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127篇
安全科学   62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36篇
综合类   289篇
基础理论   63篇
污染及防治   28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社会与环境   22篇
灾害及防治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1.
闸控河段水质多相转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闸控河段水质转化机理复杂的特点,提出在“水体-悬浮物-底泥-生物体”界面内开展水质多相转化研究的总体思路,推导了描述各种相态水质之间传质过程的数学表达式,构建了具有一定物理机制的闸控河段水质多相转化模型.结合槐店闸调度影响实验数据,对水质多相转化模型进行了参数识别和验证,进而模拟了不同相态水质成分的时空变化过程.结果发现:来水流量和闸门调度方式使闸上和闸下断面各相水质浓度发生变化,同时影响到藻类的生长和富集状态;闸门调度会改变闸上、闸下河段的水质主导反应机制;由于闸门调度增加了对水体的扰动,水体与外界的物质交换效果增强;在实验前期蓝藻数量的变化主要受水流的迁移作用影响,在后期闸上断面主要受闸门阻隔的影响,闸下断面主要受流速、流量和营养物质浓度改变等作用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92.
本文从海洋用户的需求角度出发,提出了在海洋GIS软件开发过程中区别于以往GIS软件开发方法的一种新方法,即面向用户的Web服务架构设计方法。该方法结合面向服务架构的技术体系,通过分析海洋用户的类型及其需求,设计了系统的功能,实现了多源、异构的海洋环境数据集成与共享,能够为用户提供海洋数据、在线分析及网络可视化等操作。该方法已经应用在海洋GIS集成服务系统的建设中,为有效整合各类海洋数据、实现分布式多源异构海洋环境数据共享与在线处理提供了借鉴,为国家数字海洋建设进行了技术上的积累和探索。同时实践证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和技术路线是正确可行的。  相似文献   
93.
针对当下航空公司安全质量管理体系(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SQMS)中风险识别与可靠性改进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区间数学改进的贝叶斯神经网络的灵敏度分析方法。利用区间数学理论分析贝叶斯神经网络中各指标与整体安全质量状况的扰动关系,实现指标灵敏度分析。通过东方航空公司的实例分析,发现在对指标进行人工干预时组合指标干预效果较好,且安全管理体系实施后指标的灵敏度有明显向好的方向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94.
基于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两级串联质谱(SPE-UPLC/MS/MS)技术,建立了制药废水中头孢克洛、头孢曲松、头孢氨苄、头孢噻肟、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西丁、头孢噻吩和头孢拉定共9种头孢类抗生素的测试方法,定量限为27.5~131.8ng/L,目标物回收率为72.8%~102.2%;利用该技术,检测某采用两级生物氧化工艺的制药废水处理厂各级单元出水,共检测出头孢曲松、头孢唑啉、头孢噻肟和头孢呋辛4种头孢类抗生素,其在进水中平均浓度分别为7.6,12.9,5.6,91.6μg/L,在一级氧化出水中平均浓度分别为4.2,5.2,2.2,37.4μg/L,在二级氧化出水中平均浓度分别为2.0,2.7,0.6,24.4μg/L;风险商值法评估制药废水出水中残留的头孢曲松、头孢唑啉、头孢噻肟和头孢呋辛的环境风险均为高风险等级.  相似文献   
95.
羊角月牙藻在制药废水毒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羊角月牙藻(FACHB-271 Selenastrum capricornutum)作为测试生物,分别采用EC50(半数抑制浓度)、TUa(急性毒性单位)和LID(最低无效应稀释度)指标对某制药厂污水处理站4个工艺节点和总出水排放口的水样进行急性毒性效应评价. 结果表明:地下调节池(工艺节点①)水样EC50为15.12%±3.82%,TUa为6.6,LID为16,为极毒/中毒废水;地上调节池(工艺节点②)水样EC50为15.81%±1.04%,TUa为6.3,LID为16,为极毒/中毒废水;中间沉淀池(工艺节点③)水样EC50为62.12%±3.83%,TUa为1.6,LID为8,为中毒/低毒废水;二级沉淀池(工艺节点④)水样EC50为89.10%±1.43%,TUa为1.1,LID为4,为低毒废水;总出水排放口水样EC50>100%,TUa<1,LID为1,为无毒或微毒废水. 经过各污水处理工艺节点后,制药废水对羊角月牙藻的急性毒性逐级减弱,并且毒性指标与ρ(CODCr)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 研究还发现,采用毒性指标LID表征该制药废水的生物毒性,对废水样品的毒性分辨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96.
