反应90 min后卡马西平降解率为65.5%,30 min内几乎能完全降解奥卡西平;提高过硫酸钠浓度有利于卡马西平和奥卡西平的降解,当过硫酸钠浓度为12.0 mmo1.L-1时,可分别在90 min和20 min内几乎完全降解卡马西平和奥卡西平;升高pH能提高卡马西平和奥卡西平的降解率,当pH为9.0时,可分别在75 min和15 min内将卡马西平和奥卡西平几乎完全降解.经淬灭实验和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检测表明,热激活过硫酸钠降解卡马西平和奥卡西平体系中起主要作用的自由基是·OH.结果表明,该法操作简单,pH适用范围广,可以在短时间内高效降解卡马西平和奥卡西平,实际应用前景良好,并可为实际废水中卡马西平、奥卡西平或其他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