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0篇
  免费   415篇
  国内免费   909篇
安全科学   445篇
废物处理   56篇
环保管理   203篇
综合类   2162篇
基础理论   406篇
污染及防治   226篇
评价与监测   118篇
社会与环境   230篇
灾害及防治   108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262篇
  2021年   202篇
  2020年   221篇
  2019年   168篇
  2018年   150篇
  2017年   143篇
  2016年   143篇
  2015年   160篇
  2014年   168篇
  2013年   195篇
  2012年   255篇
  2011年   246篇
  2010年   211篇
  2009年   221篇
  2008年   197篇
  2007年   199篇
  2006年   194篇
  2005年   131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1967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以凹凸棒土为载体、MnO_2为活性组分,制备了MnO_2陶粒臭氧氧化催化剂,并以草酸为模拟污染物,采用响应面法对催化剂的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草酸去除率影响的显著性顺序为MnO_2投加量盐酸溶液质量分数煅烧时间煅烧温度。催化剂的最佳制备条件为:MnO_2投加量200 mg/g,盐酸溶液质量分数20%,煅烧时间2 h,煅烧温度400℃。在初始草酸质量浓度150 mg/L、溶液pH 3.11、臭氧投加量8.10 mg/min、臭氧-氧气曝气量400 m L/min的条件下,最佳条件制备的催化剂在反应30 min时的草酸去除率达66.99%。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活性稳定性,且催化过程中Mn~(2+)溶出量低。催化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负载的MnO_2类型为α-MnO_2和β-MnO_2。  相似文献   
962.
地震及其次生地质灾害(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引发的松散物质(即震损物源)剧烈迁移会给震区环境与安全造成极为深远的影响。“8·8”九寨沟地震发生后,大量的震损物源加剧了九寨沟景区地质灾害易发性及湖泊淤积风险。获取震损物源的分布与数量,是减少灾害风险与保护湿地景观的基础。因此,利用DInSAR技术实施地表形变监测,基于形变数据,再结合光学遥感数据解译和实地观测,估算九寨沟景区震损物源,解析空间分布与数量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地震在震中的西北侧造成了较大的沉降形变,在震中东南侧也产生了轻微隆起形变,雷达视线向形变量达-23~11 cm;景区震损物源呈带状分布,沿沟谷和道路较为发育,以五花海区域最为集中,估算数量达1.658×105m3。研究结果将为九寨沟景区地质灾害隐患的监测防治及河湖湿地的绿色防淤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963.
Atmospheric mercury (Hg) emission from coal is one of the primary sources of anthropogenic discharge and pollution. China is one of the few countries in the world whose coal consumption constitutes about 70% of total primary energy, and over half of coals are burned directly for electricity generation. Atmospheric emissions of Hg and its speciation from coal-fired power plants are of great concern owing to their negative impacts on regional human health and ecosystem risks, as well as long-distance transport. In this paper, recent trends of atmospheric Hg emissions and its species split from coal-fired power plants in China during the period of 2000-2007 are evaluated, by integrating each plant's coal consumption and emission factors, which are classified by different subcategories of boilers, particulate matter (PM) and sulfur dioxide (SO2) control devices. 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total Hg emissions from coal-fired power plants have begun to decrease from the peak value of 139.19 t in 2005 to 134.55 t in 2007, though coal consumption growing steadily from 1213.8 to 1532.4 Mt, which can be mainly attributed to the co-benefit Hg reduction by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s/fabric filters (ESPs/FFs) and wet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WFGD), especially the sharp growth in installation of WFGD both in the new and existing power plants since 2005. In the coming 12th five-year-plan, more and more plants will be mandated to install De-NO(x) (nitrogen oxides) systems (mainly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SCR] and selective noncatalytic reduction [SNCR]) for minimizing NO(x) emission, thus the specific Hg emission rate per ton of coal will decline further owing to the much higher co-benefit removal efficiency by the combination of SCR + ESPs/FFs + WFGD systems. Consequently, SCR + ESPs/FFs + WFGD configuration will be the main path to abate Hg discharge from coal-fired power plants in China in the near future. However advanced specific Hg removal technologies are necessary for further reduction of elemental Hg discharge in the long-term.  相似文献   
964.
