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2篇
安全科学   38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106篇
基础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评价与监测   27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区域贸易隐含二氧化硫排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索成  赵红艳  王鑫  张强 《环境科学学报》2019,39(11):3916-3923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和河南)是我国大气污染重点控制区域,厘清这一地区内部各省各行业之间贸易隐含污染物排放是加强区域产业协作、推进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重要前提.本研究以二氧化硫(SO_2)为对象,结合自下而上排放清单与中国多区域投入产出(MRIO)模型,估算了2012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各省(直辖市)和各行业之间的贸易隐含污染排放,并基于产业链分析了区域贸易对重点行业SO_2的排放贡献,识别了主导排放的区域贸易产业链.研究结果表明,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六省市之间,河北和山西是主要隐含排放输出区域,北京和天津是主要的隐含排放输入区域.京津冀及周边地区SO_2排放主要来源于能源动力行业、金属冶炼和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和化学工业,而装备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是拉动四类重点行业SO_2排放的主要产业.进一步分析六省市内部排放与区域产业链之间的关系发现,山西省是主要的能源消费SO_2排放输出区域;河北省是主要的金属冶炼和金属制品隐含排放输出区域;河北和河南是主要的非金属矿物制品隐含排放输出区域;山西是主要的石化与化工隐含排放输出区域.以上结果有助于理解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排放与产业结构的关系,为制定区域环境管理政策,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62.
通过对天津南港工业区土壤环境背景值的调查研究,对其土壤进行了环境质量评价,并得出了该区域土壤元素的分布规律。在与其他地区的土壤背景值进行比较后,指出了其异同点。天津南港工业区土壤元素在垂直方向上以不规则分布型为主,但As和Cd在土壤表层和深层的含量变化差异较小,Pb表现为表层富集。水平方向上,园区西北部的土壤元素含量比...  相似文献   
63.
固定化微生物对土壤中苯并芘的降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鑫  苏丹  李海波 《生态环境》2011,20(3):532-537
研究了3株细菌与3株真菌对土壤中苯并芘(BaP)的降解动态,从中筛选出1株细菌(Bacillus sp.)和1株真菌(Mucor sp.),并采用吸附法将混合菌固定在改性后蛭石上,研究了固定化混合菌对土壤中BaP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细菌中芽孢杆菌(Bacillus sp.,SB02)降解率最高,42 d对B[a]P的降解率为33.0%,降解速率也最快,1周可降解12.6%的BaP;真菌中毛霉(Mucor sp.,SF06)降解率最高,42 d对B[a]P的降解率为69.7%;以改性后蛭石为载体用吸附法制得的固定化混合菌,传质性能好,对BaP的降解率42 d可达95.32%,高于游离菌2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64.
环保投资统计为何失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按照现行统计口径,环境保护投资即是指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主要包括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建设项目"三同时"环境保护投资三方面。但目前有必要对我国的环境保护投资重新进行审视,提出准确合理的统计口径,使我国的环境保护投资准确、直观、有  相似文献   
65.
黄佳丽  王鑫  宋磊  胡源 《火灾科学》2022,31(3):163-174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开发高性能生物基环氧树脂以减少对石油基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DGEBA)和4,4’-二氨基二苯甲烷(DDM)的依赖越来越受到重视。基于腰果酚、苯酚、甲醛溶液和氯代磷酸二苯酯等原料合成了三种官能团数目可调控的腰果酚基羟基型固化剂(P1C1F-0.6DCP、P2C1F-0.6DCP和P3C1F-0.6DCP)并对其阻燃环氧树脂开展了相应的研究。垂直燃烧和极限氧指数(LOI)结果表明,DGEBA/P1C1F-0.6DCP、DGEBA/P2C1F-0.6DCP和DGEBA/P3C1F-0.6DCP均能通过V-0级别并且LOI值均在29%左右。锥形量热仪测试结果表明,DGEBA/P1C1F-0.6DCP、DGEBA/P2C1F-0.6DCP和DGEBA/P3C1F-0.6DCP的热释放速率峰值(pHRR)分别比DGEBA/DDM降低了68.4%、64.7%和70.7%。通过炭渣的形貌和结构分析,含磷腰果酚基羟基型固化剂的阻燃机理在于能够在燃烧过程中促进形成质量更高的炭渣,发挥更好的隔热、隔氧的效果。  相似文献   
66.
