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89篇
安全科学   22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22篇
综合类   128篇
基础理论   45篇
污染及防治   87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81.
土壤中残留苯磺隆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秦曙  乔雄梧 《环境化学》1997,16(2):119-121
本文报道了一种固相萃取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土壤中苯磺隆的残留分析方法,不同土壤的添加回收率平均为83.3%,86.3%,77.2%,线性范围2.55-510ng,利用本法分析苯磺隆,精确、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82.
黄杆菌P3-2降解对硫磷的质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杆菌(Flavobacterium sp.)P3-2具有水解对硫磷农药的能力.该菌在L.B培养基或以乙酸、乙醇或甘油为碳源的合成培养基上能产生对硫磷水解酶.用碱裂解法从P3-2菌株中分离出一种质粒(PAR).P3-2菌株经丝裂霉素C处理后,消除质粒的原菌株丧失了产生对硫磷水解酶的性能.用蔗糖梯度离心纯化的质粒DNA经EcoRI和BamHI消化,分别产生16和2个DNA片段、以EcoRI消化λDNA产生的6个片段的分子量作标准,测得PAR质粒的分子量约为37.16×10~6 dalton.在电镜下观察呈环状的DNA分子.  相似文献   
83.
衡山地区酸性降水来源和成因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运用大气物理和大气化学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衡山气态污染物、大气气溶胶、云水和降水的同步综合观测和分析,探讨了衡山地区酸性降水的来源和成因,指出衡山地区的酸性降水与大气污染物的传输有关.  相似文献   
84.
西南酸雨地区土壤中铝溶出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本文介绍了实验室动态模拟结果,对西南地区酸性沉降引起的土壤铝淋溶过程予以探讨。通过计算机推算拟合,提出了预测土壤中铝淋溶容量计算法。运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了近似于天然的动态过程中影响铝淋溶的主要因素及各因素间的相关性。得到了当降雨pH<6.0时,酸性土或弱酸性土中铝溶量和时间呈指数关系,以及影响铝溶出因素主要是酸雨的pH值、土壤的缓冲能力和环境温度等结论。  相似文献   
85.
半透膜覆盖好氧堆肥技术应用现状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膜覆盖好氧堆肥技术是近年来有机质好氧处理方式的研究热点,该技术主要由膜覆盖系统、微压送风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膜盖层是由两层高品质抗紫外线布层和一层聚四氟乙烯半透膜组成的3层材料,具有耐水透气的优点,既能阻隔外界环境使堆体不受雨雪天气影响,又能减少臭气的挥发,使堆体达到封闭发酵的环境条件.本文介绍了膜覆盖好氧堆肥技术的特点及优缺点,阐述了国内外膜覆盖好氧堆肥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分析了我国在膜覆盖好氧堆肥技术领域研究的不足之处,并指出未来应加深对堆肥全过程的工艺过程控制研究,拓展膜覆盖的应用范围,用于畜禽粪便、餐厨垃圾等其它有机垃圾处理领域.  相似文献   
86.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浸出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浸出液pH测定、全量测定以及(HJ/T 299-2007)硫酸硝酸法和(HJ/T 300-2007)醋酸缓冲溶液法浸提,对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浸出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浸出pH条件、飞灰中重金属含量以及重金属分布形态是影响浸出浓度的主要因素.相比于硫酸硝酸法,醋酸缓冲溶液法重金属提取效率明显较高,尤其是铜锌镉铬.垃圾焚烧飞灰潜在环境风险较大,在填埋处理及综合利用时应充分考虑其浸出特性.  相似文献   
87.
利用工业废铁泥制备α-FeOOH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工业废铁泥为原料,经酸浸、还原、空气氧化、过滤等步骤制备α-FeOOH。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孔隙比表面分析仪对产品进行了分析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表面活性剂、n(N aOH)∶n(FeSO4)为5.0的条件下,处理1kg废铁泥可得到α-FeOOH824.4g。  相似文献   
88.
The role of char nutrients in the biodegradation of coexisting dichlobenil and atrazine in a soil by their respective bacterial degraders, DDN and ADP, was evaluated. Under growing conditions, their degradation in soil extract was slow with <40% and <20% degraded within 64 h, respectively. The degradation in extracts and slurries of char-amended solids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char content, due to nutritional stimulation on microbial activities. By supplementing soil extract with various major nutrients, the measured degradation demonstrated that P was the exclusive limiting nutrient. The reduction in the degradation of coexisting dichlobenil and atrazine resulted apparently from the competitive utilization of P by DDN and ADP. With a shorter lag phase, ADP commenced growing earlier than DDN with the advantage of utilizing P first in insufficient supply. This resulted in an inhibition on the growth of DDN and thus suppression on dichlobenil degradation.  相似文献   
89.
采用无机陶瓷超滤膜和低浓度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处理亚甲基蓝(MB)模拟废水,考察了废水中SDBS、MB浓度及废水pH对超滤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DBS浓度影响MB在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光度值;当废水中SDBS浓度为1.20 mmol/L(即25℃时的临界胶束浓度)、废水中MB浓度为1.00 mmol/L、废水pH为9.0时,超滤效果最好;在此条件下,透过液中SDBS浓度和MB浓度分别为0.06 mmoL/L和0.01 mmol/L,MB的截留率为99.2%,膜通量为309.6 L/(m~2·h).SDBS对MB超滤过程的强化机理主要为MB与SDBS形成结合体析出及SDBS胶束的增溶作用.  相似文献   
90.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Letters - The discharge of various pollutant-rich wastewater in large volumes without adequate treatment seriously endangers the environment. Catalytic and photocatalyti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