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7篇
  免费   321篇
  国内免费   577篇
安全科学   320篇
废物处理   43篇
环保管理   110篇
综合类   1533篇
基础理论   228篇
污染及防治   56篇
评价与监测   145篇
社会与环境   116篇
灾害及防治   84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138篇
  2020年   161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52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187篇
  2009年   188篇
  2008年   144篇
  2007年   156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详细介绍了火电厂烟气脱硫装置性能检测的指标、系统、组织、流程和方法,为脱硫工程后评估中脱硫装置的性能考核和验收检测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指导。  相似文献   
72.
城市“马路拉链“治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马路拉链"现象不仅带来了经济和环境损失,还诱发更深层次的社会和谐损失.该现象的产生源于错误的政绩观、城市地下管网管理体制弊端及针对"马路拉链"问题的监督和约束机制之不健全.为此提出三个治理对策:其一,摆正城市公共服务主客体基本立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其二,从提高城市道路规划水平入手,对城市地下管网实施系统治理;其三,建立健全"马路拉链"监督与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73.
随着车辆技术进步和燃油品质提升,河南省在用柴油车加载减速污染物现行排放限值已不能对高排放车辆进行有效监控。依据《确定压燃式发动机在用汽车加载减速法排气烟度排放限值的原则和方法》(HJ/T 241—2005),采用相对光吸收系数与累积频率法,对9 458份在用柴油车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提出符合河南省的在用柴油车排放限值。建议河南省在用国三、国四、国五轻型柴油车尾气光吸收系数限值分别为0.98、0.89、0.76m~(-1),而相应重型柴油车尾气光吸收系数限值分别为0.66、0.62、0.48m~(-1);依据该限值,河南省在用柴油车的年检合格率控制在82.6%,高排放柴油车比例为17.4%,符合HJ/T 241—2005的要求。  相似文献   
74.
通过对Pb-Zn复合胁迫下干旱区绿洲土壤中油菜种植进行盆栽试验模拟,探讨了重金属复合污染对油菜生长的影响及其各形态之间的转化规律和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低浓度Pb、Zn处理下,油菜生长得到促进,茎叶生长优势大于根系.随着外源重金属的投加,土壤中Pb、Zn主要赋存形态较对照均由紧结合态向松结合态转化,重金属生物有效性提升;可交换态Pb、碳酸盐结合态Zn分别是油菜不同部位吸收Pb、Zn的主要贡献形态.油菜在低浓度胁迫水平对Pb、Zn的富集能力和转移能力强于高浓度胁迫水平,且油菜对Pb、Zn的富集、迁移系数均随土壤中对应元素或共存元素生物有效态含量的增大而减小.所有处理中,油菜茎叶中的Pb含量均超出了食品安全限量指标,建议在此类土壤种植叶菜类蔬菜前进行相关指标检测.  相似文献   
75.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Preschool children aged 3–6 years are vulnerable to exposed to particulate matter (“PM10” and “PM2.5”). It is required...  相似文献   
76.
1株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细菌DK1的分离鉴定及其脱氮特性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从某反应器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出1株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细菌,命名为DK1,并对该菌进行脱氮特性研究.在以葡萄糖为碳源,C/N量比为5时,分别以NaNO_3和NaNO_2为氮源,二者的好氧反硝化速率为4.09 mg·(L·h)-1和4.43mg·(L·h)~(-1).以二者同时为氮源脱氮率为100%;此外,菌株DK1具有异养硝化性能,NH_4~+-N平均去除速率为2.32mg·(L·h)-1.缺氧时以NO_2~--N为氮源菌株DK1可将一系列梯度浓度NO_2~--N(约100~300 mg·L-1)在36 h内降为0.当NO_3~--N和NO_2~--N同时存在时,菌株DK1会优先利用NO_3~--N进行反硝化.同时该菌株还具有同步硝化反硝化(SND)性能,可同时去除NH_4~+-N、NO_2~--N或NH_4~+-N、NO_3~--N,30 h内脱氮率分别达95.06%和94.69%.相同时间内在NH_4~+-N、NO_2~--N和NO_3~--N三者均存在时,脱氮效果最佳,达100%.菌株DK1的高效SND及反硝化性能表明其在处理含氮废水方面有一定的潜力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7.
