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44篇
  免费   619篇
  国内免费   1641篇
安全科学   568篇
废物处理   156篇
环保管理   377篇
综合类   3352篇
基础理论   772篇
污染及防治   840篇
评价与监测   251篇
社会与环境   259篇
灾害及防治   229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21篇
  2022年   289篇
  2021年   296篇
  2020年   356篇
  2019年   224篇
  2018年   204篇
  2017年   248篇
  2016年   184篇
  2015年   281篇
  2014年   297篇
  2013年   390篇
  2012年   401篇
  2011年   438篇
  2010年   394篇
  2009年   352篇
  2008年   368篇
  2007年   305篇
  2006年   323篇
  2005年   216篇
  2004年   187篇
  2003年   137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124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水质凯氏氮标准样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水质凯氏氮标准样品的研究方法。在研究过程中,完成了样品的配制、均匀性、稳定性等工作。经过多家实验室协作定值,确定了样品的标准值及不确定度,并提供使用。  相似文献   
982.
在通过可达性方法确定长江中游城市群县域范围的基础上,运用熵值法从人口、经济及社会3个子系统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县域2001、2006及2011年3个时期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测度,运用空间自相关对综合城镇化水平的空间演变进行分析并分类,利用回归分析对各类型县域进行驱动因子分析。结果表明:(1)长江中游城市群县域综合城镇化水平持续提升,但各地区间的发展速度差异明显;在子系统演化过程中,以经济城镇化的快速演进为主要特征,其次为社会城镇化,最后为人口城镇化过程。(2)综合城镇化水平及其变化率与城市等级规模、交通及产业结构转型密切相关;各子系统在空间格局演变进程中有着不同的特点,但子系统变化率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3)长江中游城市群县域城镇化依据关联性可以划分为"耦合聚集"型、"中心洼地"型、"拮抗聚集"型及"核心边缘"型,各类型县域空间格局演变明显。(4)內源力在"耦合聚集"型县域及"拮抗聚集"县域城镇化进程中具有促进作用,投资力对"中心洼地"型县域影响作用明显,而"核心边缘"型县域主要驱动因子为行政力和內源力;根据各类型县域主要驱动因子提出促进城镇化发展的相应措施,以做到因地制宜地指导各地区城镇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83.
目的 弄清某型引信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失效模式,研究高温高湿环境对引信薄弱部件的影响。方法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类比热扩散仿真,建立湿扩散仿真方法。以某型引信为研究对象,开展湿仿真、热仿真、湿-热-机械耦合仿真,根据仿真计算结果,找出薄弱部件,分析其老化失效模式。结果 在环境温度为85℃和相对湿度为85%条件下,仿真时长设定为1 h,结果显示,引信内部温度传递基本达到饱和,湿度分布梯度明显,产生的应力集中和变形量最大在涡轮电机外壳,达0.19 mm,并产生了约17 MPa的应力集中,与真实样品出现的失效部位与失效模式高度一致。结论 高温高湿环境下,湿-热耦合应力将导致引信出现缺陷,缺陷集中在电机外壳处。  相似文献   
984.
选择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us)作为受试生物,以泥鳅死亡率、血液红细胞数量、红细胞体积、红细胞微核率和核异常率作为测试指标,考察了沉积物中"加标"金属镉(Cd)的毒性状况,探讨了水体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生物毒性影响.结果表明:高有机质的粘土粉砂性沉积物能够有效吸附重金属镉;镉加标暴露组泥鳅的死...  相似文献   
985.
为指导操作人员正确地处理化工生产过程中的问题,防范人为误操作导致的事故发生,开发了以化工生产的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结果和典型事故原因分析结果为知识库的事故预防信息系统.系统实时在线监测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变量,通过判定变量间的影响关系,实现对化工生产过程潜在危险的辨识、预警并给予实时操作指导,以确保生产安全,提高装置的生产效率.最后,以丙烯聚合工艺为例,在多功能过程试验控制平台上进行了验证,探讨了事故预防信息系统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986.
