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6篇
安全科学   12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65篇
基础理论   55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由于城市森林及其生态系统是一项重要的绿化基础设施,是城市中人与自然关系的纽带与桥梁,因此,大力加强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建设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以此为依据,阐述了城市森林及其生态系统的概念、研究方法与内容、发展概况,提出了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建设的5项原则,最后,探讨了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建设的未来两大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2.
数字植物区系学产生的背景主要是由于传统植物区系学的方法缺陷不能解决大尺度、大范围植物区系的比较研究以及数字化技术的日趋成熟;它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植物区系量化研究的理论基础、方法体系、比较标准及其数字指标等问题,如不同植物区系的丰富性综合评价,不同植物区系成分的划分与内在联系、区系性质异同的确认,不同植物区系相似关系分析、亲缘关系的确定、区系来源和种子植物系统发育的探索,不同植物区系的地理归属,量化研究并验证吴征镒院士所提出的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各个分布区类型和我国种子植物特有、孑遗以及具有标识性类群(如间断分布类群和在系统演化中的原始类群等)的分布格局、分布规律、分布中心和趋近分布中心程度,以及量化研究并验证吴征镒院士提出的中国植物区系的热带亲缘思想、王文采院士提出的东亚一些植物的间断分布式样和迁移路线与汤彦承教授提出的东亚植物区系第三纪源头等问题.  相似文献   
93.
根据实地考察及其研究结果,南岳上封寺森林群落是一种尚未报道过的新类型,即长叶石栎+多脉青冈-尾叶山茶-求米草群丛(Association ofLithocarpus henryi+ Cyclobalanopsis multinervis—Camellia cauaata—Oplismeatus undulatifolius)。该群落内有维管束植物44科、64属、73种;其属的区系性质是以温带性质占多数,温带、热带性质成分各计53.45%和46.55%;种的区系成分以华夏、东亚和华东-华中三种分布类型为主,分别占总数的25.35%、22.53%和12.68%,群落区系具有明显的华东-华中区系的过渡交汇性质。在群落中,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各占73.87%和26.03%,其中草本植物中,多年生占20.55%。该群落明显分为乔、灌、草三层,其中乔木层又可分为二个亚层,它是典型的中亚热带东部常绿阔叶林北部植被地理亚带中的常绿阔叶林。在群落演替过程中,它仍将保持常绿阔叶林性质,但其优势种可能会被尾叶山茶、多脉青冈取代。  相似文献   
94.
对查干湖湖心沉积岩芯中16种美国环保署(US EPA)优控多环芳烃(PAHs)含量进行分析,辅以210Pb和137Cs年代测定,重建查干湖1877—2017年PAHs沉积历史,通过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PMF)定量判别污染源,通过随机影响模型(STIRPAT)和通径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人类社会经济参数与PAHs沉积历史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PAHs含量为305.90~1214.42 ng·g-1,3~4环为优势组分.140年来,PAHs含量变化总体表现为缓慢波动、剧烈波动、快速增加的趋势,20世纪60年代,沉积物中PAHs总量及各组分开始呈较频繁的波动性增大,于2011年达高峰值.查干湖沉积物中PAHs的来源为生物质及煤燃烧、化石燃料燃烧、交通源和石油泄漏,其中燃烧源为主要来源.松原市人口总量和第二产业占GDP比值每提高1%,沉积物中PAHs沉积通量将分别增加8.11%和2.98%,其中能源消费总量通过第二产业占GDP比值对PAHs沉积通量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95.
96.
土地利用变化下沿海地区吸附态磷负荷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吸附态磷是主要的面源污染物之一,它会导致水域环境质量恶化,是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污染源。科学估算吸附态磷污染负荷能够为治理沿海地区非点源污染,保护海洋生态安全提供理论依据。以遥感影像、降雨监测资料等多源数据为基础,综合考虑土壤侵蚀、泥沙输移率、磷富集系数等影响因子,构建吸附态磷负荷估算模型,估算了江苏沿海地区2000~2010年吸附态磷负荷量,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背景下吸附态磷负荷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显示:(1)2000~2010年,江苏沿海地区吸附态磷负荷明显增加,平均吸附态磷负荷模数由105.89 kg/km2·a增长至201.67 kg/km2·a,吸附态磷负荷总量由3 284t增长至6 255t。(2)10 a间,研究区的吸附态磷负荷热点面积减小,呈现出收敛聚集的态势,但热点区的吸附态磷负荷总量却明显增加,说明研究区内吸附态磷负荷的空间极化现象更为显著。(3)10 a间,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平均吸附态磷负荷模数都显著增长,不同土地利用背景下吸附态磷负荷总量排序为水田旱地林地草地未利用地园地。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背景下吸附态磷负荷存在显著差异,且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相互转化时,吸附态磷负荷也随之发生变化,可通过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景观格局,减少和控制磷污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7.
还原-偶氮光度法测定废水中硝基苯的不确定度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还原-偶氮光度法测定了废水中硝基苯的浓度,分析了测量过程中4个主要部分的不确定度。样品中硝基苯的浓度为0.500μg/mL,取包含因子k=2(95%置信概率),扩展不确定度为U=0.032μg/mL,结果可表示为:(0.500±0.032)μg/mL。此方法测定硝基苯的不确定度的评析,有利于更准确地表示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98.
依据2010年11月秋季在龙口附近海域进行的海洋环境综合调查结果,应用水质标准指数法、富营养化指数法和有机污染综合指数法对该海域的海水水质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合历史资料探讨了主要污染因子在近25年间的累年变化趋势。结果显示:该海域2010年11月表层海水中各评价要素基本符合海水水质二类标准,最主要的污染物为石油类;近25年间主要污染因子的变化趋势总体是增加的,但相对幅度不大;该海域整体的富营养化水平处于临界状态,正处于开始受到有机污染的阶段。  相似文献   
99.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法(ICP-MS)测定了扎龙湿地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含量,分析了其空间分布特征,评价了其潜在生态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重金属污染来源及环境影响因子.结果表明:①扎龙湿地沉积物Hg、Cd、As、Cu、Pb、Zn和Cr的平均值分别0.065、0.155、10.26、18.20、21.35、52.08和46.47 mg.kg-1,均超过松嫩平原土壤背景值,含量分布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从空间分布上看,重金属含量北部高于南部,东部高于西部,核心区含量低,其中东部重金属含量最高,尤其是Hg和Cd分别为整个区域最小值的20.8、32.4倍,存在明显的累积性.②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单个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顺序为Hg>Cd>As>Pb>Cu>Cr>Zn;整个研究区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介于76.9~473.5,平均值171.9,属于中等生态危害,并以东部潜在危害程度最大,将作为今后重金属污染防治的重点区域.③除Hg和Pb之外,各重金属含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表明这些元素污染具有同源性.④有机质是扎龙湿地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主要环境影响因子,但目前扎龙湿地盐碱化加剧,沉积物中重金属释放风险加大,应该引起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0.
我国属于山地地质灾害多发国家,山地地质灾害具有危害程度大、波及范围广和发生频率高等特点.本文主要对我国山地地质灾害的现状进行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希望能为山地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