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5篇
  免费   242篇
  国内免费   663篇
安全科学   220篇
废物处理   98篇
环保管理   226篇
综合类   1474篇
基础理论   362篇
污染及防治   418篇
评价与监测   120篇
社会与环境   137篇
灾害及防治   10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128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141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150篇
  2013年   190篇
  2012年   209篇
  2011年   206篇
  2010年   160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81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国内大部分地区现行的环境空气功能区划方案都是在1997年制定划分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扩大及区域相关规划的调整变化,原环境空气功能区划分方案与现行的土地利用规划、风景区旅游规划、区域总体发展规划等存在一定的不协调,导致环境空气保护的一系列措施实际操作性不强。近年来不少地方已经为了和谐各规划的矛盾、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提出对原环境空气功能区划局部地区的调整,本文结合相关案例,就编制环境空气功能区划调整可行性方案的技术思路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992.
毛伟  如黑艳 《地球与环境》2011,39(3):399-404
在深入总结分析金坪子滑坡和利用GIS技术提取坡度等因子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从金坪子滑坡的表面形态、滑坡内部条件和诱发因素中选取11个指标作为评价金坪子滑坡危险度的评价因子,根据典型地质灾害危险度评价模型对金坪子滑坡进行危险性评价,最终得出金坪子滑坡的危险性系数为3.87,危险度为Ⅲ级,危险性较高;同时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将AHP法得到的权重进行因子赋值并叠加计算,最终得到金坪子滑坡危险性分区图,其结果与实际勘察情况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果表明,运用层次分析法和GIS技术相结合进行金坪子滑坡危险性评价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3.
我国绿色贸易转型战略取向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十二五"及今后时期,绿色贸易转型是我国实现绿色经济转型的重要优先领域,是缓解对外贸易发展资源环境压力,改善环境质量,促进"十二五"环保目标实现的重要途经。本文在反思传统贸易发展方式基础上,提出实现从"以环境输出为特征"到"以生态修复为使命"的绿色贸易转型,是我国未来贸易发展长期而艰巨的使命和任务;并在进一步梳理"十二五"绿色贸易政策空间基础上,揭示出"环境输出"向"生态修复"环境友好型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成为绿色贸易转型的重要战略取向。  相似文献   
994.
贸易政策环境影响评价方法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贸易政策对环境存在着正面或负面影响。初步定性判断,我国参与的各区域经济贸易合作将对我国环境产生一定影响。为此,本文在紧密跟踪参与WTO及其他环境与贸易谈判进程支持我国谈判的同时,创新性开展贸易政策环境影响方法初步探讨。研究表明:贸易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以外促内的重要环境管理手段,而研究编制我国贸易协定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技术导则是我国目前环境影响评价领域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建议,第一,我国应深入开展贸易政策环境影响评价理论与实践研究,为进一步实施贸易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提供政策依据。第二,环保部门应该尽快研究编制我国自贸区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为推进政策环评提供技术准备,为修改《环评法》和政策环评作技术储备。第三,借助于自贸区环境部长级会议机制,进一步推进与各成员国之间经济贸易与环境保护领域的国际合作。第四,构建我国自己的绿色贸易保障体系,防止国外污染向我国转移,维护我国国际环境形象。  相似文献   
995.
Copper and zinc interaction on clearance from water and distribution in different tissues was investigated for the freshwater mussel, Cristaria plicata, 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s. Clearance rate of Cu or Zn from water was highly dependent on exposure concentration. Interaction effect was most evident at 300 μg·L−1 Cu exposure and depressed the Zn clearance rate significantly (p<0.05). However, the presence of 100 μg·L−1 and 300 μg·L−1 Zn hardly affected the Cu clearance rate. The 300 μg·L−1 Cu presence enhanced Cu accumulation in each tissue most significantly (p<0.01), but caused Zn content to decrease in the gills by 62% (p<0.05), viscera by 49% (p<0.05) and foot by 31% (p<0.05), and increase in the mantle by 97% (p<0.05) and the muscles by 243% (p<0.05) for different Zn exposure treatments. The response of metal accumulation in various tissues of the test mussels indicated that Zn transferred from the gills, viscera and foot to the mantle and muscles might be one of the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Zn regulatory mechanism by leading to a narrow range of Zn concentration in the different tissues.  相似文献   
996.
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适宜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构建宝泉岭垦区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共4层28个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为评价指标赋权重,为垦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997.
颗粒海藻酸镧对饮用水中氟的吸附去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亚坤  丁文明  黄霞 《环境科学》2010,31(11):2818-2823
以氯化镧与海藻酸钠为原料,采用滴球法制备了粒径为1~1.5mm的海藻酸镧小球,经过水洗、干燥后得到镧负载量25%(质量分数)的海藻酸镧颗粒吸附剂,应用该吸附剂进行饮用水除氟研究.通过间歇吸附实验,分别进行了吸附速率、pH值影响、吸附等温线、共存离子影响等吸附性能评价,并对吸附前后吸附剂表面与溶液组成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颗粒的吸附速率很快,反应2h后出水氟浓度即逐渐趋于稳定,吸附速率曲线符合拟二级反应速率方程;吸附效果受pH影响显著,在pH=4附近吸附量最大;吸附等温线数据对Langmuir方程拟合较好,其最大吸附量高达197.2mg·g-1;在常见无机干扰离子中,磷酸根与碳酸根对吸附有较大负面影响.SEM照片显示吸附前、后颗粒表面形态差异明显;吸附前、后颗粒表面EDX成分分析及溶液中离子浓度测量结果显示,吸附过程中溶液中F-同时与颗粒表面Cl-及OH-发生离子交换作用.  相似文献   
998.
针对 10 kV 柱上断路器的电磁操动机构在馈线远程终端(Feeder Terminal Unitm,FTU)直流电源消失或者容量不足时不能可靠合闸的问题,深入分析原因,研制了便携式应急分合闸控制装置,并应用到配电自动化调试及配电设备检修工作中。应用结果表明:便携式应急分合闸控制装置有效地满足了配电网停电检修时FTU及各类柱上配电设备对不间断电源的需求,应用范围广泛,安全可靠,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9.
钢铁行业技术减排措施硫、氮、碳协同控制效应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污染减排形势的日趋严峻,在高污染行业采用协同控制措施实现多种污染物控制目标不仅十分必要而且非常迫切,而合理评价减排措施的协同控制效应是实施协同控制的基础.基于此,本研究从环境-经济-技术角度系统地提出了钢铁行业技术减排措施对硫、氮、碳的协同控制效应评价方法,包括:协同控制效应坐标系分析、污染物减排量交叉弹性(Elsa/b)分析和单位污染物减排成本评价,3种评价方法相互配合,可以从多角度检验不同减排措施的协同控制效应.协同控制效应坐标系和污染物减排量交叉弹性分析的结果表明,末端治理措施不具有协同控制效应或协同控制效应不佳,而绝大多数过程控制措施都具有较好的协同控制效应.单位污染物减排成本评价的结果表明,末端治理措施优先度排序靠后,而过程控制措施排序靠前,且针对不同污染物的排序结果有所不同.在进行钢铁行业协同减排方案设计和规划时,应根据决策需要选择适宜的评价方法,参考评价结果选择最为成本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00.
本研究针对环境管理体制中最核心最重要的行政管理体制问题,运用制度经济学与组织理论的决策、咨询、执行与监督机制的基本分析框架,分析了现行的生物多样性行政管理体制运行状况,回顾总结评估了2008年环保机构改革,在分析总结地方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践与借鉴它国经验的基础上,本研究设计出我国生物多样性改革体制改革的四个方案,力图为未来政府环境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