高地下水位地区透水停车场的水文控制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确定高地下水位地区透水铺装对路面径流的水文控制效果,在上海市区建造了4个实验性透水铺装单元与1个不透水铺装对照,其中3个为设有防水衬底的不透型设施分别为透水混凝土铺装(设施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缝隙透水砖面层(设施Ⅱ)、碎石基层/缝隙透水砖面层(设施Ⅲ),1个普通缝隙透水砖铺装(设施Ⅳ),以及1个不透水混凝土对照(设施0).历时1年监测了实际降雨条件下4种实验设施的表面径流、排水管出流流量及表面渗透速率,考察不同设施的径流总量削减率、峰值削减及峰现延迟能力.结果表明,缝隙透水砖面层的表面稳定渗透速率明显小于透水混凝土面层,使用1年后,2种面层表面稳定渗透速率均明显下降;4种设施的表面产流均无显著差异;3种不透型设施的就地消纳水量能力均较弱,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分别为24.2%、28.5%、28.4%,排水管不发生出流的控制降雨量分别为5.2 mm、7.8 mm、7.8 mm;设施Ⅰ的峰值削减与峰现延迟效果弱于设施Ⅱ及设施Ⅲ,且3种设施的峰值削减率和峰现延迟时间与降雨强度呈现显著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78.
袁浩东  白瑶  李秋旭  王英  金军 《环境科学》2017,38(6):2594-2599
本研究通过分析采集自云南省开远市的13个树皮混合样品和13个相应的头发混合样品中DL-PCBs的水平、同族体分布及相关性,研究了当地人群对DL-PCBs的主要暴露途径.结果表明,云南开远树皮和头发样品中DL-PCBs的含量分别为4.0~88.9 pg·g-1和4.1~19.3 pg·g-1,其在当地环境和人体中的污染程度均较轻.树皮和头发样品中主要的DL-PCB同族体均是PCB-118,分别占总含量的48%和61%.树皮样品中DL-PCBs的各同族体具有相同的源,其主要的来源可能是大气的长距离输移.云南开远市居民头发中的PCBs可能来源于内部暴露和外部暴露的综合作用,其中外部暴露对低氯代PCBs的贡献要高于高氯代PCBs.  相似文献   
79.
针对生物滴滤塔系统脱硝效率偏低的问题,在原实验室装置基础上,对滴滤塔系统进行改进,并模拟燃煤烟气的特性,考察了重金属离子、氧气含量以及强化剂对净化效果的影响,并探究了生物滴滤塔系统对锅炉非稳定运行工况的适应性。结果显示:烟气内的重金属离子对微生物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As离子和Pb离子对体系微生物组成的毒性影响最大,Zn离子的影响最小;氧气含量对脱硝效率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含氧量越低,脱硝效率降低幅度越大;强化剂组合结果表明,亚硝酸钠+Fe(II)EDTA的组合,强化效果最为明显;生物滴滤塔脱硝系统对锅炉非稳定运行工况适应能力较差,系统停运再启动,停运1周之内,系统经过10 d可以恢复至原来的性能,如果停运12 d以上,系统恢复则长达30 d。根据研究结果,为中试研究提出优化及研究方向建议。  相似文献   
80.
采用溶胶-凝胶法并以不同温度焙烧制备一系列CeO_2(ZrO_2)/TiO_2(CZT)催化剂,考察了CZT催化剂固相结构、酸量、比表面积等性能与催化活性的关系。采用XRD、BET、NH3-TPD、H2-TPR以及XPS等表征技术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焙烧温度为450℃时CZT催化剂具有最高的催化活性,其在240~400℃的温度窗口内活性均高于90%,且具有较好的抗水和抗硫中毒能力。随着焙烧温度的提高,催化剂表面的Ce和Zr原子进入体相晶格且Ce0.5Zr0.5O2向Ce0.75Zr0.25O2转变,导致催化剂的储释氧能力和氧化还原性能降低。另外,锐钛矿和金红石型TiO_2晶粒尺寸的增加,催化剂的有效比表面积和总酸量降低,因此CZT催化活性随着焙烧温度的提高而有所降低。换言之,大的比表面积、良好的氧化还原性能、表面Ce4+的富集以及酸性位的增多均有利于NH3-SCR活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