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1篇
  免费   747篇
  国内免费   1350篇
安全科学   693篇
废物处理   54篇
环保管理   306篇
综合类   3303篇
基础理论   539篇
污染及防治   86篇
评价与监测   191篇
社会与环境   267篇
灾害及防治   199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19篇
  2022年   266篇
  2021年   282篇
  2020年   372篇
  2019年   243篇
  2018年   210篇
  2017年   221篇
  2016年   212篇
  2015年   240篇
  2014年   248篇
  2013年   278篇
  2012年   349篇
  2011年   323篇
  2010年   342篇
  2009年   302篇
  2008年   281篇
  2007年   299篇
  2006年   285篇
  2005年   213篇
  2004年   166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运动消耗对草鱼幼鱼游泳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草鱼幼鱼(体长80~97 cm,体重96~134 g)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室专利装置研究了不同运动消耗状态下的草鱼幼鱼游泳能力。结果表明:在正常状态下草鱼幼鱼的临界游泳速度[WTBX](Ucrit)为711±060 BL/s,耗氧率(MO2)与流速(U)方程拟合为MO2=4705+419U123,耗氧率随着流速的增大而增大,且草鱼的有氧运动效率较高。在4种运动消耗状态(06Ucrit、08Ucrit、10Ucrit、12Ucrit)流速下运动1 h草鱼的消耗后临界游泳速度(Upcrit)分别为:725±135、633±06、626±08、560±04 BL/s,临界游泳速度随着前期消耗流速的增大而减小,相应的耗氧率方程拟合为:MO2=38269+465U144,MO2=44526+4223U146,MO2=46611+4790U149,MO2=60034+3883U151。运动消耗会导致草鱼的有氧运动效率降低,同时随着运动消耗速度的增加有氧运动效率随之降低。研究结果认为在设计以草鱼为主要过鱼对象的过鱼设施时,鱼道内的流速不应大于08Ucrit,以使鱼类顺利通过。针对不同过鱼对象游泳特性进行设计的鱼道能够提高鱼类通过鱼道的效率  相似文献   
142.
为合理利用多智能体算法解决城市扩张动态模拟问题,基于地理学理论和社会学规律对粒子群算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提出分段式粒子群算法(SPSO),并结合元胞自动机模拟复杂时空过程的能力,构建出适用于城市扩张模拟的地理元胞自动机SPSO-CA。在SPSO-CA中我们利用多时像的土地利用数据、交通路网数据和地形数据,挖掘出1995~2000年南京城市扩张的土地转换规则。再由此规则实现1995~2008年的南京市城市扩张过程的动态模拟。最后对比SPSO-CA、PSOCA及NULL模型结果得:SPSO-CA总精度86.3%,Kappa系数为0.792,Moran’s I为0.078,PSO-CA总精度83.6%,Kappa系数为0.755,Moran’s I为0.054,NULL模型总精度81.9%,Kappa系数为0.741,真实的Moran’s I为0.072。这表明无论是总精度还是空间一致性,SPSO-CA都优于PSO-CA和NULL模型,即用SPSO-CA模拟城市扩张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3.
本文综述了导电混凝土的发展以及应用情况,提出了用导电混凝土作为接地材料的设想,并选择氧化铁粉作为骨料,添加适量碳粉配制了一种导电混凝土来验证。通过改变不同的配比制作导电混凝土模型,用四电极法测量其电阻率,得出碳粉比例对其电阻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4.
