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7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146篇
安全科学   166篇
废物处理   23篇
环保管理   81篇
综合类   567篇
基础理论   114篇
污染及防治   62篇
评价与监测   32篇
社会与环境   37篇
灾害及防治   3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51.
调查了山东省自然保护区建设状况,分析了山东省自然保护区数量与面积、类型结构和区域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截止2010年底,山东省自然保护区数量为73个,面积99.9万hm2,占全省国土面积的6.34%。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数量和面积分别占全省自然保护区数量和面积的49.3%和55.0%。71.2%的自然保护区面积在10 000 hm2以下,30.1%的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与实验区的面积占自然保护区面积的比例在27%~42%之间变化。自然保护区类型比较齐全,森林生态类自然保护区的数量和面积分别占山东省自然保护区数量和面积的56.2%和31.1%。自然保护区区域分布不均,68.5%的自然保护区分布在鲁东丘陵区和鲁中南山地丘陵区。  相似文献   
52.
6种陕北适生豆科植物生长对原油污染土壤的响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筛选优良的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植物,选取陕北适生的6种豆科乡土植物,对不同浓度原油污染土壤中植物的生长差异进行研究.采用混油法盆栽试验,分设0、5 000、10 000、20 000、40 000 mg·kg-1共5个不同的原油污染浓度,分析其对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对植物出芽时间、出芽率、株高、植物干重、叶绿素含量和枯萎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油污染显著改变土壤理化性质.5 000 mg·kg-1低浓度原油污染,对受试植物的发芽率和植物株高有促进作用,后随原油浓度加大植物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原油污染浓度低时草本植物耐受力较强,其中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在出芽时间、出芽率、株高及枯萎率等方面综合表现较优.从40 000 mg·kg-1浓度时枯萎率及叶绿素含量分析,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表现较高的耐受力.相关分析表明,原油污染浓度与植物出芽时间、出芽率、株高、干重均呈显著负相关,但与叶绿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53.
2008年5月~2011年10月,以内蒙古温带典型草原为研究对象,利用小区模拟控制试验,设置对照[0 g·(m2·a)-1]、低氮[5 g·(m2·a)-1]、中氮[10 g·(m2·a)-1]、高氮[20 g·(m2·a)-1]这4个净氮输入量处理,模拟研究了大气氮沉降水平变化对土壤总有机碳(TOC)以及溶解性有机碳(DOC)含量、年际变化及其垂直分布格局的影响,并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除个别年份外,土壤TOC与DOC含量均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递减,4 a的连续施氮并未改变土壤TOC与DOC的垂直分布规律,但施氮降低了土壤TOC的垂直变异,增加了土壤DOC的垂直变异;施氮4 a对于草地表层0~20 cm土壤TOC与DOC含量的变化并未表现出显著影响(P>0.05).不同氮输入水平处理0~20 cm土层有机碳密度在3.9~5.6 kg·m-2之间变动,试验前两年不同氮处理0~20 cm土壤有机碳密度均低于对照或与对照接近,试验后两年,施氮对土壤总有机碳密度逐渐呈现出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与对照的差异仍不显著(P>0.05);不同处理0~20 cm土层DOC/TOC约为0.32%~1.09%,氮输入增加普遍降低了DOC在整个TOC中所占的比例;草地土壤TOC与DOC的变化呈显著正相关(P<0.01).不同处理草地土壤DOC随时间的变异均远大于TOC,与TOC相比,草地土壤DOC的变化更为迅速,是研究草地土壤碳库对氮沉降变化响应的重要敏感性指标.  相似文献   
54.
