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1篇
安全科学   35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12篇
综合类   100篇
基础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22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31.
硫酸盐还原菌生理特性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硫酸盐还原菌(SRB)是一类利用硫酸盐或者其他氧化态硫化物作为电子受体来异化有机物质的严格厌氧菌.介绍了SRB的生理特性及检测方法,在阐明SRB降解水中污染物原理的基础上,充分探讨了SRB在处理重金属废水、无机和有机废水中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指出SRB固定化技术是其发展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32.
水环境中铬的存在形态及迁移转化规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综合评述了水环境中铬的存在形态、污染特征及其迁移转化规律的研究现状.水体中铬主要是三价和六价,存在形态分为溶解态、离子交换态、有机结合态、无机沉淀态、残留态,迁移转化过程主要是水解、沉淀、络合、吸附和氧化还原等.对铬在水体中迁移和转化过程的动力学模型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3.
针对当前环境管理制度中存在的衔接要求多但不够系统、衔接方式多但缺少串联主线、衔接措施多但缺乏效果评估等问题,本文分析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规划环评、项目环评、排污许可、执法督察等环境管理制度的责任清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制度衔接的5条技术路径,分析了制度自前向后的信息传导机制和自后向前的信息反馈机制,并通过论证指出构建清单式一体化环境管理制度体系、串联不同环境管理制度要求,在技术路径和管理机制上具备可行性。研究建议加大清单式环境管理的研究与试点,并推进全过程清单式管理法制化。  相似文献   
34.
35.
饮用水消毒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论述了国内外采用的饮用水消毒控制技术及动向,指出电场处理方法是目前饮用水消毒极有前任和有效的技术。  相似文献   
36.
基于2008—2012年污染源环境统计数据,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等分析南水北调中线陕西水源区污废水及污染物年排放总量变化趋势,借助ArcGIS空间分析功能表征水源区污染源排放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008—2012年水源区污废水和NH_3-N年排放总量呈显著上升趋势,COD、As、Pb、Cd、Cr和Hg年排放总量呈抛物线型变化,总体上COD、Pb、Cd年排放总量增加,As、Cr和Hg年排放总量降低。水源区污废水及污染物排放量空间差异明显,污废水、COD和NH_3-N排放涉及流域所有区县,其排放量从干流到流域边缘呈现较明显的梯度变化,即位于流域中心或地级市行政中心的区县排放量明显高于位于流域边缘的区县;As、Pb、Cd、Cr和Hg排放量呈现明显的区域分布,主要分布在勉县等8个区县。  相似文献   
37.
固定化微生物废水处理技术及其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固定化生物技术是通过化学或物理的手段,将游离细胞或酶定位于限定的空间区域内,使其保持活性并可反复利用。该技术具有生物密度高、反应迅速、生物流失量少、反应控制容易的优点。因此,系统介绍了固定化生物技术在水处理中的最新应用情况,并且对固定化方法、固定化微生物反应器以及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势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38.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美国广告业的蓬勃发展,全国用纸量的需求大幅增加,造纸行业的生产量突飞猛进.与此同时,也导致了日益恶化的水体污染.  相似文献   
39.
铬渣的细菌解毒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从铬渣堆埋场附近的污泥中分离到的高效还原Cr(Ⅵ)的Ch-1菌进行细菌浸出的摇瓶实验,分别考察了不同液固比,温度,初始pH值情况下浸出液的pH值变化,Cr(Ⅵ)浓度变化及浸出过程铬渣中六价铬的浸出率变化和最终渣浸出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在细菌的作用下,浸出液Cr(Ⅵ)浓度均能解毒为0ppm,同时,浸出液pH值降低到8~9之间, 细菌浸出渣毒性降低到0.05ppm以下,远低于GB5085.3-1996危险废物浸出毒性鉴别标准1.5ppm.同时,渣中的Cr(Ⅵ)也大部分被有效浸出后还原为Cr(Ⅲ) 沉淀.特别是在液固比10:1,温度28℃,初始pH=10.0的条件下,铬渣中六价铬浸出率达到了95.43%,同时浸出液pH值=8.20,Cr(Ⅵ)浓度为0ppm,浸出渣浸出毒性0.007 ppm,均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取得了较好的解毒效果.  相似文献   
40.
本文在建立微生物降解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中间反应模型基础上,推导出TNT废水的COD降解参数方程,并与实测值比较,基本吻合,为以后深入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