基于GIS的太湖流域主要生态风险源危险度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太湖流域主要生态风险源为评价对象,充分考虑多类型多等级风险源作用强度的差异性,构建了风险源危险度评价模型,并在此基础上依据风险源发生机率、强度及作用范围等建立了太湖流域洪涝、干旱、极端气象、土壤侵蚀及污染排放等主要生态风险源的危险度评价指标体系。在ArcGIS技术支持下,创建了太湖流域1 606个网格和24个县市的风险源危险度统计数据库,采用AHP权重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叠加分析、空间分析等技术方法最终实现太湖流域单要素及综合生态风险源危险度的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流域内生态风险源的分布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规律。其中,高生态风险源危险区集中分布在环太湖北部一带,面积约占流域面积的1172%;较高危险区主要呈“西北 北 东北 东”半环状分布格局,所占面积约2452%,危险度较低的区域集中在流域西南部的苕溪流域一带,面积占1566%。此外,不同区域主导生态风险源组成亦不同,约599%的区域是以污染排放为主导生态风险源,主要分布在镇江 宜兴 长兴 安吉一线以东的地区;2545%的区域主导生态风险源为干旱,主要集中在镇江 宜兴 长兴 安吉一线以西;1244%的区域是以洪涝灾害为主导风险源,集中分布在湖州、宜兴等地;而以水土流失、极端气象灾害作为主导风险源地区相对较为分散,所占比例较小  相似文献   
145.
针对当前无线通信中的终端天线应用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宽带微带天线结构,并采用了高频电磁场仿真软件进行了仿真验证和实际样品测试。结果表明,该天线可在0.816GHz~1.099GHz频段和1.657GHz~2.260GHz频段内达到要求的驻波比,可以实现GSM850/900/1800/1900频段以及WCDMA2100频段的要求。同时该天线结构整体辐射性能好,具有全向辐射性,适合移动终端使用。  相似文献   
146.
文章在介绍了模态试验基本方法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锤击法测量航天器局部载荷结构的模态试验方法。通过对该载荷不同方向的激励,得到了其各个方向的模态频率、模态阻尼和模态振型,为航天器有效载荷设计及修改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47.
以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生化出水为背景水样,考察了臭氧氧化对2,4,6-三氯酚、氯苯、1,2-二氯苯、对硝基氯苯、四氯酞酸5种特征氯代烃污染物的降解效果,并对其降解动力学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臭氧对2,4,6-三氯酚和氯苯的降解效果最好,反应30 min时的去除率均接近100%,其次为1,2-二氯苯和对硝基氯苯,反应30 min时的去除率分别为95.7%和36.0%,最差为四氯酞酸,反应30 min时的去除率仅为8.9%;臭氧对2,4,6-三氯酚和对硝基氯苯的降解符合零级动力学方程,对氯苯和1,2-二氯苯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对四氯酞酸的降解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48.
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水中铊,对样品前处理的多个细节进行改进,使前处理过程耗时缩短,回收率提高。试验表明,方法在0μg/L ~5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95;检出限为2.0μg/L,取样量为500 mL,富集50倍时,方法检出限为0.04μg/L;实际水样测定结果的 RSD 为4.9%~8.4%;实际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4.0%~102%。  相似文献   
149.
按提供产品的类别,乡镇尺度空间由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和建设空间组成,这3部分空间共同承载着乡镇社会经济发展的重任。坚持生态保护对发展的约束与支撑功能并存的理念,建立以生态约束为前提,并与开发建设协同推进的分区指标体系、技术方法及应用模式,是生态文明战略下空间功能分区的有益探讨。以南京市六合区雄州街道为案例,借助Arc GIS空间分析工具,采用互斥性矩阵分类法,通过对生态约束、农业发展、工业发展与人居环境等建设开发适宜性的单项与综合评价的集成,构建生态、农业和建设空间布局的总体架构,实现了街镇空间功能的整合与科学定位;划分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适宜建设区和已建设区等四大类功能区,并提出各功能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与产业发展导向,为实施区域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协同推进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0.
为实现风送管道物料静电监测与控制,预防料仓静电燃爆事故,提高聚烯烃装置料仓安全水平,基于非平衡式双极性离子风消电技术,开发了双极性离子风消电器;基于离子风消电器和静电监测器,探讨了石化粉体料仓用离子风消电控制系统组成、电路、气路布局;对非平衡式双极性离子风消电系统进行现场应用测试。结果表明:基于此管道粉体消静电技术,合理调节正、负侧控制电压,可有效控制管道物料荷质比稳定在±0.3 μC/kg以内,保障聚烯烃装置料仓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