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6篇
  免费   313篇
  国内免费   606篇
安全科学   453篇
废物处理   26篇
环保管理   143篇
综合类   1518篇
基础理论   265篇
污染及防治   45篇
评价与监测   114篇
社会与环境   126篇
灾害及防治   115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145篇
  2021年   144篇
  2020年   177篇
  2019年   119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122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154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144篇
  2008年   146篇
  2007年   167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辽河口粪便污染指示菌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3年分别于夏季和秋季对辽河口海域的粪便污染指示菌(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和肠球菌)及环境、水化学要素进行分析,研究粪便污染指示菌在海水中的数量、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水化学指标间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选取河口地区合适的粪便污染指示菌.结果表明:夏季总大肠菌群数量在1.7×105~6.2×106CFU·L-1之间,粪大肠菌群数量在5.0×102~8.7×104CFU·L-1之间,肠球菌数量在1.0×101~2.5×102CFU·L-1之间;秋季总大肠菌群数量在5.0×102~1.1×105CFU·L-1之间,粪大肠菌群数量在4.0×102~1.0×103CFU·L-1之间,肠球菌数量在3~95 CFU·L-1之间.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和肠球菌的数量变化与环境指标之间有着密切联系,特别是与盐度存在显著相关性;粪大肠菌群、肠球菌与水化学指标Si O4-4-Si、NH+4-N、TP和COD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其中粪大肠菌群与SiO4-4-Si和TP的相关性系数均大于0.742(p0.01),肠球菌与TP和COD的相关性系数均大于0.742.实验结果表明,辽河口粪便污染指示菌的数量在夏季高于秋季,近岸高于远海,其中粪大肠菌群和肠球菌的数量、分布特征与陆源污染物特别是氮磷的输入量密切相关,而且两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粪大肠菌群与肠球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河口粪便污染情况,建议采用粪大肠菌群与肠球菌作为河口粪便污染的指示菌.  相似文献   
142.
水环境中不同形态氮对甲芬那酸光降解影响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了紫外光照射下水环境中不同形态的无机氮(NO-3、NO-2和NH+4)对甲芬那酸(MEF)光解的影响.NO-3与NO-2均促进MEF的光解,NH+4对MEF的光解基本无影响;在NO-3、NO-2存在下添加适量异丙醇,显著抑制MEF的降解,实验表明NO-3、NO-2在光照下产生了·OH并参与对MEF的氧化降解.同时模拟研究了水体处于不同p E值下,水中存在的不同形态的无机氮对MEF光解的复合影响,其对MEF光解促进作用不是简单的叠加关系,增大p E值,MEF的光解速率先增大后减小.当NO-2和NH+4共存时,对MEF的光解主要表现为NO-2的影响;当NO-2和NO-3共存时,两者对MEF的光解存在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43.
华阳河湖群底泥沉积物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华阳河湖群底泥沉积物的粒径、有机质、总磷、总氮含量进行研究,探讨华阳河湖群龙感湖、黄大湖(由大官湖和黄湖组成)、泊湖三大湖区底泥污染物表层及垂向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黄大湖污染程度最大,其底泥中有机质、总磷和总氮含量均比其它湖区要高;有机质,总磷和总氮随着深度而降低,底泥再悬浮释放污染物风险较大;在龙感湖和黄大湖中,总磷和有机质弱相关,总氮和有机质正相关,泊湖则相反,表明3个湖泊底泥沉积物中氮、磷污染负荷的来源有所不同。该研究为研究华阳河湖群内源污染负荷特征和制定湖泊污染综合整治策略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4.
毛皮染色废水是一种高盐度、难降解、高污染的工业废水,整个处理环节都对环境生态有潜在的危害。文章采用4种不同废水处理工艺在相似操作运行参数下对毛皮染色废水进行处理,并利用T-RFLP技术观察不同处理工艺下活性污泥中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在4种处理工艺中,效果最好的是HA-SBR法,其COD、BOD5及NH4+-N的去除率分别可以达到93.75%、94%和93.59%。T-RFLP分析表明处理工艺的不同对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有着较大的决定作用,变形杆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及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是活性污泥中的优势种群,不同处理工艺下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同NH4+-N浓度关系最为密切。研究还表明,通过添加特定微生物菌剂或调节生化工艺可以增加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从而增强污泥体系抗污染物冲击性能,提高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45.