城市地震风险整体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市已经成为我国防震减灾的重中之重,国家越来越重视城市地震风险管理,将地震灾害管理的重点集中在城市地震风险的评估和管理工作上.通过计算预期的物理破坏、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并考虑社会的脆弱性和恢复的能力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将各种因素的值进行转化,形成可以进行相加的指数,并乘以相应的权重,最终得到城市的地震风险.从地震风险管理的角度出发,引入城市地震整体风险评价法对淮南市的地震风险进行评估,并给出了提高地震防灾减灾能力的几条建议,为城市地震防灾减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7.
生产现场的供配电系统通常按照三相平衡负载设置,当运行中的供配电系统不平衡加入大功率单相设备时,必须校验原系统的零线截面是否满足载流量的要求。通过生产实例说明了TN-C系统中零线传导三相系统中不平衡电流和单相电流、减少中性点的电压偏移的作用,指出了合理选择TN-C系统零线的方法。  相似文献   
988.
2021年在天津市不同功能区共设置4个点位同步采集细颗粒物(PM2.5)样品,测定了其中8种碳质亚组分的含量.结果表明,采样期间各点位ρ[有机碳(OC)]为3.7~4.4 μg·m-3,ρ[元素碳(EC)]为1.6~1.7 μg·m-3,OC浓度在中心城区最高,EC浓度差别较小.采用最小比值法对二次有机碳(SOC)进行估算,结果表明环城区二次污染较为突出,SOC占OC的比例达48.8%.各功能区碳质亚组分间的相关性强弱呈现出外围区>中心城区>环城区的特征,均表现出EC1与OC2和EC1与OC4相关性最强.正定矩阵因子(PMF)来源解析结果显示,道路扬尘源(9.7%~23.5%)、燃煤源(10.2%~13.3%)、柴油车尾气(12.6%~20.2%)和汽油车尾气(18.9%~38.8%)是天津市PM2.5中碳组分的主要来源.不同功能区碳组分污染源存在差异,中心城区和外围区主要受汽油车尾气影响;环城区受二次污染和柴油车尾气的影响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989.
张政  周廷刚  周志衡  昌悦 《环境科学》2024,45(3):1304-1314
探究城市化对PM2.5浓度的非线性影响及其驱动机制,对城市的大气污染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2~2020年长江中游城市群的遥感数据和统计数据,采用空间自相关、系统动态面板回归模型和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等方法,揭示长江中游城市群PM2.5浓度的时空演变,并探究不同空间尺度下城市化对PM2.5浓度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①2002~2020年长江中游城市群PM2.5浓度整体呈下降趋势,在空间上大致呈“北高南低”的分布格局.②热点城市有向长江中游城市群西部扩张的趋势,冷点城市空间相关程度有所增强.③PM2.5浓度与经济城市化、土地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之间分别存在“N”型、倒“U”型和“U”型曲线关系.第二产业和能源消耗对PM2.5浓度变化呈显著促进作用,降水和植被能够有效地削弱PM2.5污染.④各城市化因子在局部的整体驱动效应均发生了转化,其主要影响区域集中在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东南、西北和西南等边缘地带城市.结合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城市发展现状和区域特征,推进产业绿色转型,合理规划城市空间布局和人口分布,增强基础设施建设将有助于实现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90.
廖雨枫  王正  潘旸  李爱民 《环境科学》2024,45(3):1561-1576
在水资源紧缺的当下,污水再生利用是一项重要的环保战略更是资源战略.消毒能有效杀灭病菌和阻断介水疾病的传播,是保障再生水用水安全的重要手段.然而,消毒剂会不可避免地与水中有机物发生反应形成具有毒害效应的消毒副产物.围绕污水在再生消毒过程中所产生的消毒副产物,针对其检测识别方法、生成条件(前体物、消毒工艺及水质条件对消毒副产物生成的影响)以及控制方法(源头控制、过程控制及末端控制)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对再生水消毒副产物的未来研究动态进行了探讨,可为保障再生水的安全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