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17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42篇
综合类   182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社会与环境   19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1.
循环经济21世纪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20 0 1年 9月 3日《中国环境报》产经周刊在头版刊登了国家环保总局余德辉、王金南撰写的“循环经济 2 1世纪的战略选择” ,文章介绍了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的有关情况 ,指出建立我国的循环经济势在必行 ,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再生资源回收循环利用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刊在此转载此文 ,旨在结合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 ,推动我国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92.
中国污染控制政策的评估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近10年来中国污染控制政策的演变历程和发展特点进行了分析,运用影响因素评价矩阵,对当前的主要污染控制政策进行了系统评估,提出了未来中国污染控制政策的基本走向:一是完善污染控制的法律法规体系,二是建立和完善重点环境管理制度,三是加强环境经济政策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93.
环境功能区划与主体功能区划都是功能区划,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科学认识两者的异同,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有利于更好地平衡国家主体战略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为新阶段的发展提供更加科学的决策引导。  相似文献   
94.
环保督政约谈制度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环境管理转型、法律依据、责任主体及成效与问题出发对环保督政约谈制度开展研究。认为该制度已有一定的法律基础,但发挥其实效的关键在于厘清责任主体。总体上,约谈对推进地方政府整改环境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责任主体偏窄、信息公开不足、长效机制缺乏等问题依然存在;在创新约谈模式、加强信息公开、建立长效机制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5.
环境绩效评估:考量地方环保实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境绩效评估是指对环境政策实施后所取得的环境效果进行的阶段性地评估,其目的是力求清晰描述环境状况的优劣、揭示环境政策变化整体形势、提高社会各界的环境意识、衡量各级政府环境管理水平的高低.  相似文献   
96.
中国2013年1月PM2.5重污染过程卫星反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第三代空气质量模型CMAQ(community multiscale air quality modelling system)模拟的PM2.5垂直分层数据和中尺度气象模型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casting model)模拟的高分辨率湿度数据,分别对MODIS AOD(aerosol optical depth)资料进行垂直与湿度订正,建立了订正后的AOD数据与PM2.5地面监测数据之间的线性拟合模型,其线性相关系数r=0.77(n=57,P0.01).基于此线性拟合模型,首次反演了2013年1月全国10 km分辨率PM2.5月均浓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了人口暴露水平.结果表明,2013年1月我国PM2.5月均浓度大于100μg·m-3、200μg·m-3的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分别高达10.99%、1.34%,暴露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分别高达45.01%、6.31%.  相似文献   
97.
环境损害评估:构建中国制度框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环境污染导致健康损害、公私财产损失和生态环境破坏已经成为当前政府、公众和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表明,环境损害评估制度必须依据各国面临的环境形势和主要环境问题,逐步构建符合国情的环境损害评估法律、技术和资金保障体系.我国在海洋生态环境、渔业资源损害评估、林业资源破坏损失估价、污染场地修复管理等方面已有一些基础,但整体上环境损害评估管理职能散落在不同政府部门,存在环境公益损害赔偿几乎尚未涉及,环境私益损害认定和赔偿严重不足等缺陷.通过资料收集整理、发放调查问卷、走访环保法庭和政府部门、考察现有相关评估机构和人员座谈、开展实际案例评估、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等方式,分析我国当前环境污染损害形势,整理相关法律法规和环境管理机制,梳理现有相关环境损害评估机构,探索环境损害评估资金来源.针对我国环境损害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基于当前已有的管理与技术体系,建立规范统一的环境损害评估制度,对于推进中国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与赔偿恢复的实践工作,探索切实可行的环境损害定量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8.
国家环境质量安全底线体系与划分技术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质量安全底线的划定是为维护人类生存的基本环境质量需求,其划定工作能够更好地为环境管理提供服务。本文从环境质量安全底线内涵与框架、环境质量安全底线划分技术方法、环境质量安全底线管控措施设计三个方面,提出了国家环境质量安全底线体系与划分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99.
大气环境红线划定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气环境质量安全底线是环境质量安全底线的重要内容,其划定工作能够更好地为环境管理提供服务.本研究旨在建立大气环境质量安全底线划定技术方法,为国家和地方大气环境质量安全底线划分和管控措施设计提供导引,为建立国家环境质量安全底线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0.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其精神实质就是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本文梳理了该理论的阐述与发展历程,剖析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内涵,并从特色产业体系、生态环境体系、区域合作体系、制度创新体系、生态支付体系五方面提出了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