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8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198篇
安全科学   102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84篇
综合类   602篇
基础理论   104篇
污染及防治   23篇
评价与监测   52篇
社会与环境   77篇
灾害及防治   2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篇
  199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21.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磁性钯钴水滑石催化剂(M-Pd/Co@CHT),用于吸附催化还原去除水中的高氯酸盐.同时,研究了不同溶液pH值、催化剂投加量、温度、共存离子和氢气流量等因素的影响,考察了吸附动力学和等温吸附过程.最后对反应前后材料进行表征,以明确吸附催化氢还原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在较宽的pH范围(5~10)内,M-Pd/Co@CHT显示出对高氯酸盐较高、较稳定的吸附效率;伪二阶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模型能很好地拟合催化剂对高氯酸盐的吸附规律,说明该吸附过程是近似单层的化学吸附,最大单层吸附容量为172.65 mg·g-1;温度、投加量和供氢气量对M-Pd/Co@CHT加氢催化还原高氯酸盐有显著的影响,当高氯酸盐初始浓度为10 mg·L-1时,在最优实验条件下30 min可以去除约54%的高氯酸盐;利用XRD、FTIR、BET、XPS及VSM等手段对M-Pd/Co@CHT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介孔M-Pd/Co@CHT可以有效吸附或催化高氯酸盐;高氯酸盐首先被吸附至M-Pd/Co@CHT上从而恢复其层状结构,而后在Pd/Co二元金属催化剂的作用下被氢还原去除;利用外加磁场能够实现材料的固液分离,可以有效地避免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122.
吴忠广      申瑞君    万福茂    张迪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7,13(5):108-115
为建立高速公路岩质高边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针对指标选取代表性不足、指标分级阈值缺少定量判据、指标获取困难等问题,采用逐坡普查与重点调查、工程地质类比与复核、现场监测与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岩质高边坡运营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包括边坡断面几何特征、水的影响、边坡岩体结构、支挡加固设施及边坡破坏模式等5个一级指标与坡高、坡度等15个二级指标,并确定了量化分级标准与取值方法。评估结果表明:指标体系适用性较强,为后续评估运营安全风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3.
能源安全综合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能源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获取稳定、足量、经济、清洁的能源供给,以满足需求,保障经济社会稳健运行和持续、协调发展的能力和状态。它可用加权综合模型计算得来的"能源安全度"指数进行描述,取值范围最高为1,最低为0,分值越高越安全。研究表明,现实情景下,我国能源安全度平均为0.712 5,处于"基本安全"状态。未来发展规划得当,措施得力,到2020年、2030年能源安全度可提高到0.841 1、0.847 7,进入"安全"区间。若遇针对我国的能源封锁,则能源安全度可能会降至0.552 0的"不安全"区间。解决我国能源安全问题的关键,主要是增加战略储备、实行供应多元化、加强地质勘查、发展替代能源、提高能源效益,而且能源外交也要摆在显著位置。  相似文献   
124.
2007年火电行业温室气体排放量估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我国火电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参考《IPCC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指南》中固定源燃烧温室气体排放量计算方法学部门方法的相关内容,利用实测的温室气体排放因子以及2007年火电行业活动水平数据,计算火电行业温室气体排放量. 排放因子测算及排放量计算过程均遵循IPCC关于温室气体排放计算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内容. 结果表明,2007年我国火电行业CO2与N2O排放量分别为2.81×109和1.56×105 t.同时使用参考方法,利用国家级能源统计数据直接计算火电行业CO2排放量.将部门方法与参考方法计算结果进行比对发现,原煤、原油和天然气燃烧温室气体排放量2种方法的相对偏差分别为7.5%,98.8%和1.6%,除原油外,原煤和天然气燃烧CO2排放量与参考方法相差并不大.   相似文献   
125.
环境风险全过程评估与管理模式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环境风险“全过程管理”与“优先管理”的理念,提出了环境风险全过程评估与管理的概念框架和理论体系,涵盖了风险源识别、受体易损性评估、环境风险表征、风险应急控制决策以及风险事故损失后评估等关键步骤.并以某化工园区企业为例,以硝基苯储罐塌陷为初始事件,采用蝴蝶结方法进行风险源识别,得到硝基苯储罐泄漏事件蝴蝶结,通过GIS空间分析方法揭示居民对地表水水源污染易损性的空间分异,分析结果不仅为事故安全防范与应急控制提供关键节点,而且有助于在日常风险管理中增强受体抗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126.