介绍了智慧林业的概念、基本特征及形成背景、新观念,分析了数字林业、智慧林业与泛在林业的关系,阐述了中国及智慧林业发展战略,建议深入研究智慧林业定义、内涵、外延、特征、观点、问题及对策,以便形成一门崭新的科学——智慧林业科学.  相似文献   
97.
我国水资源学术交流十年总结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军  左其亭 《自然资源学报》2013,28(9):1488-1497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目前,国家已将水资源列为与粮食、石油资源并列的三大战略资源之一。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水资源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瓶颈"。因此,水资源研究已成为支撑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学科领域。论文在大量文献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水资源研究发展过程;介绍了近十年来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主办的主要学术交流情况,总结了近期我国水资源研究进展;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对水资源学科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对近期水资源研究进行展望,提出未来十年我国水资源学术交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8.
郭炳君  马冬阳  左亮珠  郭敏  张梅 《环境工程》2021,39(10):150-156
以铝土矿尾矿为原料,采用酸浸除杂工艺,通过控制盐酸酸浸过程中的盐酸浓度与液固比,得到不同Fe2O3及K2O含量的精矿,烧结合成了刚玉-莫来石基复相耐火材料。系统研究了不同的二元杂质组成对样条宏观形貌、微观形貌、物相组成、常温力学性能以及高温性能的影响,得到了最佳的盐酸浓度与浸出液固比。结果表明:当尾矿中Fe2O3及K2O含量均<2.0%时,烧结样条的晶相含量及荷重软化温度较高;当杂质Fe2O3含量>2.0%且大幅增加时,烧结样条的非晶相含量迅速增加,烧结样条的高温性能下降但常温性能上升,控制烧结样条中的Fe2O3及K2O的含量均<2%时,荷重软化温度保持在1400℃以上,达到市售NZ-45耐火砖的标准。  相似文献   
99.
北京城市河流河水和沉积物中微塑料的组成与分布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胡嘉敏  左剑恶  李頔  谢珍雯  陈磊 《环境科学》2021,42(11):5275-5283
微塑料已经被证实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对生物和人类造成潜在危害,进行微塑料的赋存调研有助于了解城市河流河水和沉积物中微塑料的污染现状.以北京市北运河和怀河作为研究区域,共布设了8个水样点位和3个沉积物点位,研究并对比了北运河河水和沉积物以及怀河河水中微塑料丰度、粒径、颜色、形状和种类的组成与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北运河河水中的微塑料丰度为(1941±201)~(8155±1781) n ·m-3(n表示微塑料个数),平均丰度为4160 n ·m-3;北运河沉积物中的微塑料丰度为(120±11)~(268±31) n ·kg-1.怀河河水中的微塑料污染程度低于北运河河水,微塑料的平均丰度为2357 n ·m-3.北运河上游河水和沉积物中微塑料的丰度高于下游,具有较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怀河河水中的微塑料分布总体上无明显差异,但相距较远的两点位中微塑料的丰度之间具有显著差异.粒径、颜色和形状的分类统计结果显示,所有点位中微塑料的主要粒径区间为<300 μm;白色/透明微塑料(50.75%~83.91%)最为常见;碎片状(50.00%~95.08%)和纤维状(3.86%~30.00%)是微塑料的主要形态.聚氨酯(polyurethane,PU)和乙烯-醋酸乙烯酯(ethylene vinyl acetate,EVA)是所有点位的主要微塑料种类.北运河河水和沉积物中的微塑料可能主要来源于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怀河河水中的微塑料可能主要受到周边村庄和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0.
京郊挖沙废弃地能源草生产潜力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能源草是一种良好的生物质资源。为分析其在边际土地上的应用前景,在京郊挖沙废弃地上开展了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 L.)与芦竹(Arundo donax L.)两种能源草的规模化种植,并从生物质产量和生态经济价值角度研究了其生产潜力。在京郊挖沙废弃地上,两种能源草均能获得较高的生物质产量,分别为3.77、 11.45 t·hm-2;从固定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硫、滞降粉尘4个方面核算其生态价值,按标准煤折算、纤维素乙醇制备两种方式核算其经济价值,两种能源草的生态经济价值非常可观。柳枝稷和芦竹两种能源草在京郊挖沙废弃地上的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