混凝法去除城市生活污水中抗性基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聚合氯化铝(PACl)和聚合硫酸铁(PFS)混凝处理城市生活污水(格栅出水和二级出水),考察混凝剂投加量、p H值对污水中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的去除率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ACl和PFS投加量的增加,污水中目标基因的去除率先升高后降低;在p H 3~10的范围内,PACl对目标基因的去除效果随p H值的增加而降低,PFS对目标基因的去除随着p H值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对于格栅出水,PACl和PFS的最佳投加量为400 mg/L,基因的去除率分别达到2.33~2.97 log和0.98~2.11 log,对于二级出水,PACl和PFS的最佳投加量分别为200 mg/L和150 mg/L,基因的去除率分别为1.85~2.64log、1.81~2.46 log;混凝去除最优p H条件分别为p H=3(投加PACl)及p H=5~6(投加PFS)。PACl的处理效果优于PFS。  相似文献   
965.
淡水养殖水体溶解氧含量诊断分析及浮头泛塘气象预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实时监测荆州农试站养殖塘各种水质要素,结合2011~2012年养殖塘发生的25个鱼泛塘实例,探讨了养殖水体溶解氧含量与气象要素之间的联系。分析表明:养殖水体溶解氧含量与6 h变温、总辐射量、气压值正相关,与水温、空气相对湿度值负相关。从平时的调查记录来看,鱼泛塘事件主要发生在5~10月间,湿度大、气温低、气压下降、日照强度弱等都会引起溶解氧含量低,严重的会诱发鱼泛塘。根据25个鱼泛塘实例,结合气象要素的特点,提出了急剧降温降压型、寡照型、高温高热型3种鱼泛塘发生条件的概念模型,分别以实例进行了验证,并初步总结出根据气象要素观测资料进行浮头泛塘预报的方法和流程  相似文献   
966.
城市道路典型绿带结构对总悬浮颗粒物的净化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之间的隔离绿化带(简称机非隔离绿化带)对由机动车辆造成的空气总悬浮颗粒物(TSP)有较显著的净化效应。以典型结构类型的机非隔离绿化带为研究对象,通过布点采样测定空气中TSP浓度,定量地研究了道路绿化带对TSP的净化效益。同时,用郁闭度和疏透度表征了道路绿化带的配置情况,并研究其与TSP净化效率的相关性;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初步探讨了TSP净化效率与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主干道机非隔离绿化带的最优结构是乔灌结构、次干道最优结构是乔灌草结构、支路3种结构类型的道路绿化带对TSP净化效率差异不明显;绿化带疏透度在10%~20%时,郁闭度在75%~90%,绿化带对TSP净化效率较高;相对湿度对TSP净化效率的影响较风速和温度大  相似文献   
967.
以农产品主产区安徽省为例,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和剪刀差模型,利用熵权法确定综合权重,测算出2007~2018年安徽省农产品主产区生态承载力与产业协同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和两系统变化速率差异。结果表明:研究期间两系统处于低水平基本协同发展状态,耦合协调度在\[0.570 3,0.797\]波动,总体呈现上升趋势,2007~2010年度,处于经济滞后型基本协同发展,2011~2018年,属于生态滞后型基本协同发展;两系统变化速率差异稳定在\[0.021 9,0.037 3\],呈现倒U型趋势。讨论分析后提出优化农产品主产区空间总体布局、产业发展、融合发展、绿色转型等发展路径,推动农产品主产区生态承载力与产业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968.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Most prevailing processes are incapable of removing Cr(III)-organic complexes efficiently and facing the problem of in-process formation of highly...  相似文献   
969.
通过分析生活垃圾焚烧厂NO_x产生机理、烟气脱硝技术以及国内外垃圾焚烧发电厂脱硝现状,针对NO_x处理要求的提高,提出一种"SNCR+低温SCR"脱硝工艺,通过海安县生活垃圾发电厂的案例,详细分析了该工艺流程,应用结果表明该工艺具有高效性和节能性。  相似文献   
970.
基于全国30个省份1998~2015年面板数据,采用Super-SBM模型测算农业用水效率,并在观察农业用水量、农业用水效率动静态演进特征的基础上,利用门槛面板回归模型探究农业用水效率对农业用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全国农业用水量和农业用水效率均呈阶段性下降。农业用水效率对降低农业用水量具有显著的门槛效应,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是降低农业用水量的有效途径;东部农业用水效率促进农业用水量下降,但须警惕"回弹效应";中部农业用水效率抑制农业用水量增长,且作用逐渐增强;西部农业用水效率提高能够快速降低农业用水量,但作用逐渐减弱。另外,提升农民受教育水平、增加绿水足迹、扩大农业劳动人口能够降低农业用水量,而丰富的水资源禀赋促进农业用水量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