对比了不同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液(total ionic strength adjustment buffer,TISAB)及不同浓度柠檬酸钠和pH对水中氟化物测定过程中TISAB消除Fe3+和Al3+干扰的影响.结果表明,柠檬酸钠作为,TISAB中的络合剂对消除水中Fe+3和Al+3干扰能力最强,氟化物测定的回收率在93%-100%之间.随TISAB中柠檬酸钠浓度的增加,其消除水中Al+3干扰能力提高,当TISAB中柠檬酸钠浓度达68 mg·μl-1时对水中低于25 mg·μl-1的Al+3干扰消除效果最好.水中氟化物测定时TISAB消除Al+3干扰的最适pH为5.0.选用优化的TISAB分析了合肥市饮用自来水和瓶装水样品中氟化物的含量在0.43-0.86mg·μl-1和0.12-0.51mg·μl-1之间,平均值分别为0.53 mg·μl-1和0.39mg·μl-1,部分饮用水中氟化物含量低于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0.5-1.0 mg·μl-1,长期饮用有患龋齿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7.
活性炭辅助微波热解污泥反应条件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立国  田禹  张丽君  方琳 《生态环境》2010,19(9):2182-2186
针对微波不能直接实现原污水污泥高温热解的问题,采用活性炭作为微波能吸收物质辅助污泥热解。对影响污泥热解效能的3个主要因素:污泥样品量、活性炭掺杂量和微波辐射功率,各做了3个水平的考察,得到了试验条件下的最优方案:污泥样品量30g、活性炭掺杂量6g、微波辐射功率1200W。结果表明:在最优试验方案下,污泥能在7min内升至920℃的高温,实现污泥快速、高效热解。通过分析3个因素对污泥热解效能的影响,进一步对最优试验方案下的固体产物吸收微波的性能及用其作为掺杂物辅助微波热解污水污泥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固体残渣吸收微波性能良好,可以代替活性炭作为更经济、高效的污泥微波热解辅助材料。  相似文献   
128.
The explosion at a plant of the Jilin Petrochemical Corporation on 13 November,2005,and the spill of an estimated 100 t of toxic substances (nitrobenzene as the main component) into the Songhua River received worldwide attention.This study has focused on the adsorption behavior of nitrobenzene that spilled onto sediments along the Songhua River,which was one of the efforts to evaluate the fate of nitrobenzene after the spillage event.The organic carbon contents of these sediments along the Songhua River ...  相似文献   
129.
研究名特优产品土壤重金属分布、来源及其潜在风险对科学管理、安全利用土壤和作物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以姜湖贡米产地为研究对象,对名特优产地土壤中的As、Cd、Cr、Cu、Hg、Ni、Pb和Zn进行采样和测定,利用多元统计法进行重金属的相关性讨论,采用ArcGIS 10.2进行重金属空间分布插值分析,利用富集因子法和PMF法对重金属污染进行定量源解析,并进行了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土壤重金属As、Cd、Cu、Hg、Pb和Zn含量均低于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 15618-2018)规定的筛选值,土壤生态环境风险低;Cr和Ni最大值均超风险筛选值,但风险低;研究区pH主要分布范围为6.05~6.69,是适合水稻生长的pH范围.②墨河对pH和重金属的空间分布具有指示意义.这与元素的表生地球化学特征息息相关;而Hg和Cd受人为影响显示了不同的空间分布特征,Hg沿河流西侧为中高值分布区,Cd的空间分布南北差异较为显著.③基于富集因子法和PMF的定量源解析结果显示,研究区重金属主要来源为耕地农业源、混合源、燃煤源和自然源.各种来源的贡献率分别占24.2%、35.4%、9.5%和30.9%.④研究区Hg中强生态风险指数沿墨河西侧分布,而Cd的中度潜在生态风险点集中在墨河两侧耕地中,其他元素潜在生态风险指数(Er)均<40.Cd和Hg为研究区主要潜在生态风险元素,而Cd仍是研究区耕地土壤中的主要潜在污染元素.  相似文献   
130.
若尔盖水源涵养重要生态服务功能区是全国50个重要生态服务功能区域之一,具有极重要的水源涵养生态服务功能。该区涵盖四川省境内的黄河流域区,面积约1.6×104km2,区内分布有涵水能力极强的沼泽土和泥炭土,对调节黄河径流时空分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用土壤饱和蓄水量指标评价了本区的水源涵养生态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