利用改性凹凸棒土为载体固定植物酯酶,对影响固定化效果的因素和固定化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固定化植物酯酶的优化条件为:戊二醛浓度为8%,交联时间1 h,固定温度40℃,加酶量20 m L/g凹凸棒土,p H值7.0,固定化时间5 h,固定化酶的酶活回收率约45%。比较固定化酶与游离酶的酶学性质,固定化酶和游离酶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0℃和35℃,最适p H值分别为7.5和7,表观米氏常数Km分别为37.3 mmol/L和12.4 mmol/L,固定化酶与底物的亲合力下降,固定化酶的热稳定性、p H稳定性及贮存稳定性都较游离酶有了一定的提高。固定化酯酶对毒死蜱的抑制程度与毒死蜱的浓度对数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对毒死蜱的检测下限为11μg/L。  相似文献   
146.
使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推荐的环境空气质量模式(AERMOD和CALPUFF)对海陆风日沿海电厂的烟气扩散进行了对比模拟研究。模拟结果表明:由于大电厂的烟气抬升高度较高,大电厂烟囱的有效高度往往会高于珠江口海陆风的厚度,因此该区域海陆风对大电厂烟气扩散的影响不大;在海陆风发生时,由于风向的垂直切变极大,在此种情况下,AERMOD模式对烟气扩散的模拟结果明显不合理;同时,2个模式模拟的落地浓度值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有较大的差距;在某些气象条件下,电厂烟气会扩散到非常远的地方,由于AERMOD模式模拟范围有限(50 km),因此不适用于此种情况下烟气扩散的模拟。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建议在沿海区域,针对重大污染源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尽量使用CALPUFF模式进行核算验证。  相似文献   
147.
以焦化行业中典型企业——徐州某焦化生产企业年产100万t捣固焦生产线项目为例,采用新的评价体系和数学模式对项目环境风险进行定量的预测评价,在环境风险定量预测方面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对同类焦化行业环境风险预测及防范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8.
沿海地区输电铁塔防护涂层耐腐蚀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沿海地区输电铁塔防护涂层体系的腐蚀失效行为,评估涂层的防护性能,为铁塔防护涂层寿命体系评定和修复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分别采用热镀锌、热镀锌/冷涂锌复合涂层、热镀锌/带锈环氧涂层三种技术方案,对铁塔角钢材料进行防腐保护,采用中性盐雾方法模拟沿海环境对试样进行耐蚀性测试,通过试样表面形貌观察、极化曲线、以及阻抗谱等电化学手段对保护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热镀锌、热镀锌/冷涂锌复合涂层在盐雾150 h出现大面积腐蚀,热镀锌/带锈环氧涂层在盐雾2000 h未发生明显腐蚀。结论热镀锌/带锈环氧涂层的耐蚀性能优于热镀锌/冷涂锌漆和热镀锌涂层。  相似文献   
149.
2013年大连市区PM10年均值为85μg/m3,同比升高28.8%,是近十年来PM10涨幅最大的一次。分析得出2013年PM10升高原因主要有:12013年气象条件较2012年不利于污染物扩散;22013年雾霾产生的PM10约占全年PM10总量的14%,同比上升11个百分点;3监测方法转变导致2013年PM10浓度升高7%左右;4本地污染源的影响。据此提出,大连市要完成PM10约束性指标,除了采取常规控制措施外,还需要从根本上改变能源结构,同时开展大气污染联防联控。  相似文献   
150.
本文中对江西省环境保护服务业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环境保护服务业经营规模、行业分布、经营能力和盈利水平等经营现状,并总结了江西省环境保护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