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2篇
  免费   412篇
  国内免费   900篇
安全科学   396篇
废物处理   73篇
环保管理   213篇
综合类   1930篇
基础理论   361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333篇
评价与监测   169篇
社会与环境   165篇
灾害及防治   113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216篇
  2021年   178篇
  2020年   206篇
  2019年   151篇
  2018年   130篇
  2017年   149篇
  2016年   150篇
  2015年   185篇
  2014年   182篇
  2013年   245篇
  2012年   291篇
  2011年   251篇
  2010年   201篇
  2009年   207篇
  2008年   177篇
  2007年   161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根据南通市2016和2017年冬季大气多参数站自动监测PM2.5数据和在线离子色谱分析仪Marga监测的PM2.5中水溶性离子数据,分析了南通市冬季PM2.5中水溶性离子污染特征。结果表明,南通市2016和2017年冬季,ρ(PM2.5)分别为58和54μg/m 3,均高出其年均值(14μg/m^3);ρ(水溶性离子)总占ρ(PM2.5)百分比分别为74.5%和74.3%;二次离子ρ(NO3^-、SO4^2-和NH4^+)占ρ(PM2.5)百分比分别为66.8%和66.6%;各水溶性离子占比大小依次为:NO3^-、SO4^2-、NH4^+、Cl^-、K^+、Na^+、Ca^2+、Mg^2+。对ρ(NO3^-)/ρ(SO 4^2-)分析表明,移动源已经成为南通市冬季的主要污染源,且呈逐年增强趋势。对氯氧化率和硫氧化率的分析表明,南通市冬季存在较明显的二次污染,SO2的转化程度大于NO2。除Na^+和Mg^2+外,其他离子与PM2.5均呈显著相关性,NO3^-、SO4^2-与NH4^+之间的相关系数最高,Cl^-与除Na^+外的所有阳离子均呈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22.
萃取-催化氧化光度法测定生物体中H2O2含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萃取-催化氧化光度法测定生物体中H2O2含量的新方法.用稀土催化H2O2产生羟基自由基以氧化二苯基碳酰二肼,生成红色二苯基碳酰腙,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63.0nm;当二苯基碳酰二肼浓度一定时,△A563与H2O2含量呈量效关系.在0~30μmol/L H2O2 含量范围内,该法能简单、快速、精确地测定生物样品中H2O2实际含量.  相似文献   
23.
苏南地区农村河塘底泥中重金属污染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苏南地区农村河塘底泥中重金属的污染物状况及分布特征进行了调查,分别在镇江、宜兴和常州采集了农村居民生活区、农田附近和养殖厂周围13个底泥样品,对底泥中的5种重金属Zn、Cu、Cd、Pb、Cr质量比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利用Hakason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了底泥中5种重金属对其所在水域的污染程度,对水域和周围环境造成的潜在风险影响.结果表明,苏南地区部分农村河塘底泥已受到轻度的重金属污染,部分采样点Cd、Cu和Zn已达到中度污染;不同类型底泥的重金属的污染程度趋势为:居民生活区>养殖厂周围>农田附近.  相似文献   
24.
采用选择性较好的HNO3—KI—MIBK萃取体系对铋渣和尾矿渣浸出液中的痕量银进行预分离富集后,用火焰原子吸收法(AAS)进行测定。此法不仅变异系数小(约为3.1%),而且检出限比直接火焰AAS法降低两个数量级,达0.5ng/ml.另外,还就作品细度对银测定结果的影响原因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5.
环境保护的两种重要手段-政府决策与公众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目前我国环境保护的两种重要手段-政府决策和公众参与的现状及必要性,将政府决策与公众参与结合起来,以推动我国环保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6.
IntroductionInrecentyears,thetechniqueforultrafiltrationhasgainedrapiddevelopment.Moreandmorekindsofmembranesarestudiedandmanufactured ,andalarge scaleindustrialapplicationhasbeengrown .PANpolymerisextensivelyusedtoprepareUFmembranes(Stoiko,1 991 ) .Itshydrop…  相似文献   
27.
A total of 198 agricultural soi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Zhangjiagang and Changshu in Southern Jiangsu for analysis of 13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PCBs) in order to assess the levels of pollution, sources, area distribution, and potential risk for the environment. All methods were rigorously tested and an adequate quality control was ensured. Only one site had no PCBs residues, and the highest total PCBs concentration in the surface soils was 32.83 ng/g. The average concentration in all the soil samples was 4.13 ng/g, signaling low-level pollution. Tetra-, penta-, and hexa-chlorinated biphenyls were dominant species in soil samples, accounting for more than 75% ofΣPCBs in the soil samples. PCB118 was the most abundant congener in all the samples. The PCB118 was about 20% ofΣPCBs. The soil organic matter content showed only a weak correlation with the levels of all PCB congeners, in which a better correlation was noted for the more volatile lighter PCB congeners than for the heavier homologues.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sources and land use seemed to influence the levels of PCBs.  相似文献   
28.
重点介绍湖州市北污水处理厂采用带式压滤机进行污泥脱水处理的应用情况及运行管理,并进行了小结。  相似文献   
29.
AT-SS复合颗粒吸附剂的制备和除铅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颗粒吸附剂在含铅溶液中的振荡实验.研究了凹凸棒石粘土(AT)和钢渣(CS)、水泥(SN)、石英砂(SS)制得的多种复合颗粒吸附剂的除铅性能及制备条件.确定出最佳颗粒吸附剂为AT-SS,混合比为5:1,700℃下焙烧120min.对铅的静态吸附容量高达500mg/g以上,动态吸附容量为60mg/g.在1.5ml/min的流速下,穿透时间为20h,洗脱回收率为48.3%.当Pb进样量为200mg/L时,AT-SS吸附剂在236倍床体积之内,流出液浓度低于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30.
风能资源评估系统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开发风能资源、利用风力发电在我国虽然只有数十年,但其发展却很快,风能作为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风能资源评估作为风电资源开发的前提,是风力机选址的关键。介绍了以Visual Basic为开发工具,利用SQL Server为数据库开发而成的风能资源评估系统的结构和特点。经实践证明,本系统缩短了风能资源评价周期,提高了数据处理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