宋颖  黄玉婷  葛川  张浩  陈昕  张志剑  罗安程 《环境科学》2014,35(9):3436-3442
为探索经济可行的海水养殖废水处理技术,选取南美白对虾海水养殖废水,对比研究了多介质土壤滤层(multi-soillayer,MSL)系统和4种不同植物配置潜流式人工湿地(大米草型、芦苇型、香蒲型和无植物型)在400 L·(m2·d)-1水力负荷下的废水处理效果.结果表明,MSL对化学需氧量(COD)、总磷(TP)、总氮(TN)、氨氮(NH+4-N)和硝态氮(NO-3-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0.38%±2.14%、68.14%±3.51%、40.79%±3.10%、42.68%±2.90%和54.19%±5.15%,均高于其他4种不同植物配置的潜流式人工湿地的处理效果.4种人工湿地系统对各污染物的去除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大米草型>芦苇型>香蒲型>无植物型.  相似文献   
55.
为了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保护人民群众的环境利益,让环境质量监督工作做得更优秀,就要求环境监测和环境监察有良好合作能力与很强的协调配合性。为使环境监察和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的工作中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于是作者从环境监察和环境监测机构的职能入手,对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全面的深入的分析,要求组建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56.
关于用藻密度对蓝藻水华程度进行分级评价的方法和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以单位水样中藻类数量(藻密度)对蓝藻水华程度进行分级的思路和方法,并用连续多年的滇池和昆明松华水库藻类监测数据进行验证,其结果与现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分级结果基本共通。应用结果显示:滇池11个被评价3级的监测结果都集中在1~3月;5级和劣5级评价结果合计占67.2%,表明滇池大部分时间处于轻度蓝藻水华和蓝藻水华爆发状态。分级结果与GB3838-2002能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并与滇池日常监测工作中观察到的蓝藻蓝藻水华现象较为吻合,有一定科学性和便利性。  相似文献   
57.
气候变化问题、气候变化及其不利影响所导致的现实或潜在的大量气候移民已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是现阶段人类社会普遍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通过对社会发展进程中各种主客观因素叠加作用导致的渐变缓发性气候风险、极端突变灾害性气候风险等诸种气候变化现象所导致的气候移民问题的剖析,结合已有的研究文献对历史、现实条件下气候变化导致的气候移民产生的机理与逻辑展开分析,以把握其演变发展趋势。从而对气候移民进行概念上的辨析、梳理和界定,以揭示气候移民的实体内涵、本质特点与根本属性;并依据移民的迁移意愿、迁移时限长短、迁移的空间区域和距离远近、导致气候移民的不同致因对其进行类型上的划分与归类,以期加深我们对气候移民问题的深入理解与认知,更好把握气候移民问题产生的本质与演变发展规律。从而为有效破解各种气候变化现象导致的气候移民难题,化解气候移民面临的各种社会风险,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做出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58.
一、引言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各领域对尘的净化要求越来越高。就防尘服而言,总体可分两类:一类是用于化工、矿山、建材、冶金、食品、军工、轻工等粉尘散发浓度较高的场所中作业人员穿着,防止工业粉尘污染危害体肤,称为工业防尘服;另一类用于电子、精密仪表、医药卫生等洁净度要求高的场所中作业人员穿着,防止人体尘埃发散,以保证产品质量,称高性能防尘服,亦称无尘服。两类服装的技术要求、评价方法不尽一致,有  相似文献   
59.
分析我国劳动卫生的现状,提出改革的对策,认为:1)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劳动安全卫生工作取得成很大成本;2)实行经济后在全国范围内职业安全卫生工作受到削弱,难以适应新形势,3)劳动安全卫生状况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程度的反映,事故和职业危害超出“可接受水平”是国家一级政策失调的结果;4)目前形势严峻,问题复杂,急需制定协调一致的国家职业安全卫生政策。  相似文献   
60.
分析和研究国外职业安全卫生监察的现状与经验,各国遵循的基本观点是:1)职业安全卫生监察是国家一级的责任;2)监察员的活动是监察工作的核心,预防事故与危害是监察工作的重点;3)监察工作不受“不正当的外界干预”的影响,具有“独立性”;4)监察工作必须依据严格的法律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