采用南京工业区2016年5月20日~8月15日这一高臭氧(O3)期的O3、O3前体物和常规气象资料数据,利用支持向量机回归(SVMr)方法分别预报O3的小时值、日最大值和最大8 h滑动平均值.结果表明,O3小时值预报的相关系数(R2)为0.84,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平均绝对百分误差(MAPE)分别为3.44×10-9和24.48,O3前期浓度、紫外B波段辐射(UVB)和NO2浓度是关键因子.O3日最大值预报的主要因子是NOx在07:00的浓度和UVB.预报O3 8 h时UVB和气温起重要作用.加入前体物项能够使O3的预报精度提升10%~28%.与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相比,SVMr对O3浓度的预报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67.
2011—2021年,熟料产量呈波动上升趋势。水泥行业整体生产运行水平不断提高,熟料单条生产线平均规模由43.8万t/条提升至115.3万t/条,熟料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下降14.4%,熟料单位产品CO2排放强度下降6.3%,但CO2排放总量增加了13.8%,与氮氧化物减排趋势形成较大反差,碳污治理水平差距明显。熟料生产中石灰石分解和煤炭燃烧过程的CO2排放合计占比为92.9%~93.8%,是CO2排放的主要来源。由于熟料系数偏高、非碳酸盐原料替代不足、综合能耗仍然较高等原因,安徽等7个熟料产量大的省份的CO2排放强度高于全国。建议实行碳酸盐熟料产量总量控制,逐步降低熟料应用比例,加快建材市场熟料产品和非碳酸盐原料替代,降低高标号水泥使用比例。应大力推广水泥行业节能降耗增效技术,加快熟料落后产能淘汰。对熟料产量大、碳排放强度高的地区,应结合当地碳排放特点,实行差别化降碳策略。各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应因地施策推进水泥行业减污降碳工作。  相似文献   
68.
生态环境部门关于污染源的两项重要调查制度分别为生态环境统计调查和污染源普查。二者在调查对象、调查内容等方面均有较高的重叠性,并行开展会带来重复调查、生态环境统计与污染源普查数据衔接等问题。基于上述问题,通过原因分析,提出修订《环境统计管理办法》,明确生态环境统计与污染源普查关系定位,避免重复调查;在污染源普查前做好调查制度、核算方法以及产排污系数等技术层面衔接,用污染源普查代替生态环境统计;在污染源普查后做好相关数据衔接,实现生态环境统计与污染源普查合理衔接。  相似文献   
69.
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治理甲苯废气放大试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应用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技术,在线板式反应器内对低浓度甲苯废气的治理进行放大试验.采用闸流管开关脉冲电源,其最大输出功率1kW,最大脉冲电压峰值100kV. 试验规模4~16m3·h-1. 试验考察了峰值电压、重复频率、进口浓度和处理气量对甲苯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峰值电场强度在9~12kV·cm-1范围内增加,甲苯去除率相应明显提高;当处理气量为4 m3·h-1、脉冲电压峰值69kV、进口浓度1 180mg·m-3、重复频率300pps时, 甲苯的去除率可达88%;反应器的能量利用率在16g·(kW·h)-1左右;甲苯的降解产物主要是CO2和H2O,还有少量CO. 结合甲苯去除率与能量密度、甲苯进口浓度的关系,建立反应器动力学模型,获得甲苯的反应速率常数为0.00356 L·J-1. 为进一步优化放大反应器设计及与电源匹配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70.
建筑物安全性评定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建筑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具有诸多不同于拟建建筑物的特点,其安全性评定要涉及许多特殊的问题。首先阐述建筑物安全性评定的基本内容,其次建立建筑物安全性评定体系,对承重系统中的上部结构和地基基础的安全性评价体系进行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